陈李
未来几个月决定组合业绩的不是仓位的高低,而是投资组合的配置结构。尽管货币当局对待流动性的态度有所变化,通货膨胀阴影仍然存在,但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尽管与投资相关的中游行业数据显示需求不甚旺盛,周期性行业盈利改善步履蹒跚,但毕竟经济增速还在复苏过程中。仓位不是投资业绩的胜负手。
经过2012年12月、2013年1月的上涨,2月、3月的回调,投资者在寻找配置切换的思路。对经济复苏乐观的投资者预判投资时钟会指向中游;担心通货膨胀的投资者希望享受资源品涨价后离场;而忧虑政策转向的投资者则考虑直接获利了结。我们对行业配置的判断仍然不变——建议配置金融与消费,继续对周期股谨慎。
我们认为,周期股在3、4月份会反弹。
市场已经部分预期了“旺季不旺”。1、2月份工程机械、重卡销售量明显低于预期,来自化工、水泥、钢铁、煤炭经销商的反馈显示需求并不旺盛。
这并不是旺季消失,只是弱复苏情境下,旺季强度低于预期。旺季强度不大,但时间或许较长,五六月份的传统淡季或许不淡。具体推动“淡季不淡”的动力来自:一是自2012年9月以来新增巨量流动性,必然会在投资上有所体现;二是中间经销商的异常谨慎的心态,延缓了社会补库存速度,拖延了资金膨胀到投资回升的时间;三是M1增速大幅回升,1月企业活期存款相比同期净增加达到惊人的3.86万亿元,企业可以随时启动投资;四是地方政府投资或许在等待“两会”后政策明朗。
但周期股在3、4月的反弹力度有限,因为其估值水平可能受到压制。
通过连续三周的资金净回笼,监管层已经释放不希望流动性再宽松的信号(并非市场解读的收紧信号),态度已经发生微妙的变化。
而中央财政刺激似在“减码”,2012年9、10月中央政府的基建投资大幅攀升,但一旦市场普遍预期经济增速触底回升,中央政府的基建投资增速从11月开始明显下降。
截至2012年底,真实有效贷款利率是7.3%,尽管相比一年前明显回落,但仍然显著超过工业企业的平均ROA。不仅如此,社会资金价格下跌速度明显放缓,企业财务费用未来改善空间不大。
另外,地产调控政策扰乱了“复苏节奏”的预期。
但我们仍然维持看好市场。尽管指数在2012年12月、2013年1月大幅上涨,但市场风险并没有达到危险区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市场情绪高位钝化,远远没有开始转向,甚至恶化。一是风险偏好高位钝化,低于过去两年同期的水平;二是大宗商品隐含的交易情绪在回落;三是股权风险溢价率开始企稳,从12月初的8%降至最新的6.1%,略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四是尽管新增A股账户数创下一年以来的新高,但是账户交易的活跃度略降。
那么,2009年是否重现?企业盈利复苏预期下降后,决定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是流动性。
流动性仍然处于宽松状态。其一,1月外汇占款的剧烈增加,显示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消退。其二,在没有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威胁下,政策缺少收紧的动力。其三,连续的资金回笼说明货币当局不再希望流动性“更宽松”,但不表明立刻收紧。最后,在流动性相对宽松、经济弱复苏的前提假设下,市场会不会重复2009年行情:市场存在结构性行情,成长、消费远远跑赢周期。
总体而言,市场下行风险主要是:一方面,当前市场对2012、2013年非金融企业盈利仍面临下行风险,爆发时点就在4、5月份;另一方面,IPO暂停期间,再融资规模一直不小,当财务审查结束IPO开闸后,新股发行估值拉低恐对二级市场构成压力。特别对小盘成长股造成巨大压力。周期股跑赢消费/金融股的可能性在于,投资活动从4月开始大幅活跃,经济增速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