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翔
摘 要: 文章在分析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必要性,从理论、实践和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并对培养模式进行多元评价。
关键词: 体育教师 专业技能 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不断变革,体育教师的培养重心正由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提高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在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与教师队伍建设目标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从教师职业技能发展和全面推进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有必要探索体育教师培养模式。
1.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体育教师专业化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近年我国教师教育关注的焦点,并且成为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用专业化的要求衡量以往的教师技能培训,会发现其间的差距很大,最突出的问题是只注意学科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視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在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中未能较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体育教师技能开发上具有狭隘性和其层面的肤浅性。陈旧的体育教师培训内容存在强烈的学科本位倾向,注重知识性补充和系统性讲授,难以培养较为全面的师资力量。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有创造潜力的学生,这样就使得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什么的问题更突出。
2.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的大众化,全民健身成为时尚,如何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体育教师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成为体育发展的新课题。对于所有体育教师来说面临一个继续学习新知识、提高新技能的问题。
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依据教育理论,运用体育专业知识,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行为方式。体育教师应在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充分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研究,突出师范性。体育教师应进行综合训练,使各种技能达到娴熟与和谐,形成整体的教学能力。
3.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模式
3.1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内容
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是成年人的培训,其教学内容和施教方法应适合成年学习者的四大特点:具有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是自主的学习者,能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是从经验出发的学习者。
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理论的传授不应是唯一的方式,更需要把新知识与先前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内容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显示意义和一定的可操作性,要有超前意识,“高瞻远瞩”,并用来解决体育教育中的实践问题。培训内容还要体现多样化,充分满足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体育教师的需要。
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必须比较熟练地掌握常规运动项目的行为规范,学生运动技能培养的理论知识和体坛动向等一系列体育理论知识。这样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及行为价值,提供行为训练的原理或理论说明。要使教学训练模式达到良好的效果,仅仅是教师内心明了还远远不够,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内容包括了解学习目标和意义,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特殊的技术技能,从而调动他们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增强他们通过训练获得提高的信心,介绍训练模式的起源、教学特点、理论依据及具体步骤;讲解各种技能的特点、目的、类型及应用要点、评价指标等。
3.2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和教学时间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理论的作用,又是实践的概括,其特征地位和作用已引起教育界广泛的重视和研究。美国的伊斯和韦尔被公认为研究教学模式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的教学的计划或类型”。这就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注重多种教学模式的培养,以适应不同的学生和人群。
3.2.1体育教师“成功教育”技能模式
准备练习。尝试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让学生做准备练习,为接下来解决尝试做好铺垫,但要保证学生顺利进入“尝试”。
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要有合理的呈现序列和适当的呈现方法,更要切合教学的目标要求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
学生尝试。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想一想、猜一猜、试一试、做一做,自行学习新知,尝试解决问题,其间,教师不能彻底放手。
效果评价。尝试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其间,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反馈信息予以评价。
教师讲解。这里的教师讲解与传统的讲授不同,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和困惑的地方进行有选择、有重心的讲解,其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上述五个步骤是环环紧扣、有机联系的整体,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基本教学程序,这种模式的教学策略在于留给学生思维尝试的时间和空间,再因势利导地直至学生懂得必须满足全部条件的道理,在新知识应用过程中实行“小台阶、小变化、小综合”的教学策略。
3.2.2体育教师创新技能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水平”上的,它不仅体现探索性、自由性、思维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等特点,而且体现超前认识和突破创新的特点。
第一环节:尝试练习。提出目标,目标应体现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要求,以此作为本课练习的导向和结束时的标准。设计的尝试练习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素质。
第二环节:小组解疑。由学生质疑、请求小组予以帮助、小组合议、教师引导等环节组成。只要使个人自学、自练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就可以扩展和加深对新知识和有关技能的理解,加深对某些知识技能的理解。
第三环节:大组答疑。问题来源一是小组质疑的问题,二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目标而故意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抓大放小”,针对基础和关键点,注重语言、情感艺术的巧妙运用,借此诱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第四环节:演练巩固。教师要创设新的概念的实际应用情境,联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便学生通过演练巩固和学习新知,加深对新的运动技能的理解。先小组互助,再独立演练,然后在小组内组织练习,最后合议,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这是评价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教与学的努力程度、教与学的科学性的过程,评价应贯彻鼓励性评价原则,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3.2.3体育教师合作学习技能模式
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必须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首先,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重视生生交往。其次,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再次,教学交往要面向全体学生。最后,教学交往要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创设多样化的确切的教学交往形式。
一是基本式。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精讲和小组成员互助合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合作学习方式。
二是拼盘式。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之后,将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部分,各小组各个成员负责掌握其中的一部分,再将学习同一部分的学生集中共同学习和研究,然后全部学生回到自己小组中进行组内交流全面掌握全部的学习任务。
三是游戏—竞赛法。是学生作为不同小组的代表同其他小组成员展开竞赛,其教学流程是:教师精讲——小组合作活动——游戏竞赛。
3.2.4体育教师信息技能培养模式
体育教师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使用信息技术,应是熟练掌握操作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演示与浏览,使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与交流,加强知识的探索与重构。教师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结合的方式实际上是使用信息技术与贯穿教学的能力的体现。教师对掌握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是分多层次和多阶段的,对完成低一层次目标的教师才实施更高层次的培养,培养模式应因层次的提高而相应改变,信息技能应用层次越高,越要多考虑采用与受训教师本人教学任务结合的自主行动方式,旨在引导已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目前各地教育机构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养力度在显著加大,教师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更广泛,新课标与信息化环境的学科教学设计与资源开发等问题将更深入。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提出的经验“培训圈”理论对教师信息技能教育培养模式有很好的启迪,认为成人的培养要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在培养者自身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培训圈”理论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的借鉴意义关键在于:要在信息技术技能及其教学应用的学习过程中,同时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经验教训消化、吸收这些新的技能,技巧与理论方法,教师对这些技能、经验方法的新的理解与重新建构,从而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层次与水平,树立运用信息技术革新学科教学模式的理念。针对体育教师在整个信息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需要引导与启发,需要交流与操作,需要借鉴与创造,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将受训者之间、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联系起来,打造一个三者之间交流与反馈的平台。
3.2.5体育教师专题研修技能模式
该模式围绕体育这一学科,把几个程序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师自主的学习活动中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这几个程序分别是:
文献研究。要求教师广泛收集近几年来发表在有关教育报刊上的与体育专题有关的教育刊物上的有关新研究成果,进行专题性文献研究。
专题研讨。针对专题内容,选取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专题实践。在专题危险研究和学术研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将学到的有关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撰写总结。每学完一个专题,要求教师撰写专题总结并择优装订成册。
3.2.6体育教师观摩研讨技能模式
该模式以课堂实践为基点,采用观摩研讨的形式,着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其操作程序为:
确定研讨专题。在研讨专题的确定中,要倾听教师的意见,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才高,易于收到明显成效。
观摩示范课。示范课是指定教师执教的,也是针对研讨精心设计的。
研讨示范课。先让执教教师围绕研讨专题以说课的形式介绍课的设计的依据,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广泛研讨,最后由活动的组织者归纳。
迁移研討。要求教师围绕研讨专题,仿照示范课,在自己所在学校上一节公开课,使所学专题内容在课堂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深化。
3.2.7体育教师论文答辩技能模式
这种模式以论题为中心,引导教师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将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促使教师主动探索思考,最后将实践的认识、体会写成教学研究论文,其操作程序为:
确定选题。授课教师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学实践精心选定有利于教师自主研究、提高的论文写作选题。
撰写论文。在这一过程中,要形成“以写促研”和“以研助写”的良性循环。
论文答辩。以论文答辩会的形式对教师的研究论文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质疑解析,这样有益于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4.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评价
多元化表现在于评估的多角度,如表现性评价、评价对象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形成方法的多元化。评价的多元化不仅重视培养直接结果,而且重视在培养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的评价,更重视对教师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如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强调对小组的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等。另外,每次培训后,都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培训进行评价,如以问卷的形式给受训体育教师,由受训教师回答。也可利用谈话的形式调查了解教师培训后的感受及进一步改进培养方式的建设等。培训的组织者要不断注意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培训活动,也要加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注意收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设计以后培训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