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分析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

2013-04-29 00:44本刊编辑部
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全球主要市场及大宗商品的走势。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逐季放缓 ,如何评价当前经济走势,一直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热议的话题。悲观者看到经济增速逐季下滑,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担心全年增长预期目标可能落空;乐观者看到物价可控、就业增加,结构调整呈现可喜迹象,认为抓住调整中的机遇有利于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为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经济形势,把握政策取向,本刊编辑部特别梳理了当前经济十大热点,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1、如何看待经济增速

2、如何看待结构调整

3、何为当前经济阶段性特征

4、为何说中国经济会长期向好

5、为何有些经济指标不匹配

6、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7、宏观政策如何稳

8、微观政策怎样活

9、社会政策咋托底

10、如何看待国际经济形势

1、如何看待经济增速

有关中国经济的“上限”和“下限”之说,是上半年的一个热点。

何为中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限”?有说7%,有说7.5%。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指标是7.5%左右,“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如果按照2020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要求,则2020年每年的经济增速要超过7%。

无论是7%或是7.5%,上半年7.6%的经济增速都在预期目标之内。但是,与中国经济30年来接近两位数的年均增速相比,与国际经济对中国的期待相比,7.6%的增速引发一些海外经济学家唱衰中国。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

实际上,这些观点放大了中国的短期局部困难,更没有看到中国仍处于大有可为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长期利好前景,实在过于悲观草率。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出现“拐点”,加上经济结构调整提速、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空间缩小、基础设施投资潜力下降等条件的变化,使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有所降低。由此分析我们的一些现实情况,无论是劳动力、资源成本快速攀升,还是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都不是短期周期性问题,而是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面临的长期问题。在经济潜在增长能力有所下降的前提下,继续追求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

增长趋势放缓将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对于这一变化,我们大可不必惶惶然、茫茫然。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体量很大,即便增速放缓,新的增量仍将逐年保持上升态势。加上人口条件的变化,尽管目前就业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但提供的就业岗位还是多于求职人口。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25万人,多于去年同期,完成了全年目标的80.6%。

历史地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一批成功的追赶型经济体如德国、日本、韩国等,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增长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长速度的回落,平均降幅达30%左右。这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

不背离潜在增长率的速度就是“好的速度”,这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速度观”。过快的发展速度曾使我们牺牲了大量劳动力福利、付出了极大的环境资源成本,也积累了不少财政金融风险。当然,发展速度并非越慢越好,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会给居民收入增长和人民生活带来困难,使财政收入、企业经营受到影响,进而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发展,以及社会保障等功能的实现。

2、如何看待结构调整

在人们更多“纠结”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时,中国经济结构的“质变”已然发生。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我国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出现积极分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新的动向被有些经济学家称为“新结构”。

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的贡献率持续增大。在上半年7.6%的经济增速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2%,投资贡献率为53.9%,两者合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9.1%,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从产业结构来看,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4%,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6%,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3个百分点,升降之间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提升优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企业主动调整、创新驱动的意识明显增强;

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及消费增长超过了城镇。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两者的倍数比为2.83,同比缩小了0.08;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为9.2%,继续快于城镇居民;

从区域结构来看,区域增长显现协同化。西北部、中部以及东北部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西部出口增速大幅度上扬,全国出口的中心向西部转移。说明区域结构渐趋协调。

以上这些数据及动向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提高。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主动调结构的结果。

当前,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而经济结构调整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依靠市场机制加快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以往我们提及结构调整,更多想到的是出台产业发展规划,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五小”等行政手段。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政府的力量来主导结构调整,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市场之于结构调整的基础性作用。一些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和参与,扭曲了资源配置,造成一哄而上、盲目扩张的现象,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较低的效率。

经验和教训凝结成一个共识:结构调整一定要引导经济增长从单纯的速度追求,转向更加注重就业与收入增加、更加注重市场作用发挥的轨道上来,坚持把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为此要破除两大障碍,一是传统观念,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径依赖。一句话,调结构、破难题,决不能走老路。

有人担心,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稳增长与调结构如何协调?实际上,结构调整所做的正是通过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盘活存量,由此带来效率和产品附加值提升,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

还有人担心,结构调整会带来企业的亏损,甚至倒闭破产。结构调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市场机制优胜劣汰,是我们面对转型难以避免的“阵痛”。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退出市场,本身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结构调整从哪里入手?关键是调整需求结构,核心在于扩大消费。不仅要加快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还要在培育产业新优势上下足功夫,特别是要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尽管当前经济总量尚不能与传统产业相提并论,但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日俱增。同时,还要加快培育一批消费新亮点,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等。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以深化改革健全市场体制机制的力度不断加大。简政放权、财政税收改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都在稳步推进,下半年还会有新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这些都将进一步助推结构调整迈出更大步伐,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

实践表明,只有调整才有出路。但结构调整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摒弃传统的投资依赖,扭转失衡的增长结构,注定是一场勇气和智慧完美结合的攻坚战。调整得越快,就越能为经济转型发展赢得时间;调整得越到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就越高。

3、何为当前经济阶段性特征

经济数据和经济运行情况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局面。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我们对经济形势就可能出现误判,宏观调控就可能出现偏差。

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把中国经济带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从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结构分析,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都可看到,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这些内在影响,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外来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近年来呈现逐级放缓的态势。专家普遍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这个增速并未对就业等带来太大冲击,经济结构还出现了积极变化,说明“换档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

去冬今春以来很多地方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真真切切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而当前金融与经济数据的不同步现象,其主要根源也在于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长期化、各国应对危机加快结构调整的积极成效,增强了我们用市场机制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感。

结构调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将受到很大冲击甚至会伤筋动骨;有些企业会亏损甚至倒闭破产,这些都是调整中的“阵痛”,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但调整是大势所趋,必须痛下决心,早调早主动,晚调更被动。企业的兼并重组甚至退出市场,本是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转型升级不是免费午餐。美国经济近来温和复苏,以大数据、生物科技、页岩气等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再次站到了世界经济的前沿。但在新兴产业崛起的背后,是一大批企业在优胜劣汰“倒下”。对于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的中国经济,应该敢于放手,容忍一些落后企业倒闭、破产,只有坚持把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问题,才有可能赢来“阵痛”后的新生。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经济增速一度跌落到6%。为扭转增速下滑过快造成的不利影响,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推动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从2008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初,刺激政策产生了好的效果,经济增速最高时达到了11.9%,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阴影,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所产生的红利。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级回落,一直延续到现在,都可以理解为进入了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在这个阶段,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对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也使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受到制掣,调控余地大为缩小。

我国30年来的宏观调控实践表明,政府干预只能像“病人休克”时使用的“复苏器”,而不能成为装在人身上的“起搏器”,让市场随时随地听由政府作用摆布,更不能成为“人工心脏”,让政府干预来替代市场调节。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的“游泳”,中国的市场主体已经熟悉了“水性”。经济增速掉一点,也要沉住气。但沉住气不等于没有政策预案,也不等于“坐等”。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信心、顶住压力,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直接干预,效果很好。这种“淡定”给了市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给市场主体以稳定的预期。同时,我们启动了一些既有利于当前稳定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期结构平衡的项目,如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铁路建设等,大力推进环保节能、信息消费等新产业发育成长,促进内需的作用逐渐显现。

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既让我们看到了发展形势严峻的一面,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复杂局势中的积极因素和发展亮点,尽快探寻一条走出“三期”叠加的现实路径。

4、为何说中国经济会长期向好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英国《金融时报》在其7月2日社评《中国的新长征》中提出,“中国现在开启迈向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征程是正确的。世界其他国家应当祝愿中国成功。”

综合考量深化改革、城镇化、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等因素,已经和正在形成的改革红利、城镇化红利、人才红利,将有力支撑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甚至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每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都有重大改革举措作为支撑。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得益于农村联产承包制及增强企业活力的改革;1992年以后的发展,得益于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改革;新世纪头10年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加入WTO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今年以来,我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新一届中央政府承诺要将现有的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即削减500多项,目前已连续分3批下放了165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将进一步激发市场乃至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营改增”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进一步放开;天然气、成品油、电价等资源性价格改革逐步展开;食品药品安全和监管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也都有实质性的新进展。

正在加速推进的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强调注重顶层设计,而且强调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对于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在探索中及时调整和纠错。比如,国务院已批复11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政府购买服务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改革举措,已经在各地广泛展开,并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

城镇化创造新机遇。

有人说,世界经济要走出深度调整期,一看美国的高科技,二看中国的城镇化。这种观点虽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说明,城镇化的确是中国的发展机遇。

毋庸置疑的是,目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而工业化与城镇化高度相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2年的52.57%,说明推动工业化必然同时推动城镇化。“十二五”时期,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越来越紧密。工业化进入“提质带量”阶段,需要以城镇化来解决劳动力供给和产业结构转型问题;新型城镇化则需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依靠工业化来解决城镇化带来的就业和市场问题。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互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将涌现出更多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创造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比如农民工落户。自3年前广州、深圳实施积分入户制度后,上海也从今年7月1日开始通过居住证积分制度,向所有外来务工者打开城市的大门。今后,我国还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农民工进城落户,一方面推动城市新增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投资,另一方面也会通过消费升级来带动更大的消费,投资与消费的增长,则意味着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人才支撑新发展。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撤出中国引起争议的同时,另一个现象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或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设立创新中心。今年6月举行的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成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人力优势,签约74个项目,投资达1120亿元,其中服务业项目47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表示,将为通用电气成都创新中心追加投资。

跨国公司为什么提前在中国布局?是因为中国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即每年7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和印度、巴西等其他新兴国家相比,这是庞大的人才储备和难得的人力资源。未来,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将会带来新的红利。

不言而喻,中国制造业今天的发展成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但必须指出,尽管我们现在仍然有着超过9亿多的劳动力,情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历经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而且在以后相当长时期里,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逐步减少,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更加凸显。劳动人口的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多年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将会消失,目前还存在争论,但必须正视这一变化,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其发展趋势,即劳动力素质的持续提高。中国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劳动力素质处于快速提升时期,未来1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质量型人口红利。

拥有大规模成本较低且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正是当前中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潜力巨大的人才红利,可以显著而持久地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5、为何有些经济指标不匹配

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有些指标是相互不匹配、不同步的。比如,经济增速虽逐波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速较低、铁路货运量略有下滑,但工业增速仍然相对较高;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幅回落。再比如,货币信贷增速相对较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经济增速却逐步回落。这些数据的不匹配看似不好理解,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关于工业增速与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之间数据不匹配问题,上半年工业用电增长4.82%,铁路货运量下降2.8%,而工业增长9.3%。实际上,从用电量来看,增长率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工业结构有了改善,近两年高耗能行业回落较多,而用电量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比全部工业高出2.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因为节能和技术进步提高了用电的效率,单位产品的能耗不断下降。从铁路货运量来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占铁路货运量58%的煤炭运量下降了5.7%,而现在铁路货运量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10%左右,对货运增长整体影响不大。上半年全社会货运量同比增长9.6%,与工业增速是匹配的。这样几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到,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增速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取得的积极成效。

关于经济增速虽逐波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按照以往经验,经济增速下滑,就业率肯定也要下降,就业人数也要减少,但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但就业是相对平稳的,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发展加快,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人数增加,所以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仍然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劳动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去年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三是企业用工思路和方式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营遇到困难的时候,会采取停工检修、轮休培训等方式稳定员工队伍,而不是像前些年那样,企业经营一遇到困难就大量裁员。四是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稳定就业岗位。这些都对当前就业形势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才能够出现经济增速下滑,就业稳定这么一个状况。

关于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幅回落。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而同期经济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这与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低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更要看到,为减轻企业负担,财政加大了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力度,很多收费都清理取消了,特别是去年以来实施的“营改增”的改革试点,单看当期会影响一部分财政收入,但是从中长期看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后劲。

6、如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

这一政策信号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认为,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体现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了针对性、协调性,是一个“标本兼治、长短相宜”的调控思路。

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三者关系。稳增长可以为调结构创造有效空间和条件。无论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还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需要经济保持在一个合理区间内。只有经济稳了,“求进”才有空间,“有为”才有基础,“提质”才有条件。调结构可以化解影响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培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而无论是稳增长还是调结构,都离不开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可以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正确认识和把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这种内在统一性,要求我们越是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越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越是遇到发展中的“两难”问题,越要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重在“统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还有体制性的。各种矛盾交织,必须统筹施治。所谓统筹施治,就是要坚持依靠科学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通过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如果采取过去那种单一的刺激政策,不仅难以完全奏效,还可能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中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奠定了以调结构促增长、以稳增长促改革的政策基调。既不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贵在“落实”。咋样“稳”、如何“调”、怎么“促”,不能只是空谈,最终都需要选择有效的政策,并切实贯彻。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要继续用好,还要创新思路,适应新形势,运用新举措,形成科学的宏观政策框架,推出一套既能稳增长、又能调结构、还能促改革的政策“组合拳”。只有这样,才能既解决当前稳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又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防止发展后劲不足,促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7、宏观政策如何稳

宏观政策要稳,意味着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总体平稳的运行态势,要静观其变,谋而后动,平心静气,谨慎出手。既不能盲目收紧,也不必匆忙放松,只要经济未超越“上限”、滑出“下限”,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就不轻易对宏观政策作大的调整。

今年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政府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直接干预,即使当国内外舆论纷纷猜测有可能“出手”之时,仍然平心静气、静观其变。这种“不变”给了市场和企业以“定心丸”,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政策自信”。如果经济增速一有变化,政府就立刻出手干预,宏观政策“急转急停”,难免让市场主体缺少必要的稳定预期,容易导致出现市场扭曲的情形,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

宏观政策如何稳?就是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继续坚持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财政政策来看,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一方面是民生方面的刚性支出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这使得财政政策的选择余地不大,但也并非无所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从多方发力。一方面,大力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盘活存量,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包括棚户区改建、排污等城市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和公共服务等。另一方面,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结构性减税的空间仍然很大。8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由12省(区、市)扩至全国范围,新一轮财税改革正向纵深推进。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税负水平,还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逾600万户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对扶持小微企业可以起到“雪中送炭”之效。

财政政策以结构性减税为重心,有助于促进民间可支配收入增加,有助于避免过度依赖政府直接投资的“粗放型”陷阱,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作用。

坚持住、发挥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化解当前金融困局的必然选择。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流动性泛滥、国内流动性波动的形势下,央行除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外,并没有采取降息、降准等大动作,只是向一些符合要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适当运用再贴现等工具,使一度出现的流动性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经验教训提醒我们,货币政策重在“稳健”,市场调控贵在“适时”。经济环境越复杂,制定和实施政策越要精当,越要把握好出手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既要防止过度干预的“滥出手”,也要避免无所作为的“懒出手”。

宏观政策要稳,不等于不需要预调微调,也不等于没有应对变化的政策预案。谋定而动,不是不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显不足,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美国何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仍存在变数,有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和动荡。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经济运行难免出现一些波动和起伏。为此,在稳住宏观政策、稳住市场预期的前提下,要严密监测形势变化,充实必要的政策储备,适时而动,动则有效,真正做到“稳中有为”。

8、微观政策怎样活

微观主体好比人体的细胞和毛细血管,细胞不活、血液循环不畅,哪怕是神经末梢出了问题,整个肌体也难以健康。因此,宏观调控必须立足于增强微观经济的活力。微观活,宏观才能更稳,发展后劲才能更足,各项改革措施也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微观政策怎样活?最根本的是向市场放权,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政府总是试图以“有形的手”取代“无形的手”,说的是“宏观调控”,做的却是“微观干预”,将会严重束缚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市场主体松绑;政府在不该管的微观市场领域坚决退出,能交给市场调节要全部交给市场调节;切实把经营决策等自主权还给市场主体,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让要素流动跟着市场规律走,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而政府应该做的,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破除垄断,进一步取消一些行业或领域的进入门槛,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放活微观经济,不搞“微观干预”,但还须有必要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要创造一切条件,努力增强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是就业的“吸纳器”、增长的“助推器”。针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全力支持小微企业良性发展。抓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抓紧清理、取消、调整行政审批项目,在营造公平开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多下功夫,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上多想办法,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上加大力度,才能搞活微观经济,使国民经济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

9、社会政策咋托底

托底重在“保基本”。所谓“保基本”,就是要使社会保障的标准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也就是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保障。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托底重在“守底线”。首先必须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在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把钢用在刀刃上,加强生活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财政部日前明确要求,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继续厉行节约,以今年压减支出后的规模为基础,明年继续从严控制支出,从紧编制预算。按此要求,未来将继续削减“三公”经费,停建楼堂馆所,压缩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以确保民生投入不受影响。

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需要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把协调推进社会事业、社会政策和社会改革作为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统筹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继续实施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努力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包括积极实施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按照“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养老保险顶层设计进程,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和应急救助制度建设,逐步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等。

10、如何看待国际经济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和缓慢复苏的态势当中,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复杂严峻的,这个复杂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方面的变化可以从3个方面来概括。第一个变化,就是全球能源资源的版图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由于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在能源自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现在美国也成为国际油气生产一个新的中心,美国对中东的能源依赖强度下降,那么中东的油气资源一部分就走向了欧洲市场,海外国家也更多的来开发亚洲市场,俄罗斯和中亚的一些国家,就进一步强化了与我们国家和日本、韩国的能源合作。资源方面情况也一样。一些传统资源大国,比如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既想守住已有的市场,又急于开拓新的市场。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南美、非洲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急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寻找稳定的市场。所以能源资源的版图正在发生变化。

第二个变化,就是投资贸易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国家是全球第二大货物贸易国家,第三大服务贸易国家,还是第二大外资流入的国家,第三大对外投资的国家,在全球投资贸易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的情况,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近些年多哈回合受阻之后,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正在加速推进,美国和欧洲还在共同推进“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两大区域合作谈判将对全球投资贸易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三个变化,就是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当前,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当中仍然占有优势,但主导国际经济秩序的能力受到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一些国际组织当中,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上升。同时,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的发言权也有所提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有新的期待,也更加倚重。

二是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但是增长后劲还是不足,新兴经济体整体的增速虽然仍然很快,但是下行的压力增大。美国经济和就业都有改善,但是增长的后劲受到财政减支的制约。日本经济应该说略有起色,但是也存在内需不振的问题,下一步的走势还看不准。欧元区的经济状况比较艰难,失业率和债务规模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物价的涨幅又比较高。

三是国际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风险。随着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好转,美联储最近多次提出,可能在今年要削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消息一出,全球股市、汇市和金市反复剧烈波动,8月1日,美联储最新的政策声明又强调,要根据未来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状况,决定是否调整量化宽松政策的规模。日本去年11月份就开始加大量化宽松政策的力度,基础货币总量持续地扩大,导致日元大幅贬值。美国和日本相似而又不同的宏观政策取向交织并行,加大了国际经济金融运行的不确定性。

四是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日益多样化,一些国家频繁的以反倾销、气候变化、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安全审查等为借口,对我们设置各种准入的壁垒。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们的疑虑和抵触情绪也有所上升,外部利益摩擦和碰撞增多,这都会压缩我们对外投资、经贸发展的空间。

附:精彩观点一组

陆克文 澳大利亚总理

中国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需要寻找面向未来的发展新模式。过去30年的经济发展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但基于政府投资、高储蓄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长久维持。新一届领导人所面临的挑战在于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即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服务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同时推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

王一鸣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下半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节能环保、信息消费等领域的发展潜能不断释放,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低成本优势梯度延续,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张立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

我国经济增长不会“硬着陆”,其基本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改革开放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创业活力增强和生活水平提高从生产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而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高储蓄带来的资金优势,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结合形成的技术供给优势,有力地保障了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这些基本条件目前仍然存在,没有本质的改变。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在经济速度下行的趋势中,宏观调控中又需注重提防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以防经济问题复杂化的风险。从现有种种相关指标分析,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相机抉择的调控之下,今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有望止跌企稳,全年仍具备维持在7.5%左右或稍高一些水平上的增长态势;就业、物价等指标,目前也都还处于相对健康状态。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分享经济是个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拥抱新经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