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
记者(以下简称记):做航天员是不是你儿时的梦想?
王亚平(以下简称王):我来自山东农村,从小就是干农活的好手,中学时长跑是我的强项,身体素质不错。小时候,我想过当医生、当教师,从未想过当飞行员,更没想到过有一天会成为航天员。我记得很清楚,1996年底,我正在路边擦自行车,几个同学跑来告诉我,济南空军招飞办在烟台招飞,让我过去试试。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就去了,没想到我通过了严格的体检。高考分数下来后,我成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2009年,上级选拔女航天员,我和战友刘洋幸运地被选中了。
记:家庭生活质量也是选拔航天员的一个考核指标,能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王:航天员除了身体素质、个人素养、飞行技术等都要过硬以外,家庭生活如何也是一个考核指标。当初,杨利伟主任带着一批专家下部队考核,专门了解我和刘洋的家庭情况,看看家庭是否和谐,是否孝敬老人。我在家是老大,父母是我最大的牵挂,平时除了给他们打电话问候外,每年都会回老家看望父母。去年春节我接父母到武汉过年,今年春节,我们一家人是在北京过的年。虽然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们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记:你爱人和你是战友,据说结婚时因为任务重,你差点没当成新娘?
王:我们原定于2006年国庆节回他老家结婚,他提前两天回家筹备,可我的部队有飞行任务,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一直到了9月30日,我执行完任务,才赶往机场。不料,路上又遇上了大堵车,等我赶到机场时,离飞机起飞的时间只有10分钟了。我心想,坏了,当天的航班怕是赶不上了,这可如何是好?凑巧的是,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了半小时,我才得以在当天赶到公婆家。在机场接到我时,他悬着的心才放下,并调侃道:“还真得感谢天气,不然明天你当不成新娘了!”
记:你和你爱人此前都是飞行员,见面容易吗?
王:我俩的部队相隔数百公里,在天上遇到的概率比地上还多。有一年秋天,他驾机执行转场任务,恰好从我所在的部队机场上空通过。而几乎同一时间,我也要驾机升空。头天晚上,我俩就在电话里约定,若能在空中相遇,就用“标准语”打招呼。然而,第二天,我并没接到他的呼叫。当天晚上,我打电话质问他为什么不打招呼。他说:“我打了招呼啊!”我仔细了解了一下,原来当天一起训练的还有其他飞机,他把刘洋驾驶的飞机误以为是我驾驶的,就把呼叫信号转到了刘洋驾驶的飞机上。结婚后,我们见一面很不容易,只是相约每天训练结束后,彼此发一个报平安的短信。这些年,只有一次他运输救灾物资太忙没有做到外,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彼此的平安短信。
记:你们执行任务有没有在同一机场相遇的情况?
王: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时,我们遇到过一次。5月17日早上6点,我接到紧急空运救灾物资的通知,登机前我收到他“老婆,专心飞行,我为你加油”的短信。没想到,下午4点,他驾驶的飞机在成都双流机场降落。半个小时后,我驾驶的运输机也降落在双流机场。下午5点,我俩在执行任务间隙见了个面,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说了会儿话。因为还有任务,没过多久我们就分手了。告别前,他一再叮嘱我:“老婆,辛苦了,救灾任务还很艰巨,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着发信息给我,不要让我担心!”
记:为了执行这次航天任务,你们见面的次数更少了吧?这样的日子苦不苦?
王:为了保证“神十”任务圆满完成,我们每天都是训练、考核,再训练、再考核。每天早上7点,我们的训练就要开始,一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封闭训练期,我们住在航天员公寓,和家人联系只能靠电话。每天晚上,我回到公寓的第一件事便是拨通他的电话,和他聊聊当天的训练情况。心情不好的时候听听他的安慰,心里就会舒坦很多。从太空回来后,我们也要有一段时间的隔离期,短时间内不会见面。不过作为一名航天员,就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和奉献精神,而且能承担这样的任务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个人生活上苦些没什么。“心中有爱不言苦,绿色年华自己谱,战火青春最风流”,这是他编写的励志格言,对我也同样适用。
王亚平,山东烟台人。17岁时参加空军招飞,成为一名飞行员。2009年5月,她通过选拔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2013年6月,她作为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乘务组成员,出色完成了任务。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