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登尼斯》透示出的非英雄主义分析

2013-04-29 12:58郭勇丽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萨克雷亚瑟卢梭

威廉·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他的成名作《名利场》以精彩的描写再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真实生活,在充斥着金钱、利益、友情、战争的讲述中使得英国社会的阴暗面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他的另一部小说《潘登尼斯》则是一部以青年人的成长为主题的教育小说,通过描写社会现实与人性深处的缺陷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作者强调了环境在教育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这部小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在《名利场》中设定的副标题“一本没有英雄的小说”。

一、孕育教育小说的时代话语

自启蒙运动在欧洲大陆得到广泛传播之后,教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作为教育小说诞生的思想基础,后人能够在欧洲启蒙的历史进程中找寻到很多探讨教育问题的作品。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首推卢梭的《爱弥儿》,这是一部能够令伟大哲学家康德爱不释手的佳作。以《爱弥儿》为开端,一大批追随者先后创作完成了大量的教育小说,这其中就包括萨克雷。

教育小说的出现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话语环境紧密相关的,启蒙运动成为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社会思潮。“它批判传统的基督教神学和封建观念,比较彻底地解放了人们被禁锢的思想,哲学、宗教、政治、经济等新意识形态思想动摇、颠覆了两千多年形成的陈旧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理性、科学的文化思维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为西方文明注入了前所未有内容与活力。”[1]当人们的思维和意识逐渐走出中世纪的阴霾,曾经被贵族和僧侣所掌握的教育特权获得了回归民众的历史机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文学、艺术、教育活动,使得普通民众逐渐形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小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话语中诞生的,它的出现预示着崭新时代的来临。

早期的教育小说带有浓厚的说教意味,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读者获得精神的享受和灵魂的净化。在当时的人看来,所谓“教育小说”只是完成启蒙运动的一种手段而已。而人们对于“启蒙运动”的认识仍然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康德就曾说:“启蒙运动是人类从自我感觉有罪的幼稚中成长起来的开端,幼稚就是一种无能力,即没有他人指导就不能应用他的理解能力。如果原因不是在于缺少理智,而是在于缺少决定和勇气,没有他人的指导就没有应用理解能力,那么自我有罪感就是幼稚。”[2]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启蒙运动仍旧是从基督教神学的“原罪”理论出发,其目的在于启迪人类的心智,去除与生俱来的罪恶。这就使得早期的教育小说表现出明显的贵族意识,力图以贵族的、统治阶级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并未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爱弥儿》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在这部小说中,卢梭通过讲述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将艺术与教育相结合,还原了教育的平民化本质。卢梭所提倡的教育是属于普通大众和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教育,而传统的教育则是要培养教育中“英雄”——往往被称为精英教育。卢梭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父母的离世、家境的贫寒使得幼年的卢梭较早接触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也使得他萌发了让与自己相同成长经历的人接受到良好教育的思想。在《爱弥儿》中,卢梭为世人呈现的是全新的青年形象,他所接受的是全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表达着卢梭渴望自由、平等的心声。

受到卢梭《爱弥儿》的影响,威廉·萨克雷创作了小说《潘登尼斯》。这也是一部講述年轻人成长的教育小说,所不同的是萨克雷将关注的焦点从教育活动的内容、如何开展的方式转向了更为深远的教育主题——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无疑是教育小说的一大发展。

二、潘登尼斯的成长道路

在承继卢梭所提倡的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基础上,威廉·萨克雷始终秉持“非英雄主义”的教育原则。小说《潘登尼斯》所讲述的故事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读者能够在小说中找到很多作者本人的人生成长痕迹。

小说讲述了乡绅的儿子亚瑟·潘登尼斯从纯情少年逐渐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作家,在潘登尼斯的成长道路上,他逐渐抛弃了性格中虚伪、自私、冲动的一面。一方面,他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生活的享受,转而追求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他拥有了真正的绅士风范,也不再把自己能否进入到英国上流社会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在小说主人公潘登尼斯的身上,萨克雷本人的成长痕迹十分明显。他出身于印度,在父亲去世之后跟随母亲回到英国,成为史密斯少校的继子。幼年的萨克雷被母亲送入贵族学校接受了系统、严格的贵族教育,这为他了解、认识英国上流社会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查特豪斯公学度过的六年使得萨克雷具有了丰赡的文学素养,为他日后进入剑桥大学奠定了基础。小说中的潘登尼斯和幼年的威廉·萨克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虽然接受了贵族教育,并不拥有贵族的头衔;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怀有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希望;都曾经历了人生的打击,遭受了人生的挫折之后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更为深刻。

作者笔下的潘登尼斯并不是有钱人,这使得他的第一位爱恋对象科斯蒂根小姐选择了离开。一面是潘登尼斯的纯情付出,一面却是抱有明显目的恋爱对象。潘登尼斯的失恋似乎是命中注定的,这就为小说主人公身上的平民化色彩表现得极为明显。在亚瑟·潘登尼斯的爱情道路上,先后经历了三次挫折。从科斯蒂根小姐到布兰茜、再到露拉,不同的女性成为潘登尼斯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重要途径。当他最终意识到露拉才是自己的真爱时,读者看到的是不再轻率的爱情、不受世俗羁绊的思考,在潘登尼斯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与整个社会的认同趋向一致时,他终于从幼稚、青涩的少年走向了成熟。

小说不仅描写了亚瑟·潘登尼斯的情感经历,也向读者呈现了他所走过的事业道路。在父亲离世之后,潘登尼斯回到了家中,想做一个平凡的乡绅。但在少年的心中,追逐梦想的火焰始终不曾熄灭,于是他萌发接受叔父的建议去从军的想法。在遭到母亲的劝阻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到校园。当徜徉在校园中的潘登尼斯沉浸在盲目的崇拜中时,他开始了和上流社会的接触,却没谨记长辈的劝告染上了各种恶习,最终只能选择逃离校园。进入社会的潘登尼斯面临如何解决生计和继承家业的问题,他先选择了做一名撰稿人,逐渐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然后在叔父的建议下,他试图与布兰茜结为夫妻,却最终发现露拉才是真正适合他的人。

三、非英雄主义的价值诉求

通过观察亚瑟·潘登尼斯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发现作者所设定的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事业展开,这几乎是所有人成长道路中无法规避的主题。小说的主人公并不是传统小说中拥有显赫家世的贵族,也没有创造惊世骇俗的伟大功绩,他仅仅是英国社会中十分常见的乡绅而已。

萨克雷所塑造的亚瑟·潘登尼斯是一位心地善良却缺乏坚强意志的青年,他的人生道路代表了英国社会中大多数青年的成长过程。当他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尤其是社会风气的干扰。对于潘登尼斯而言,来自外界的影响并非总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很多时候甚至会产生极强的副作用。这一点,在他身处大学校园和面对爱情时表现得十分明显。从最初的青涩少年到经历人世的繁华、挫折,潘登尼斯并非始终游走在社会的舆论之中。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潘登尼斯身上的平民化色彩。这正是作者试图通过小说《潘登尼斯》传递给读者的“非英雄主义的价值诉求”。

我们结婚不再是为了爱情,是为了前途,为了成家立业……她相当漂亮,相当聪明,我想她做我的妻子正合适。何况她有足够多的钱,这是很重要的一点。[3]

作为一部教育小说,潘登尼斯在成长中需要接受恰当的教育。作为一名善良的少年,他的身上有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的缺点,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正是身边一个又一个教育者向他伸出了帮助的手,这当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就是母亲和露拉。“在亚瑟失意的时候,海伦给了儿子宽容的怀抱,露拉给予亚瑟理解的目光。叔父潘登尼斯替亚瑟解决了爱情纠纷,并且指导侄儿在上流社会求取功名。而潘登尼斯真正的出路并不是名利场,而是文学创作,同窗沃林顿鼓励亚瑟为报刊撰稿来养活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一技之长。没有这些人的教育,亚瑟不能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去读大学是家人的安排,他娶布兰茜是叔父的怂恿,亚瑟性格中的摇摆不定、裹足不前的特性,尤其显示出这些教育者的影响弥足珍贵。”[3]

萨克雷在创作中依旧延续了自己排斥英雄人物的价值取向。作为一名乡绅的儿子,潘登尼斯可以按照叔父的安排完成自己从普通人到贵族的飞跃,但他最终的选择却是与门房的女儿结合。在他做出的人生抉择中,潘登尼斯围绕着“贵族”身份的争取与获得展开了自己的事业。一方面,他从来不曾否认自己家族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但事实上却远非如此。在现实与自我欺骗之间,潘登尼斯选择了后者,这成为他走上人生歧途的開始;另一方面,当他在大学认为自己自幼就能熟练使用法语时,旁人流露的笑容他很久都没有真正明白。在亚瑟·潘登尼斯的身上融合了少年无知无畏的骄傲,也掺杂了渴望得到社会认可的努力。所有的一切使得小说主人公的身上萦绕着平民化色彩,但主人公本人似乎没有体察到。随着他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对于社会的认识也逐渐提升,潘登尼斯对于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外在环境对于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董宁.欧洲教育小说与萨克雷《潘登尼斯》[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2] [德]夏得·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38.

[3] [英]威廉·萨克雷:潘登尼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01.

[作者简介]

郭勇丽(1974— ),女,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萨克雷亚瑟卢梭
溶剂化电子的传奇历史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亚瑟,收拾房间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ENSAE学院巴黎萨克雷校区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名利场》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