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烽飞
摘 要:自主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分工合作;创造性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发展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一、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含义和要求
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学习中互助合作,达成共识。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潜在意义,注重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力求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评价方式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依据合作学习的理论观点和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下五点:①既重视师生互动,又强调生生互动。②实现数学“认知、情感、与技能”的教学目标。③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④使合作性、竞争性和个体性三种学习情景兼容互补、相得益彰。⑤体现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进步的理念。
在合作学习的较长实践中,自己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合作学习的负效应仍大量存在。
二、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负效应及原因
笔者同大多数教师一样,刚开始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时,只注重自己的课时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设计,把合作学习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很少关心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分工;只注重几个学习好的、能力强的学生的探究结果,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结果是教室里热闹非凡,唧唧喳喳。走近一听,往往是你一言,我一句,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合作变成了聊天。但真正动手操作的人却不多,大多数学生看别人操作,置身学习之外充当一个观众。
究其原因:①主要在于教师对合作学习方法认识不足。教师置身于合作学习小组之外,对目标的实现及小组的分工没有指导,缺乏与学生共同探索的体验。②合作学习在评价上只注重小组的探索结果,没有让不同的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见解,挫伤了个别学生的锐气。③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优秀学生及表现欲较强的学生成为主角,对一些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观点不够重视,成了陪衬。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是被动、消极、没有信心的。长此以往,合作学习就成了个别学生表演的舞台了。
三、数学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对策
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为了取得最佳合作学习效果,首先应该进行科学分组,小组内合理分工。教师应在熟悉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建成后要对学生进行互助友爱、民主平等的教育。选派学习较好、乐于助人、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其他人担任发言人、记录员、操作员等,增强小组凝聚力。小组建成后,可先通过合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数学任务开始运转。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小组内先自学,互帮互助,然后进行小组间解题竞赛,一人解一步,这样做不仅明确了个人的责任,还认识到“同舟共济”的重要性,产生本质上的合作。
2.定标定向,激发愿望
教师对学生的合作要有明确合理的合作任务和目标,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愿望。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生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内驱力。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后,组织一次“探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小组合作。笔者设计以下问题串,让学生合作探究:①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②顺次连接矩形、菱形、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③在什么条件下,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④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什么有关?这些问题为学生的合作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各小组围绕目标通过操作、探究和说理,基本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对中位线定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及时介入,适当点拨
当学生围绕合作目标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必须来回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在小组学习遇到障碍时教师要给以引导,当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介入,针对问题,进行点拨。例如,在教学“平面镶嵌”时提出的任务是:①如果用其中一种正多边形镶嵌,哪几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②如果用其中两种正多边形镶嵌,哪两种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它们的边和角应满足什么条件?开始时,学生无从下手,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出实例,如经常看到用地砖镶嵌的图案,这样学生很容易找到突破口,问题迎刃而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总之,合作学习有效地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在现代教育领域中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有效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施教者应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充分挖掘教材潜力、知识点、着力点的基础上,针对施教对象的不同特点,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就能产生很好的作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J].中学数学教育,2004(04).
[2]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兴市七圩中学)
?誗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