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燕 马丽欣
摘 要:公开课对讲课者来说无论是展示还是竞赛,其目的都在于取得优秀的成绩;有时也给听课者提供学习、参考的机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带着这样的功利色彩往往就使一些讲课的教师陷入了表演的误区。
关键词:公开课;误区;表演
大多数公开课看似热热闹闹,互动效果良好,为师者展示了高素质,高水平,可学生则可能忙于积极配合老师,战战兢兢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特别是近些年兴起的课件教学,它虽自有优势,但由于每一步都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课堂上教者按部就班,对学生提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作为教师向下表演的衔接语,学者被牵着鼻子走,一步步落入窠臼之中,也就失去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的课可能获得成功,因为这是教师费了大量心力精心准备的,可能还具有点改革的味道,具有点时尚的品位,所以每一步每一环节都设计得尽善尽美。可试问从学生受益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课这样的课堂有多少有效性?
教师上完一节课就要及时反思,这堂课你让学生张扬个性了吗?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了吗?如果你没做到这点,那好,如果你能实实在在教学生一些知识,教学生一些方法也行。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某些积极观点的生成、灵感火花的闪现等等都应该算作是“进步或发展”,如果这些你都没做到,那你就与成功无缘了。因为你不是为自己讲,而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没受益,你这堂课就失败了。
我校每学期都举行学科竞赛课,最近两学期都是语文教师得冠,且得了最佳语言奖,还有别科教师获得最佳板书奖。量化的标准都是从教师的角度设计的。在这样的导向下,教师当然更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为主了,但这样的课对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又有多大帮助呢?我就实在不敢恭维了。
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口号,可在一些公开课中老师是既当主导又当主体,真是得不偿失啊!既然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什么不能在公开课、竞赛课中以学生的角度为设计量化的标准来评价讲课的老师呢?看公开课主要是看它的设计思想以及设计思想的具体运作;这种运作的主体实际上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所以我们说公开课主要看学生在干什么,而不是看老师在干什么;或者说是通过看学生在干什么而看老师干什么;看学生切实学到了什么而看老师教了什么。从而改变公开课的导向,把老师拉出自己表演的误区,把工夫落到学生身上,进而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
(作者单位 范海燕:吉林省永吉县第四中学 马丽欣:吉林省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
?誗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