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萨克雷是19世纪英国文坛的重量级作家,凭借着《名利场》《纽克姆一家》《势利人脸谱》等作品牢牢占据英国文学现实主义作家的头把交椅,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性。他的作品主要是以17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社会现实为表现对象,通过塑造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群像,将读者带入到真实感强烈的英国社会。在威廉·萨克雷的作品中,对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和现实社会的丑陋展开了无情的批判,以其独特的讽刺艺术使得文学作品的审美内涵、人物形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呈现。
一、孕育讽刺对象的时代话语
威廉·萨克雷出于于印度加爾各答,家境富裕,他的父亲是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官员。在父亲去世之后,威廉·萨克雷被送往英国,接受了完整、系统的贵族教育。他的母亲很快就下嫁另一位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并于1820年回到英国与威廉·萨克雷一起生活。对于年幼的威廉·萨克雷而言,童年的经历对他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却也成为他文学创作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对于这些,他曾深情地回忆道:“陪伴我的那些印度故事有如此奇妙的感染力!除了官方记载的历史,难道我们更不是应该记住眼泪吗?殖民省的领主们在那里找到了的妻子;但他们的孩子们却不能生活在那块土地上,家庭必须要破裂。”[1]
青年时期的威廉·萨克雷享受了短暂、奢侈的快乐生活,在他投资失败并将父亲留给他的遗产挥霍殆尽后,开始为报刊撰写文章,发表评论,并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生涯。为威廉·萨克雷带来巨大声誉的长篇小说《名利场》完成于1847至1848年的报刊连载,此后的萨克雷逐渐步入到他本人从事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先后完成了《潘登尼斯》《纽克姆一家》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中汲取灵感,针对英国文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威廉·萨克雷还对维多利亚时代存在的隐患进行了批判,希冀唤醒民众的觉醒。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晚年的萨克雷被妻子的疾病所困扰,其作品的艺术水准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这就使得人们针对威廉·萨克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早期的作品以及他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整体艺术风格。从这一层面而言,萨克雷作品的讽刺艺术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威廉·萨克雷的讽刺是针对日不落帝国最为强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展开的,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达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最高点。当世人都沉浸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中时,威廉·萨克雷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英国社会和英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通过艺术再现的方式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表现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但读者对于文学文本的解读往往不受作者的束缚,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审美经验进行二次阐发。正如萨义德所说:“文学的物质存在受制于广大的法律、政治、经济、社会力量的约束。文学作品一旦写出,就脱离作者之手,进入世界。文学作品变成世界中一个存在,对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场合和特定的人说话。”[2]这就使得威廉·萨克雷针对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进行的批判具有了广泛意义层面的解读,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崇高地位。
二、讽刺手法的具体表现
在威廉·萨克雷的作品中,围绕英国社会现实展开描写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长篇小说《名利场》和散文集《势利人脸谱》。这两部作品都是作者根据自己所接触和了解的英国社会现实完成的创作,前者以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为主要蓝图,通过描绘她们的人生经历表达了作者对于英国社会文化中存在问题的独立思考。
威廉·萨克雷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对于英国社会各种问题的思考时,主要采用了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一方面,作为出身于印度殖民地的作家,萨克雷对于殖民地文化保留一定的情感,这使得他在面对英国以宗主国身份统治印度次大陆的过程中采取的手段保持着一定限度的克制、冷静;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生长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威廉·萨克雷始终保持着对英国贵族文化的警醒态度,使得他对于自己作品中的贵族阶层,尤其是贵族妇女没有给予全面的肯定。
首先,威廉·萨克雷对于英国贵族阶层的文化怀有特殊的憧憬,这一点在小说《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小说围绕主人公亨利·艾斯芒德的生平经历展开,作者将其作为叙事线索,向读者展现了17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在这部小说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贵族是主要的存在,根据他们对斯图亚特王朝的效忠程度可以划分三大类。他们或是世袭贵族,享受着先祖的荣光;或是富有的僧侣,以虔诚的面容示人;或是新兴的贵族阶级,享受着靠欺诈换来的荣华富贵。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高高在上的人物展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卡斯乌德男爵夫人曾经是詹姆士二世的情妇,却在他人面前以高尚、道德塑造自我形象;面对汹涌而至的军队,子爵成为被妻子操纵的傀儡。正是由于作者采用直面人物心灵世界的方式,才让读者看到了17世纪英国贵族的另一面,这正是威廉·萨克雷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次,威廉·萨克雷创作的文学作品始终以英国社会为背景。英国不仅是小说人物成长、生活的地方,也是小说主要事件的发生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萨克雷从未直接将作者本人的形象表现出来,而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客观、冷静地审视着所有的一切。“对每一个人物评头论足、冷嘲热讽,尖酸刻薄地批评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丑恶,但这种种并不足以掩盖他对英国本身的赞美和欣赏。”[3]对于自己的祖国,威廉·萨克雷的讽刺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他没有对自己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展开情感过分强烈的批判。以他的成名作《名利场》为例,萨克雷在塑造利蓓加形象的同时,还塑造了爱米丽亚的形象。在利蓓加的身上集中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为了能够进入上流社会,她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手段,最终却以失败收场。而出身于上流社会的爱米丽亚虽然是一位善良、贤惠的妻子,却过分软弱,是一位不能适应社会的“寄生者”。
三、讽刺艺术的价值取向
讽刺手法的运用并不是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而是表现小说主题、传递价值取向的一种手段。在威廉·萨克雷的创作生涯中,讽刺作品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也成为读者对于萨克雷艺术形象的基本认识。
在他本人文学创作的早期阶段,萨克雷的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主要发表在《弗雷泽杂志》上,在这本杂志上刊登的《凯瑟琳的故事》一文就是作者直接针对盛行英国的犯罪小说完成的一部作品。这种情况在威廉·萨克雷的创作中可谓数不胜数,他的成名作《名利场》就是一部充分展现讽刺艺术的佳作。“它以辛辣讽刺的手法,真实描绘了1810~1820年摄政王时期英国上流社会没落贵族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等各色人物的丑恶嘴脸和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这部小说篇幅宏大,场面壮观,情节复杂,心理刻画深入,其尖锐泼辣的讽刺风格令人钦服。”[4]
从这部作品中读者能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感受到威廉·萨克雷所寄予的情感诉求。仅从小说的标题,读者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讲述的绝非资本主义上层社会的繁华而已,他的创作目的在于让世人认识到问题的本质,看到真实的人性。在这里,他写了“一群极端愚蠢自私的人,不顾一切地为非作歹而又热烈追求浮名浮利”。在围绕两个女主人公展开的叙述中,利蓓加虽然一无所有,却渴望凭借自己的姿色和努力谋得进入上流社会的契机。在她的身上,读者感受到不仅是人性深处对于名利、财富、地位的渴望,更为重要的是作者揭示出在19世纪的英国社会中普通人极为普通、平凡的举动之后所隐藏的欲望。作为一个出身于英国乡村的普通女孩,利蓓加在看到了贵族的奢侈生活之后开始对这样的生活充满向往。在作者所塑造的利蓓加身上,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她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努力,更有她对伦敦的向往。
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不仅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这里更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贵族和有钱人。在利蓓加的眼中,自己的容貌和智慧都远远超越了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却只能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于是,她开始采用各种手段接近贵族男子,试图通过婚姻的方式让上流社会接纳她。但作者却为她安排了悲剧性的结局,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利蓓加心中的希望逐渐破灭,却一次又一次被追求名利的冲动所点燃。通过塑造追求名利的利蓓加形象,威廉·萨克雷让读者领会到了他的价值取向——作者本人高度肯定英国现代文明的积极成果,并沉醉于大英帝国的荣耀中。但他也意识到在繁荣的表象之下,涌动着人性的丑陋与邪恶。之所以将诸如利蓓加一般追逐名利的人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萨克雷就是要阐明自己的价值观:文明社会的繁荣景象中涌动着人性的邪恶,需要我们加以甄别。
在追逐名利的人脸上有一张特殊的面具——这就是“势利人的脸谱”。威廉·萨克雷不仅通过小说《名利场》向读者展现了自己所理解的19世纪英国社会,还通过更为具象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将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势利人”展现出来,他们和利蓓加一样在名利的驱使下活着。所不同的是,在他们当中既有身居上流社会的贵族、官员、律师,也有游走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人;不仅有穿着时尚的贵妇,也有衣着寒酸的侍者。当他们面对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或者面对无权无势的陌生人之际,他们就会带上“势利人的面具”,以一副特殊的嘴脸向弱者展现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乔治·塞伯瑞.萨克雷的牛津岁月[M].英国:牛津出版社,1908:68.
[2] 萨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M].北京:三联书店,1983:33.
[3] 牟学麟.萨克雷与帝国的扩张[D].成都:四川外國语大学,2011.
[4] 倪君慧.都市中归属感[J].青年文学家,2011(06).
[作者简介]
郝素珍(1963— ),女,江苏泗洪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管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