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探讨及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蚌埠市周边县市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在情感教育、学习成效、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四个方面。据此,本文从家庭、监护人、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进程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城镇参加劳务活动。许多务工者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让他们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一系列学习、心理、行为及道德问题,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新农村未来状况的主要因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制约了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阻碍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提出应对对策和建议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对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对蚌埠市周边农村的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
1.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1.1 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目前,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给出了不同的表述。本文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缺少父母半年以上时间监护的16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1.2 留守儿童的分类
对于留守儿童的分类,本文根据监护情况的差别,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隔代监护型:由年龄相差较大的祖辈在家里照看孩子。这些老人由于年纪较大、文化程度不高,平时只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致使孩子在学习、情感、心理方面的教育缺失严重。(2)上代监护型:指由亲戚、朋友或老师等其他成年人照看。这些监护人往往不能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在各方面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就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孤独自卑感,从而出现各种问题。(3)单亲监护型:指父母一方外出打工一方在家里照看孩子的情况。这种类型下的留守儿童往往得到单一的关爱而缺失另一方面的照顾,容易形成单方面的性格缺失。(4)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型: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或者自己一人生活。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欠缺,自理、自律、自立能力差,没有家长作为引路人可能会在人生的道路走弯路。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情况
不管是由祖辈照顾,其他亲戚监管还是独自生活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弊端,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调研显示:许多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刻苦精神,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明显差距。心理上也由于长期缺乏亲情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不良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性格上也有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沉默、暴躁、极端等缺陷。长期远离父母的监管,缺乏道德约束,有的孩子甚至染上了一些恶习,在特定的时期没有家长作为引路人而走上了歧路!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而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和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如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那么将会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掌握自立自护的本领;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家中的监护人或因为年事过高、文化程度不高,或是忙于农活,导致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教,再加上学校、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重视,致使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亲情和学校、家庭教育,在情感、学习、心理、德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本次调研主要深入安徽省蚌埠市周边地区,运用调查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儿童相关问题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34份,其中留守儿童134份,非留守儿童100份。本文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数据分析均来自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根据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情感教育严重缺失
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缺失问题是指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没有与父母或父母的中的一方生活、沟通,造成情感上的失落、亲情感缺失严重,使孩子在情感上产生情感饥渴的现象。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抑郁、孤僻好斗等不良心理特征,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根据调查资料的数据发现:不少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才回家两至三次,甚至有的父母基本上一年内只回家一次。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严重缺乏情感上的关怀,在情感上渴望拥有父母呵护和家庭温暖。
调查数据显示:58%的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年龄与思维的差距使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不能很好的进行心灵上的沟通。29%的留守儿童属于单亲监护型,单亲监护下的孩子相比其他几种类型能有较好的情感交流和梳理,但由于只受单一方面的情感教育,在情感方面容易导致情感缺失不全。上代监护、同辈监护及自我监护形式的寄养留守儿童占有13%,与监护人之间没有直接的血缘联系,并且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更是不易形成依恋关系,即使存在也是比较薄弱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之间无法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致使他们性格脆弱或孤僻,自身出现越轨行为或犯罪的几率亦大于有正常依恋关系的儿童,很容易使他们卷入不良的活动当中,例如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
3.2 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也令人担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做事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致使学习成绩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成绩在60-70分的占15%,不及格占7%,二者共占22%,成绩在80分以上占15%;非留守儿童成绩在60-70分的占6%,不及格的占2%,二者共占8%,成绩在80分以上占26%(见表1)。
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普遍比留守儿童要好,这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是极其不利的。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图1)。调查表明,文化程度在小学和文盲的分别占43.3%、22.4%,合计占65.7%。代沟使他们与孩子很难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二是监护人不知道如何科学指导孩子的学习,特别是新课改以来,许多知识是监护人所没学过的,更不知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问孩子有没有作业、作业做完了吗?对孩子的学习问题无从指导。
三是教师不堪重负,很难适应留守儿童数目激增。很多负担都落在了老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要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和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有的教师感到情感资源被极度耗尽。除了上课,批改大量的作业,还要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既要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又要抽出时间对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教师也表示应目前教育工作的需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也表现出太多的无奈。
3.3 心理健康易出现异常
留守儿童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产生种种心理困扰,此时父母的关爱与照顾就显得尤为重要。缺少父母的疏导,很大部分留守儿童思想正确性都存在偏差,更谈不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等思想境界了,甚至一部分儿童还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长期放纵使他们养成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诚实、顶撞祖辈、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依赖父母给予的物质享受,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习气,并有可能形成“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更易表现出任性、内向、暴躁等不健康的心理,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是极其不利的(见图1)。
3.4 道德行为失范
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长期的关爱和管教,加上临时监护人在道德品行上缺少对孩子的严格管教,这就让留守儿童很容易染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出现道德品行上的问题,走上犯罪的歧途!
调查发现,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当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烦恼等心理困惑时,他们更愿意向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倾述,这个比例达到58%,而选择向父母、监护人、老师倾述的分别占22%、13%、7%。这说明,与不在身边的父母、监护人和老师相比,留守儿童更多地信赖自己的同学朋友。但由于上代以及隔代监护人不能够很好监督到留守儿童的交往范围,再加上孩子对爱和关心的渴望,留守儿童很容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诱骗,受到一些不良少年的影响,道德行为随波逐流。有的父母为了弥补自己不能给予孩子的爱,而对孩子的物质需要有求必应。孩子则用这些钱去网吧玩游戏,或用来交一些吃喝朋友。天天追求物质享乐,过着浑浑荡荡的生活。尤其是与同辈一起生活以及自己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在长期的无人管制情况下,思想和行为更加散漫,甚至会逐步走向犯罪的道路。而那些与孩子年龄相差一般在40至50岁左右的老人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孩子往往只能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保障,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就无从谈起。
其次留守儿童监护人只有能力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能在学习和思想上给予有用的帮助(图3)。因此,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无法完全承担起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
4.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4.1 父母的角度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父母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联系。作为家长,要经常和孩子进行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地沟通。通过与孩子经常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父母并没有放弃他们,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真情关爱和家庭的温暖。父母应用心去弥补孩子的感情饥渴,用心去经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在交谈中除了对孩子在生活方面表示关心外,还要对孩子进行学习、安全等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父母应加强与监护人、老师之间的联系。父母应及时掌握孩子生活、学习、心理、品行等各方面的近况,与监护人、老师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办法,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4.2 监护人的角度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以外的亲人生活,缺乏对儿童相应的教育,监护人应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各方面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充分发挥家庭的职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为此,监护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加强教育学习。监护人应该多阅读各类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书籍,尤其是心理健康辅导之类的书籍,通过多方面的学习,让自己掌握正确、科学教育孩子的本领和技巧。(2)增加与学校、父母联系。监护人应该主动与学校多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等状况。还要与孩子的家长多联系,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其父母,做好沟通桥梁的工作,让孩子父母多了解孩子的状况,共同教育好孩子。
4.3 学校的角度
学校要将留守儿童的教育形成特殊、形成重点。不仅是在学业上,学校教育还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学校要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防止被卷入不良的社会活动。为此,学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1)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注。教师应当不定期地深入留守儿童中间,了解他们的需要,掌握他们的特点,开展特殊的教育和重点管理,引导、教育他们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心态环境,弥补心灵情感的缺失。让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增强感情,互帮互助,减轻留守儿童心理压力。(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辅导教育课程,设立“阳光小屋”等心理咨询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教育,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4)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学校可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监护人教育水平,让他们了解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好地教育孩子帮助其健康成长。
4.4 政府的角度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政府应做好以下几点:(1)整治学校周边环境。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吧、游戏厅等。针对留守儿童易受到的伤害,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无害的生活环境。(2)倡导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建立起“留守儿童服务站”、开展献爱心“心连心手牵手活动”等。通过社会各界的关心,让留守儿童意识到他们不是孤独寂寞的,不是一个不幸的群体,也是有人关心、爱护的,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3)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应对“留守儿童学校”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机构给予监管和扶持,加大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真正享受到好的教育。
5.结束语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教育问题重于泰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互相协作,共同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解决好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帮助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留守儿童一定会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邱雪超.探析家庭教育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J].金田,2013(6).
[2]杨慧敏.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3]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1).
[4]蒋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缺失成因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
[5]王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22).
[6]郭三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6).
作者简介:高慧菁(1992—),女,安徽阜阳人,大学本科,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工程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