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成都“东郊记忆”旧工业区建筑如何改造利用和保留工业遗存为课题进行分析,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旧工业区建筑“融合与共生”开发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旧工业区;城市改造;可持续发展;改造性再利用
1旧工业区建筑更新再利用的发展概况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对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这一信念产生了怀疑。21世纪初的世界正在从工业化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在这样的时代发展变迁的过程中,随着生产技术、运输方式和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城市局部地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也出现功能性的衰退,如德国老工业基地鲁尔区(Ruhrgebiet)就是典型案例。传统产业从城市中向外迁移,厂房仓库等大量旧工业建筑闲置,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今天,导致原先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类用地被逐渐包围于城市的内部,造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都“东郊记忆”旧工业区的建筑同样面临着是铲平式的开发还是改造性再利用的抉择。目前国际社会对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保护性改造再利用(Adaptive reuse)早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Loft式的对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成为了必然。
2Loft文化与“东郊记忆”旧工业区的改造
2.1Loft文化的由来
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塞威尔在《Loft:艺术家的藏酷空间》一书中是这样解释Loft的:“大型空间,几乎总是非居住功能的使用转变而来,同时其结构和设备经常保留外露的形式。”在今天Loft通常代表和所指工业建筑通过改造进行功能转变和再利用。Loft风格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纽约的艺术家聚集在曼哈顿的苏霍区(SOHO),他们为逃避市区工作生活的限制和高昂租金,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从中分隔出居住、工作需要的各种空间。Loft其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旧建筑的利用,更重要的是留住了城市的记忆。
2.2东郊旧工业区的过去与现在
东郊工业区形成于1950~1960年代,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国家把投资重点和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布局在这里,当时苏联援助中国的9项电子工业,4项集中在成都东郊。国营宏明无线电器材厂、208厂、784厂、国营成都无线电厂等企业相继建成。1960~1970年代,国家的三线建设和三线调迁的带动,使东郊工业区成为国家重要的军事工业生产基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社会经济变革带来的阵痛,东郊的国有工业企业逐步陷入困境。2000年,其规模以上企业亏损近6000万元。同时,由于过去对环境生态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滞后,企业过度集聚也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发挥。2001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战略决策,通过“退二进三”与“腾笼换鸟”的方针,对东郊老工业基地企业实施搬迁改造。2005年,共启动规模以上企业的搬迁改造132户。2007年东郊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将基本结束,脱胎换骨后的东郊企业在各工业集中发展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东郊也成为了城市东部副中心,片区中心,居住中心,形成以沙河为纽带,向东放射道路为轴线,集生活居住,交通枢纽,物流配送,金融商贸,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为一体,功能和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城区。
2.3“东郊记忆”旧工业区区位及简介
“东郊记忆”旧工业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外侧,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内。原厂区建筑类型包含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援建的办公楼,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修建的各类厂房:沉淀了充满情感记忆的红砖厂房,讲究效率的多层厂房,以及具有工业符号感的构筑物;厂区内高大桉树和梧桐枝繁叶茂。共同构成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文明的历史遗迹。
2.4“东郊记忆”旧工业区建筑改造元素
(1)旧工业区建筑表皮和历史遗存的改造。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在《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里将建筑表皮作为建筑三个要素之一。“东郊记忆旧工业区中的厂房改造,大部分采取保留与融合原有结构和表皮,表皮上遗存着那些时代的图形、文字,这也是为了保留建筑的深层记忆,这是一种符号的延伸与渗透。“修旧如旧,旧房新用”是其建筑的主要特色,它结合了计划经济时代工业美学与现代商业建筑功能,兼容并蓄了上个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的办公楼、本世纪初的办公楼、多层厂房和工业感十足的烟囱管道,营造了东区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通过实用性、体验性改造,使市民可以亲身感受工业建筑的魅力。比如跨度24米,层高16米的大车间,已被改造为影院和剧场;直径达16米的氢气罐,打造为国内一流视听空间;多夹层、多管道的厂房,化身为艺术展示殿堂;烟囱、传送带、锅炉等巨大构筑物围合而成的独特区域,已成为国内最具特色、各种音乐流派云集的音乐酒吧区;老的办公楼则被改造为国内惟一的设计酒店。漫步园区内,工厂特有的高大桉树和梧桐得以保留,利用废旧机床、玻壳半成品、废旧罐体、管道改造成的艺术小品,营造了东区兼具怀旧和时尚气息的艺术氛围。这些改造都是对建筑文化内涵的保留与延伸,也是旧工业建筑对当代文化的渗入和标志性记忆。“东郊记忆”旧工业区工业元素和历史痕迹成为旧工业建筑不可复制的遗产。
(2)旧厂区“共生” 环境的营造。奥里安娜·菲尔汀·班克斯在《Lofts—空间中的生存》一书中说所有的Loft改造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地理位置。“东郊记忆”项目改造舊厂区重新赋予区域位置新的功能和内涵,以音乐产业为核心发展动力,以数字音乐企业聚集、明星资源聚集与开发、商业服务配套联动、数字音乐内容生产销售和新媒体产业开发,进而持续推动数字音乐发展的循环发展模式,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也是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共生发展的模式。
3结语
改造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址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对于成都“东郊记忆”旧工业区未列入文物保护级别的一般性工业遗产,审慎适度地对其用途进行适应性改变通常是比较经济可行的保护手段,可以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
成都的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虽然利用政府的控制力对土地资源进行运作,但它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不是盲目地“大拆大建”,而是在秉承保护、传承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理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了“保留为主、新旧协调、品质至上、创意时尚、注重现实、多样呈现”的改造总则,对已具备建设现代城市条件的旧工业区进行功能再造,同时带动城郊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参考文献:
[1] 陈黎.在记忆中新生——LOFT文化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J].大观周刊,2011(15).
[2] 陆邵明.探讨一种再生的开发设计方式——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J].新建筑,1999(1).
[3] 黄步瓯.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作者简介:欧阳铭骏(1982—),男,四川成都人,硕士,成都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综合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