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媒体如何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2013-04-29 16:19魏文利卢洪亚任婧
中国广播 2013年9期

魏文利 卢洪亚 任婧

摘要:大陆媒体在涉台突发事件中传播基础有限,应急反应能力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实例分析,提出通过构建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加强媒体合作、提升自身素质等,提升大陆涉台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

关键词:大众媒体 对台传播 应急反应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进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代。目前,长期居住大陆的台湾民众超100万人,2012年大陆赴台人数就达258万人次,且每年以40%的幅度增长。与此同时,两岸人民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认知上的差异在井喷式的融合交往中得以突显,各种矛盾、纠纷、争论、冲撞也逐渐增多,加之“台独”势力的挑拨、炒作,使两岸呈现突发事件频率高、影响面广、对两岸关系的冲击大的状况,对新闻记者的灵活应变能力,尤其是传播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涉台媒体应急反应能力的定义及现状

应急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的概念由沃尔特·布拉德福·坎农提出,他认为动物面对威胁通常会激发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引发打斗或逃跑。这逐渐被引申为人们突遭天灾人祸或面对恐怖危险威胁时, 为保护自身生存的本能性防御反应机制。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主要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在涉台传播中,我媒体能够秉持专业操守,不跟风炒作,对于涉台突发事件报道,坚持较高的新闻素养和专业水平。但由于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对台传播面临困境,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诸如三聚氰胺事件、张铭清台南被推倒事件、陈云林台北被围事件、杨淑君事件以及观光游巴士车祸事件等等。事件发生后,都是台湾媒体大力炒作,大陆媒体鲜见发声机会,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二、涉台媒体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的原因

1.维护和平发展大局,“有所不为”

江泽民在1989年《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陆媒体负有维护祖国形象、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责。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任何零星的突发事件都足以引爆两岸认同危机。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大陆媒体对台湾方面的指责多采取克制的态度,而对于大陆人民所受的伤害也多以忍耐的方式应对。如2009年广东旅游团被起重机吊臂砸中事故、2010年阿里山旅游巴士车祸、2010年苏花公路塌方事故等,大陆媒体均不作“麻烦制造者”,放弃了新闻事件第一时间的抢报和议题操作。

2.岛内媒体充分发展,“荆棘密布”

岛内媒体起步早、竞争充分、与国际接轨紧密、细分化程度高。台湾24小时新闻台就有7个,多于第二名的美国与英国(各3个)的总和,SNG(卫星转播车)近百辆,比率超过日本71辆/1.2亿人、香港1辆/700万人、韩国40辆/4800万人,全世界最高。一旦发生新闻,百车云集,场面壮观。与其强大的主场优势相比,我驻台媒体连基本的住房、车辆、器材使用都受到严格限制,在新闻发生时,与设备精良、装备齐全的台湾同行相比,有“小米加步枪”对“飞机大炮”的感觉。

3.驻台媒体数量不足,“众寡悬殊”

当前岛内共有170多家广播电台、5家无线电视台、有线及卫星电视频道220多个,电视普及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85.2%。与之相比,大陆驻台媒体仅有9家,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福建东南卫视、福建日报社、厦门卫视及湖南电视台,每家媒体驻台人数仅为数人。时至今日,大陆9家媒体主要对大陆传播,仍未有一家新闻媒体得以在岛内公开发行、出版及播出。2013年1月30日,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自2010年台湾批准大陆媒体赴台驻点之后再没有批新的媒体驻点,希望台湾方面不要再为两岸新闻交流设置不切实际的障碍。正因为大陆媒体驻台少,即使抢到新闻,也无法向台湾民众提供足够的信息,形成不了足够声势。

4.台当局技术性反传播,“山重水复”

陈水扁执政时期,大搞“台独”“去中国化”,撤销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台播出,还以各种方法对我进行反传播。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期间,两岸媒体准备报道时,陈水扁借笑星倪敏然去世大做文章。台湾民视、三立、华视、《自由时报》等媒体连篇累牍进行信息轰炸,绿营政治人物纷纷到灵前祭拜,媒体还挖出与倪关系密切的大陆女星夏祎,在哭诉、谩骂、讨伐声中,倪敏然事件占据媒体长达两周的时间,大大稀释了我宣传“胡连会”的效果。两岸关系缓和后,马英九当局也没有恢复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落地,且对我所提军事互信、共同保卫南海、共同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倡议,采取回避、搁置甚至反对态度,大大削弱了我对台传播的影响。

5.我传播方式不符合台湾民众期待,“曲高和寡”

美国传播学者霍夫兰曾提出“个人差异论”。他认为,个人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所形成的特殊心理结构上。由于个性心理结构的不同,人们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时带有自身的倾向性,从而导致对大众传播的接受、理解、记忆、反映各不相同。两岸经过数十年的分离,政治、生活、语言习惯都出现了不小的差异,尤其是选举制度造成的重大影响,使台湾民众对自我、人性、本土的认知有较大的本位主义,给传播提出新的挑战。一是我涉台媒体注重维稳、和谐等理念,在面临一系列具有一定破坏性特征的突发事件时,往往会片面强调时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对事件本身有时感觉报道不足。比如三聚氰胺事件中,我涉台媒体报道数量有限,信息重点放在政府部门针对该事件的检查、处理活动等,对事件的背景以及民众产生此种心理的原因的剖析比较少,这与台湾民众追求新闻自由有较大落差,造成台湾民众对涉台媒体信任度的下降。二与台湾媒体语言本土化色彩日渐明显、电话交谈节目(CALL-IN)盛行、节目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犀利尖锐的特点相比,我媒体的传播方法无法真正为台湾受众所接收,受众群数量难以提升。

6.新媒体大量涌出,“枪林弹雨”

台湾经济发达,科技进步,人均智能手机超过1部,上网人口约有1700万,多数网民有自己的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信息发布平台,近五成民众使用过网络空间、网络影音娱乐、线上游戏、网络购物与社交服务等。互联网、手机、数字广播、微博、移动电视等成为台湾民众了解信息的重要窗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台湾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呈逐年减少之势。另外,台湾还有为数不少的地下电台,数量最高时超过190家,多数集中在中南部,打着“健康食品”之名卖药,与民进党及绿营政治人物共生,坚定支持“台独”,他们拥有一群死忠“客户”,成为岛内信息传播的奇特现象。这些媒体都具有“广”“多”“快”及互动性、灵活性、参与感强烈等特点,并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对我对台传播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提升我涉台媒体应急反应能力的几点建议

大陆媒体入台受当局的严格限制、台湾当局对我进行技术性反传播,属于政治层面,暂不予讨论。如何在层层限制之下,扩大传播范围和效果,成为我对台传播的重要方面。笔者试图从涉台突发事件的媒体传播的角度提供一些意见。

1.建立三级预警机制,提高时效性

突发事件的突然性决定第一时间处理的方式决定损失的大小和处置成本的高低。我们在处理涉台突发事件中要快速反应,而快速反应的前提是预警。一般而言,突发事件会经历潜伏期、爆发期、问责期、反思期。如能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在潜伏期发现问题,有利于我们对台传播的质量和效果。第一级为“动态触及”,专人负责在台各大门户网站讨论区、个人网络发布平台、台湾电台电视的电话交流节目,甚至街头巷尾发现有价值线索,进行初步内部研讨,准备应对。第二级为“预设扫描”,对两岸交流的重大事件(如惠台政策出台)、重大国际赛事(如两岸篮球赛)、国际文化展(如书展、影展、颁奖礼)等两岸代表容易共同出现的场合,纳入重点监控,准备各种版本预案,并联系专家。第三级为“重点锁定”,即经过前两级阶段后,将目光重点放在“爆炸信息发源地”的台湾三立、民视、《自由时报》等媒体的节目和网站以及重点绿营人物的Facebook、Twitter、微博等,一旦发现报道和发言动向,进行跟进或反击。预警过程中,要将预案做得尽可能周全,大大提高媒体曝光率、时效性。

2.形成“判——抢——问——思”响应流程,提升品牌价值

根据突发事件四个传播时期的特点,选择报道重点。一是“判要早”。在潜伏期,提升预警能力,加强预判,做足前期人员、技术、专家队伍、节目设置准备。二是“抢要急”。突发事件的爆发期考验的是媒体的时效性,必须第一时间报道新闻内容,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防止被有心人士拿来炒作操弄。三是“问要巧”。突发事件的持久期(或问责期)最能考验媒体的综合素质,谁需要为事件负责、负多少责任?谁解决问题、解决得好坏?谁需要受到补偿、补偿多少?对于这些问题不但要坚持专业操守理性探讨,更要注重对歪理邪说、谣言臆测进行回击。尤其是要注意从弱势一方立场、台湾同胞立场、受伤害一方立场提问,体现人性关怀。四是“思要远”。突发事件处理告一段落后,受众的情绪得以回复,需要对事件进行制度、人性反思,反思越是长远、越是深入、越是诚恳、越是细腻,越能激发受众共鸣。四个阶段虽各有侧重,但共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仍在于尽媒体的社会责任,减轻对两岸同胞身心情感的伤害,维护和平发展大局。

3.深化与岛内媒体的节目合作,提高曝光率

在现有政策条件提升媒体在岛内发声、露面机会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深化与岛内媒体合作不失为一种“次优选择”。因为岛内媒体竞争已进入发展瓶颈,许多媒体在压力下开始把目光投向大陆。近年来,与大陆签约者亲蓝亲绿媒体都有,甚至有媒体看好两岸发展前景,毅然投身于两岸新闻行列。如台中时集团发行的《旺报》,从2009年开始广泛与大陆媒体合作,报道大陆。另外,将自身制作的节目通过岛内媒体播出,较少引发受众逆反心理,这是转变传播方式的有益尝试。2008年,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与台湾本地广播电台签约合作,互相使用对方节目,并在2009年达赖访台时,全面播出揭批达赖与“台独”的节目,取得极大反响。与台湾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方式可以多样,如联合采访、相互约稿、联合撰稿、互请嘉宾、互相引述文章、直接使用对方节目等,可将台标、台呼、报头等标志的出现作为签约的重要条件,逐渐积累曝光率,提高知名度。

4.加强议题策划,挤占版面

美国学者M.E.和D.L.肖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中认为,“在编辑和广播员们每天播放新闻时,他们在塑造我们的社会现实中起着主要作用”。可见,加强议题设置有利于实现传播效果。在涉台传播中,虽多数突发事件是不可控的,但仍有不少新闻可“操之在我”,如惠台措施、对台政策、赠台礼品、保护台胞等。以赠台大熊猫为例,首先是铺陈议题,加强参与感。熊猫赴台之前要取名字,取名字的任务如给台湾人民“海选”,必定家喻户晓;接着抛出议题,熊猫来台,万人空巷;继之进入强化议题阶段,相关专家谈不同看法,炒作反对者闹场、拒收熊猫,大陆人提出“不愿赠送”异议、官员发言失误,两岸专家学者探讨、辩论等,这些均为预先设定,定点出现,目的在于成为新议题,为熊猫事件加温;最后是重温议题,零星爆出诸如熊猫想家、熊猫交配、熊猫产子、小熊猫的归属、看护等,不断挖掘其新闻价值。通过系列策划,充分利用突发事件的事前准备、事后处理,延续突发事件的影响力。

总体来说,我们对台媒体在塑造大陆形象、满足台湾民众信息需求、营造两岸和谐局面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涉台突发事件中,它还存在一些诸如不合理的新闻理念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陆媒体必须转变传统的传播策略,构建应急反应机制,加强议题策划,深化媒体合作,贴近民众生活,提高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价值、地位与公信力。

(作者单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厦门市台湾学会)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