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鱼

2013-04-29 15:57:27白荣敏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张翰斗鱼河豚

白荣敏

人类在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即已开始食鱼了。

在海边,随便找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渔民,他都能给你如数家珍地回忆年轻时参加捕捞黄瓜鱼的盛况:“凌晨三四点钟起锚,驶向洋面。由渔民老大视察海埕地形,水纹潮汐时间,窥听鱼群方向。老大窥听鱼群方向通过船上的舵枒,舵枒又叫尾拖,这是观察鱼群所在的关键渔具。尾拖只许用椿木做成,其他硬木都不能用。因为椿木结构松弛容易传递声波。尾拖长4米,上圆,插水下半截是扁的,老大耳靠尾拖顶端听鱼群喊叫声。”鱼群游泳活动和喊叫声传到尾拖,被老大听觉鱼群的集结点,再施以一种名为“敲罟”的捕鱼之法,大小两艘渔船夹攻,向它们布下了天罗地网。

“敲罟”,是一种捕捞的方法替化为一种鱼的名称。每年四五月间,黄瓜鱼们带着体内繁育期的躁动和对新生命的期待,如南太平洋上空的飓风,成群结队,呼啸而来!黄瓜鱼也就是大黄鱼,又叫黄花鱼,“闽东沿海渔民又称其为“咔嗑”或“敲罟”,这种鱼,头上长了石子,如果它们在水里听到黄戟木敲打的“咔嗑”声,鱼头就会发晕,成群结队的大黄鱼就会往渔民围好的大围罾里游。后来,毁灭性的滥捕,直接造成鱼类资源的枯竭。前几年看到一张照片,摄于上世纪70年代,一条大围罾渔船正在捕获大黄瓜鱼,渔网过处,无数金光闪闪的黄瓜鱼被聚集在船的周围,拖在渔船的旁侧,这张名为“一网金鳞”的图片以它摄人心魄的美艳和壮观,获得过摄影大奖。而我却认为,这张图片,无非说明了人类的贪婪和无度。

鱼的美味,甚至使得魏晋时期的张翰放弃功名,那一道菜名曰“脍鱼莼羹”,史上留名。《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世纪新语·识鉴第七》云:“张季鹰(张翰之字)辟齐王东曹椽,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尽管张翰思乡南归或许与逃避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关。但是,他的思乡之情实在是与“乡味”紧密相连的。

人的口腹之欲常常超乎想象,最经典的表现就是“拼死吃河豚”。河豚有剧毒,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我在海边亲见一位老饕食河豚后中毒,待乡镇卫生院告知无力抢救要转治45公里外的县医院时,有经验的渔民便自动放弃治疗,因为凭他们的经验,车子的速度跑不过毒素在体内的发作速度。那些年在海边生活,时时听闻居民吃河豚毙命,但从未见河豚在渔民的餐桌上消失,可见这种毒物的美味是多么诱人。明代学者谢肇淛《五杂组》记载一则吃河豚的故事,听起来可笑:有一个人到吴地做客,吴人招食河豚,临赴宴时妻子表示担心,说万一中毒,怎么办?他说:“主人厚意,不好推却;何况是河豚这样的美味!假如不幸中毒,到时就用大便汤灌我,吐掉就没事了。”可是那天晚上刚好刮风,席间无河豚,而主人仍旧盛情,客人大醉而归,不省人事,妻子大惊,以为丈夫中了河豚毒,“急绞粪汁灌之,良久酒醒,见家人皇皇,问所以,具对,始知误矣”。谢肇淛揶揄道:“古人有一事无成而虚咽一瓯溺者,不类是耶?”

与许多鱼类一样,野生河豚日渐枯竭,如今,养殖的河豚被大量引进酒店的餐桌,成为一道名贵的海鲜,其价格不菲。为了保障食客的生命安全,保证酒店不出事,酒店必须重金聘请专业宰杀河豚的人员,否则,难免有一天毒倒客人。允不允许人工养殖河豚,对政府来说是一个难题:禁,其实禁不住;不禁,安全无保障。人鱼相斗中,我唯一见到人类至今还在发愁的,就是面对有毒的河豚。

说到人鱼相斗,想到“斗魚”。这种鱼我小时候在海边生活,也许没见过,也许见过,但不知道它名叫斗鱼。它叫斗鱼,是因为它好斗,这个缺点被人类识破,《经》云:“大如指,长二三寸,身有花纹,绿红相间,尾鲜红有黄点。善斗,三伏时,取为角胜之戏。昔费无学有《斗鱼赋》。仲夏日长,畜之盆沼,亭午风清,开关会战,颇觉快心。”《五杂组》也说到斗鱼:“吾闽莆中喜斗鱼,其色斓斒喜斗,缠绕终日,尾尽啮断,不解。此鱼吾郡亦有之,俗名‘钱片鱼,蓄之盆中,诸鱼无不为所啮者,故人皆恶之,而莆人乃珍重如许,良可怪也。”在生灵面前,人类之恶暴露无遗,除了斗鱼,还有斗鸭,斗鸡,斗鹌鹑。《诗》曰:“鹑之奔奔。”估计鹌鹑的强健善斗,古人早已洞悉。只要能取乐,什么都能斗,斗到最后,人类已经没有朋友。

我无意把我的记述引向灰暗无光,关于鱼儿的记忆本不该这样的沉重,鱼虾世界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神奇和精彩,我这里想特别介绍一种蚶,叫做飞蚶。在福建福鼎硖门的海滩上,出产一种泥蚶,到了夏季会长出一双翅膀,具有飞跃的本领。原来夏季是泥蚶的产卵期,泥蚶的卵袋长在外壳上,像羽毛拍一样,又像古代状元帽的“帽耳”,卵袋像塑料薄膜一样晶莹剔透。细看,里面有卵子,如果已产卵,袋是空的。当受到外界干扰刺激时,泥蚶的卵袋拍子急速振动,有如蜻蜓扇动的翅膀。每粒成熟飞蚶重达30多克,这翅膀薄如蝉翼,却能把几百倍重于翅膀的蚶身带动进而飞跃起来。夏季中下潮水线一带,海水冲滩,成群泥蚶成抛物线状跳跃起来,如冰雹般纷坠,令人叹为观止。

但我知道,它们精彩的舞蹈,有一天也会在人类的舌尖上进行。

责任编辑:子非

猜你喜欢
张翰斗鱼河豚
有趣的小河豚
调皮的河豚
我的小斗鱼
斗鱼
河豚生气了
好孩子画报(2018年7期)2018-10-11 11:26:01
不玩了
河豚杀手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24
小斗鱼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52
斗鱼
张翰 真性情
凤凰生活(2015年9期)2015-09-07 0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