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3-04-29 00:44:03李婷婷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塞特达斯钱学森

李婷婷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形式多种多样。教学中恰当地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策略一:关注文本特点。实现融入朗读

分角色读。《第一朵杏花》紧紧围绕小男孩和竺可桢的两次对话展开,这平常的一问一答,反映了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和竺可桢的严谨认真。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和标点符号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心情,然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在角色效应的作用下,加深了对人物特点的理解。

表演读。《三个小伙伴》是一篇充满童趣、情境性很强的童话。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野猪、小象、小袋鼠表演朗读,学生立即情绪高涨,朗读绘声绘色,表演活灵活现。表演朗读使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充分的对话,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些小动物的可爱,更重要的是学生表演的过程即为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

配乐读。《九寨沟》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教学中,我选择舒缓并带有雀鸣流水的音乐带同学们人情,同时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等图片带他们入景,通过朗读带他们入境,让这人间仙境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

策略二:关注文本中心,实现感悟朗读

一唱三叹读。《珍珠鸟》最后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学中,伴随着对文本理解的深入,我组织学生反复品读这个中心句,充分感受了小鸟与作者由疏远到亲近的信赖过程。一唱三叹地读,熏陶着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学生的灵魂,建构起学生的人格!

对比读。《特殊的葬礼》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说明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对比朗读第3、第5自然段,这样,昔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和现在的“奄奄一息”形成了強烈的对比,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深思:是什么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学生的心灵在对比朗读中经历了一次荡涤:我们要爱护环境,再也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了!

策略三:关注文本语言,实现重点朗读

以诗的节奏读。《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写人们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直到深夜,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我将语句重组成诗的格式,指导学生以诗的节奏朗读。诗的节奏让以学生更好地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轻吟浅唱中细细地触摸语言的脉搏,体悟人们的快乐。

前后照应读。《猴子种果树》记叙猴子跟乌鸦、喜鹊、杜鹃之间发生的故事的情节基本相似,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复述课文,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前后照应起来重点朗读,让他们发现在重点准备一个故事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即可,做到事半功倍。

突出关键词语读。《钱学森》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钱学森的语言,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对“最得意”“最得力”“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进行理解,使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却时刻不忘祖国,并且立志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拳拳爱国心。

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独特作用,同一种形式的朗读因使用的情境不同会达成不同的目标。教师只有基于文本的特点,基于学生的实际,做到目标明确、灵活运用,朗读才能在语文素养教学中发出更强音。

作者简介:江苏省海安县明道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塞特达斯钱学森
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美23岁小伙1分钟击鼓1208次
迟到20年的道歉
钱学森
辨析“李普塞特命题”——国外经济发展与民主关系的理论之争
出版名家巴尼·罗塞特
现代出版(2014年3期)2014-02-21 05: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