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
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教师应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学习方法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交流是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课堂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现在的教学模式依然陈旧、刚性、保守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教师应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激发潜在“地理”兴趣
理想的课堂应是一个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发展过程。在所有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积极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发展的所有方面的“向导”和强大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非智力因素,结合社会发展的众多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教学中,应使课本知识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相结合,使地理更具学科活力,学生更能燃烧热情。今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地理学科已成为土地的合理布局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工业和农业生产,政府决策重要依据。例如,在交通方面,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已经建成,它必须结合一定的地理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这些“非智力”的教学方式,学生潜在的“地理”的兴趣就被激发了。
二、培养多元“地理”阅读
阅读教学,对于学习任何科目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学科也不例外。教师应向学生澄清这一点,强调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好习惯,在提高自身素质,拔高成绩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让学生重视阅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应根据课本知识,选择阅读方法是灵活的、适合需要的,这样学生学习知识就变得容易多了,并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时刻总结经验,使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赢得主体地位,赢得主动权,这样有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习成绩的进步。
1.透视阅读
这种阅读方法是类似于语言学习中阅读文本的方法。阅读视角主要适用于某些章节比较长,知识不多,层次比较清晰的地理课本中的某些部分。对于简单的知识,通过透视阅读的角度,既可以让学生节省时间,又避免了老师讲的太多,使学生枯燥无味而导致“身心疲惫”。
2.摘要阅读
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章节或段落,是学生很难掌握和耗时的部分,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掌握,建议学生使用此摘要阅读。提炼课本中的大纲或主要的知识点,以减少学习目标的难度。
3.图文阅读
文本阅读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要求,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事实上,地图是地理的集中。因此,只有理解记忆地图,才能以此获得关于地理的重要信息和重要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图形转换,真正使用地图说明地理问题。
4.习题阅读
所谓的习题阅读法,就是通过阅读练习,回顾课本中的知识点。此种阅读法适用于知识密集、重点、难度相对集中章节或段落。
三、创设多样“地理”情境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中心,帮助学生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问题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了使创设问题情境,真正成为促进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有效部分,我们必须建立有效的情境。有效的地理情境必须具有以下特点:情况应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对现实生活和学生直接相关;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利于学生通过探究情境或问题的思维方法,掌握迁移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情况或问题;一方面,以适应发展水平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情境或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性、判断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答案,甚至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或问题要有一定的社会性,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或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会造成新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同时创建情境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应该很容易理解,是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知识。
四、唤醒学习“地理”意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塑造学生的的独立人格。根据这一思想,“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唤醒学生学习“地理”意识的重要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合作探究式讨论。因为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知识的一些差异。因此,为了提醒学生注意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了一个研究组。实践证明,让学生从“集团”中洽谈合作,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团队精神,更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至少提供一组相关的文本的地理问题。此种模式不仅纠正过去的教师一言堂现象,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与其周围的地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讨论、争论辩论,同时教师给予及时的建议、指导。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了培养,地理意识也被唤醒了。
恰当、适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中的诸多因素之一,是一个灵活的操作过程。是教学生命的延续,是依赖于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智慧,是教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重要举措。因此,我们的地理教学只有真正改革,才能在教学模式有所创新,才能真正正本清源,务求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