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家庭题材中国人物画的艺术表现状态

2013-04-29 09:32蒋小溪
艺术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贴近生活技法

蒋小溪

摘要:当代家庭题材绘画是指当代中国画以反映家庭状态中的人物画作品。当今家庭题材人物画创作多为生活场景,以多角度、多方位来抒发自己对生活、对亲人的感受,创作出具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有力度而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家庭题材;贴近生活;技法

自“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思潮的涌入,大量艺术家到海外留学,带来了西方古典的写实美术,把中国传统的中国画和写实美术相互融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当时传统型的中国画与这种艺术思潮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从这种碰撞中,近现代关于家庭题材的中国画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并在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和创作内容上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1贴近生活的视角

近代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特定时期艺术品都带有特定时期的烙印,有着鲜明而强烈的时代性。因此,绘画题材和生活角度也具有时代性。

20世纪初期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年代,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画方面,人物画的画家受到了人民大众的普遍喜爱。如蒋兆和、周思聪等。蒋兆和的水墨人物画有很多是较小生活题材,他凭借着对水墨语言的悟性和刻画人物传神造型的功底,创作出来一幅幅撼动人心的经典杰作。

《卖子图》是母与子的悲剧,画面中选取了母亲准备把自己的儿子卖掉,孩子还没被带走的一个诀别的场景。由于生活的迫使,母亲为了更小的孩子不得不忍痛卖掉自己的长子,而孩子委屈的臉和一种舍不得离开妈妈的表情使人顿时心生怜悯。反映了一个民不聊生的悲惨时代。还有《流浪的小子》、《流民图》等一系列作品都是关于家庭题材的绘画,画家关注人的生存权利。通过儿童被生命的摧残、人类最珍爱母子情的毁灭,间接地表达了他对幸福生活与真善美的向往。在周思聪的《遗孤》中,由于家庭中的成员被迫害,死者家属及后代成了孤儿寡母。画中孤儿有的被老人带着,有的抱着无助的母亲。《王道乐士》画面中的孤儿被迫到外面乞讨,有的甚至卖自己的孩子求的生存,这是当时的背景环境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她的人物画所包容的是对人类的深刻同情心。在这个时期的家庭人物画作品中,对各种不同阶层人物有了一个透彻的研究,甚至是在她刻画之下最苦涩的人物外貌里展示的仍是最真挚的人类温情。

新中国人民都来热情地讴歌新社会,家就像是一个国家的缩影。当代人生活中的欢乐、幸福、苦楚、散漫,这些都能在家庭中体味显现出来。因此很多画家都是以家庭题材来刻画,特别是倾注于《母与子》的场面。纪京宁是位京城的写意人物女画家,她的《母与子》作品充满了母性的包容与慈爱,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沉静的情感倾向。画家想通过这些画面里的女人来表达她对母亲的爱或是自己作为一位母亲的感受,从她的作品中能清晰的感受到女性本能的意识,给人带来和谐与温暖。

王彦萍的作品《母与子系列》《仲夏系列》显示出了充满母性的情怀对生命的爱,洋溢着热烈的希望与渴求,这种母性情感也是女性画家所特有的。每个系列的作品人物和环境都十分和谐,超空间的组合处理和人物造型、和谐的色彩使得她的作品具有独特梦幻性。墨与色之间交织辉映,传达独特的生命感受,对自己生活充满着浓浓的爱。

周思聪的作品《母子图》用写意的笔墨强调母亲停下手边的活,正抱着熟睡的孩子,孩子睡得特别的安逸、舒服。母亲可能心里一切都想着孩子,形态安静而温柔。《母与子》表现的是位年轻的母亲背着在襁褓的婴儿,也许是母亲给他带来的安全感使得睡在背上特别的香甜。画面由三块面组成,并与母亲的穿着、棕黑色的肤色形成对比而突出母亲的形态。

宋忠元几幅《母与子》的作品风格都具有典型的江南特点,清淡素雅、造型婉约、人物神态典雅。画中人物都是年轻母亲背着幼儿组成一个整体,突出表现了傣家人身处花草世界,以花送儿富有美好意味的情景。

王国能的《山寨母子》作品取材于广西南丹的白裤瑶地区,通过母子亲情这一生活侧面,反映白裤瑶民族吃苦耐劳、生生不息的乐观生活态度。画面背景以秋后收获的玉米作烘托来强调特殊的山野情味。主体是三位瑶族妇女,每位妇女都怀抱子女,表现出母子相依为命、时代延续的古老生活规律。

陈光健的《慈母手中线》也是表现的母女之情,画中描绘一个天真、调皮可爱的孩子撅起小屁股让妈妈给她缝开裂了的裤裆。妈妈以充满爱和幸福的心情含笑引线,母亲的嘴角、眼角以及隽秀的面庞透出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她的画都抓住生活感人的每一瞬间,用看上去最不起眼的场景来描绘最生动的生活细节,这也是对生活的自信和生命的热爱。画风严谨而不呆滞、活泼而不俗气,优美而富有节奏。

通过以上的绘画创作,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画家们对生活都有着无限的自信和热爱,关注现实、关注时代,基本都是以母子情这个生活为角度,这不仅是歌颂母子情的一首美丽的抒情诗,也是赞美家庭幸福生活的一支动人的歌。

2多样化的技法

中国画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都脱离不了传统的绘画,而工笔画顺应时代审美要求,带来了新鲜的观念与技法。技法运用上丰富多变,在人物的描绘中对不同材质的物象有不同的表现。当今社会因为服装和发饰各种各样,所以画家们通过在表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物中,利用勾线结合丝毛法的画法体现各种人物的精神气质。比如头发的一丝丝发线勾勒得十分细致而逼真,染出来头发有明暗变化,显得飘逸有光泽。当代人的服饰面料和款式也是丰富多样的,有针织、尼龙、牛仔、亚麻等。花纹与图案琳琅满目,画家们运用皴擦、撞水、打磨等多种技法的混合来表现服装不同的质感。

工笔画带有很强的制作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无疑具有肌理效果。肌理是视觉艺术必不可少的辅助性的技法手段。一些画家有的把背景做成丰富的肌理效果,有的是整个画面做肌理然后再画物象,目的都是想烘托出一种气氛,使画面产生特有的色调,富有意味和想象空间。

当代中国画的材料和技法表现越来越丰富,画家们对自己的审美意识也不断地加以创新。因此就有了诸如:拓印法、贴布法、毛刷喷绘法、积色法、拼贴法等等。还有的从写意画的材料技法上再进行创新,有吸收沉淀法、洗涤剂冲画法、固形冲墨法、橡胶水法、洗衣粉泡沫落墨法、麦乳精喷洒法等。很多技法都是画家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总结研究出来的,有时也是很偶然的结果。只有运用材料大胆尝试就能使画面产生出独一无二、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

毛水仙在《屋脊经幡》《母子》的作品中,通过正面、多面多层皴擦、渲染、撞色等多种技法的混合使得画面浑然一体。罗寒蕾在《别迟到》的作品中运用喷、洗刷、黑白肌理等技法来表现,通过各种肌理技法突出各层次,并加强了空间的深度。桑建国在《少妇》的作品中为了表现冬天的雪花,运用了撒盐的制作方法来表现。漫天飞舞的白色雪花与橱窗的大雪花形成了对比,烘托了画面的美感和冬天的氛围。

通过以上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受西方现实主义影响,借鉴了很多新技法的运用,使画面产生了丰富的肌理效果,并细腻地刻画出物体的各种质感,使艺术作品大胆表现,但这也不是艺术的创作目的。我们应该从自然生活中去感悟,不能过分追求画面的制作和形式,而忽略了绘画的本质。这就需要一个“度”,如果脱离了“画”这个中心点会显得画面过于“匠气”,也降低了作品的美感反而适得其反。

任何艺术创作都是人类情感的表现,用艺术创作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使创作有层出不穷的灵感。贴近生活都是有感而发,这样能使艺术充满生命的活力而长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新知三联书店,2000.

[2] 刘曦林.蒋兆和论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贴近生活技法
诗语的构成技法
王旭东山水画技法(十二)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幸福的人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