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平
摘 要:新一轮课改中贯彻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建议,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兴趣;科学素养;寓知于乐;以趣激学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主要是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三个领域的复合活动。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就缺少一种内在动力,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下面笔者就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谈一管之见。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从情感入手,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化学教学中,用自己热爱化学、热爱事业、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感染学生。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严之以爱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行;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进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导之以学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学会抓住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晓之以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化学技能;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上的决心、信心、恒心,战胜困难和挫折,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和快乐。
二、精心创设化学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曾经说过,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人类的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一系列的实验,点拨学生的思索,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励状态,对众多化学实验的好奇,除了对化学的好奇,可以把学生的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促使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加强联系实际、体现科学体系、设计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层面STS教学思想。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知识是什么,知识到哪里去。让学生做蜡烛燃烧的实验,通过观察蜡烛燃烧的色、态,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发光、发热等现象及变化后的色、态。厨房中的小苏打发馒头、检验纯净水的真假、醋除水瓶水垢实验都将学生带入情景交融、乐趣无穷的化学世界中,从而激发起学生高度的学习热情。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们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时,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会觉醒起来。如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展课外及家庭小实验(铁钉生锈、二氧化碳的鉴定等),以创设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巧用化学知识的情景,激励学生对化学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三、强化情知教学,创设一种以情带知、知情统一、富有启式的化学问题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只有学习那些似懂非懂的内容时,学生才最感兴趣,并迫切希望掌握它。如在学习铁内容时,可提出问题:你知道钢铁锈蚀的危害有多大吗?钢铁为什么会生锈?其化学原理是什么?你能减少它的锈蚀吗?寥寥几语,迅速将学生带入化学问题的情景中。这样一种想要知道奥妙的愿望变得不可遏制,使教学过程成为渴求知识、积极思索、不断进取的意向活动。设计问题情境有多种方式,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提出问题,这样可尽量将一些枯燥的内容变为惹人探求,寓难点于设疑之中,寓解题于趣味之中,以情感支撑毅力,激化认识。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当然,不是盲目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而是使学生的思想认识符合教学要求。
四、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那些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良好素材,善于联系客观实际,用强烈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有用,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的欲望。如,自然界中美丽的钟乳石、石笋的形成过程;令人愉快的鲜花,水果的香味;坚硬异常的金刚石;形形色色的塑料;鲜艳夺目的染料;节日时五彩缤纷的焰火;威力十足的灭火器的原理,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学科情感和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会得到增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层次和梯度的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应充分注意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不断给予鼓励,激化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在组织教学检测或考试时实行一考二卷,单独为后进生出一份较基础的试题,后进生也能从考试中知道已有所收获和提高,并从中感受到探求知识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小论文竞赛、化学智力竞赛、实验操作竞赛等,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
通过采取以上一些措施和做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课改的有利时机,征得全体教师的支持,学生的化学兴趣进一步增强,科学素养进一步提高,也为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级中学)
?誗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