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贞
摘 要:浙江宁波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因为质疑“园丁说”,而被网上热传。老师,到底应该是修剪枝丫的园丁?还是带领孩子领略一路风景的导游?教与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做一个陪着幼儿看风景的老师,在儿歌教学中,引导幼儿在依言会意,据意识言,以言表意的过程中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以说读等言语实践形式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启迪幼儿去捕捉语言的丰富内涵。做一个陪“蜗牛”散步的导游。
关键词:园丁;导游;主动;游戏;情境
一、导游—了解幼儿需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指出,幼儿的学习就是幼儿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是幼儿主动地探索周围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世界的过程。通常一提到学习,往往仅仅与读书、听课、做作业等学业活动联系起来,把学习仅限于学业学习,这种看法属于狭义的学习观,但是,以此来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的话,则是不适宜的。已有许多实例表明,如果成人把幼儿的学习仅仅局限于反复的练习、认字、写字、做数学题的话,将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特征、所持的经验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我深深地感叹,这位小学生的“导游”说真的挺合适:他们带我们去参观一个地方,或许会我看见树,你看见鸟,他看见水,每个人所发现、拍摄到的景色都不一样。老师教我们的内容是一样的,有的幼儿记住了他喜欢的,这个对自己有帮助,另外一些幼儿呢?感觉那个适合自己,同样的知识,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才。幼儿的家庭教育、性格、情感的不同,也就需要我们因材施教。
二、导游—创新教学
1.教学准备
拿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儿歌教学为例,在课前准备时,老师是导游,多引导幼儿感知儿歌的背景、文化、习俗、交流(交谈),记得在新加坡上学的女儿暑期作业不多,但要完成的内容也让我不解,如“看张国荣演唱会,说说你对他的评价你对世界金融危机怎么看?”为了这些题目,女儿上电脑查资料,到书店看书,忙得不亦乐乎,我当时很沮丧,和女儿一起的中国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在上补习班,这算什么作业?可是你会慢慢发现,孩子是快乐的,思维是活跃的,和你探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已无法应对。老师就是孩子学习中的导游。学习他人的长处,多引导幼儿去找一找儿歌内容的背景、文化、习俗,多问几个为什么,再进行教学时,幼儿会容易理解和朗诵儿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以会读为目的
儿歌教学中,会读是基础,精思是核心,巧语是关键,活用是归宿。引导幼儿质疑,把握起点,纠正当前幼儿的呆读、傻读、有口无心的儿歌学习现状。引导幼儿在依言会意,据意识言,以言表意的过程中,提高其掌握儿歌的能力。在集体活动时,老师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引导幼儿思悟相融,在思悟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儿歌的能力。引导幼儿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场,以说、读等言语实践形式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启迪幼儿去捕捉语言的丰富内涵。这样,走进幼儿视野的就不是一个个孤立静止的语言符号,而是一组组鲜活的可视可感的画面,于是,儿歌的意义就在幼儿的心中创生了,幼儿的言语智慧得到了提升。教学需要拓展,而不是就书论书,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木之本,无源之水。
做一个教育园地中的导游,重内容,重本质,重过程,使过程与结果相融,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品质,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境界。
三、导游—老师
无论园丁、花草,永远在院子里,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天地,有与时代脱离,与周围隔离之嫌,这些花草的命运都已经安排好了,牡丹不会变成玫瑰,百合不会变成月季,虽然会有嫁接,自己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发芽,吸取营养罢了。它们只需要接受,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把老师从园丁转化为导游,是有一定道理的。从孩子的视角看,导游的角色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平时,我们说得最多的是“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园丁辛勤耕耘,修枝施肥,花朵才会开得更艳。意思是,老师是规范学生行为的,起到帮助和扶持的作用,孩子要按照大人的意图才能发展得更好。而导游,顾名思义是起引导作用,导游只要稍作引导和指点,游客游什么?怎么游?有何收获?那就是自己的事了。这种方式非常符合孩子要求平等、自由的天性,也符合教育的本质——引导。在大家眼中,导游可以带领大家看最美的风景,在此过程中导游需要园丁般的执著和耐心,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关注全体。所以,我希望老师像导游,带领幼儿去游览各种美好的风景,而不是只像园丁,修剪掉不听话的枝丫,让孩子成长为只会听话的植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南灵幼儿园)
编辑 董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