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
摘 要: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08年末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对农民工就业造成影响,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从农民工技能水平、职业中介机构服务水平等诸多就业影响因素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就业难题解决的创新性建议。并在这些措施基础上,提出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政策。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农民工就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完善途径
一、农民工就业发展现状研究
何谓农民工,目前学界和政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流动人口”论。另一种是中国特殊的有着“农业户口”的“非农居民(但不享受非农人口权利与待遇)论”。农民工现象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随着时间推移,第二代八零后和第三代九零后农民工将逐渐成为打工者的主体。和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已经相对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一种全然不同的梦想。正因为这样,新一代农民工已经不再把土地当作自己的退路,也不再把打工看作种地之外贴补家用的一项额外收入,他们开始规划自己的打工生涯,并希望能融入城市,走出“农民工”这个身份模糊的地带。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确实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加高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相反,无论是农民工输出省份还是输入省份,都应该建立更高层次的沟通和协作,建立统筹规划的制度框架,逐步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无法改变公共资源、社会保障缺乏的大环境。因而更渴望能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但因为学历偏低,技能缺乏,往往难以如愿。
现如今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就业困境集中表现为“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工荒”和“就业难”并不矛盾,他们是某些就业深层次问题的集中体现。换句话说,他们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新诉求”与客观现实不能满足其诉求的矛盾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文献发现,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个视角。
1.政策制度视角制度排斥。城乡分割制度使新生代农民工沦为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边缘人”。2.职业价值观视角职业期望高。现实却难以满足,最终导致职业选择上“高不成低不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其就业选择和行为。3.就业机会视角就业途径受限。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存在断裂,就业歧视严重。4.就业能力提升视角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教育培训缺失,就业能力相对较低,结构性失业突出。5.就业质量视角就业满意度较低。就业质量不高。6.职业流动视角职业水平流动强。垂直流动弱,职业稳定性较低,表现为“用脚投票”。
二、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民工的就业信息不对称。由于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的市场中介还没有建立起来,农民工主要是从亲朋好友、熟人关系那里获得就业信息,信息来源有限,有些甚至是误导。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是以熟人群体为基础的,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就业中介体系,这种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的就业渠道,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随之不断地更换工作,在不同工作间、单位间、行业间、城市间频繁流动。由此带来的是:农民工在单位内的身份是临时工,没有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工龄也不被累计,难以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习惯于短期行为而不断“跳槽”,心理上没有归属感,使农民工难以建立一个较长的人生预期,形成不了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走出不了城市中的底层环境。2.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和工种受到限制。一些城市对农民工进行总量控制,职业、工种限制、先城后乡控制等。有的城市规定用工单位招用外劳力,必须先公开招聘本市的劳动力,招聘不足,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方可招用外劳力。有的城市将行业工种分为可使用、控制 使用、禁止使用外来劳力三类进行管理。由于就业歧视的存在,农民工群体应有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成为城市的边缘人。3.农民工就业技能障碍突出。除了外力限制,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缺乏技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的农民工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农民工职业技能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工单位不重视工人培训之外,与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
三、影响农民工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1.区域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整体看,越是区域经济活力比较强,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方,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就越强。众所周知,在此次危机中,由于对外开放程度高,沿海比内地受冲击程度严重,在订单减少、推迟或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企业开工不足或部分企业倒闭,带来了企业减员或岗位消失问题,使得在这些地区从业的农民工不得不提前返乡。2.农民工自身文化技能水平。就目前情况看对高中以上学历,中级以上技工的农民工需求比重在增加。这与正在推进的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技能要求提升有关,也与劳动力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有直接关联。3.政府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水平。由于长期以来,政府及社会中介人才机构中介服务,诸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供需见面会等,多聚焦于本地本市居民,或者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以,大量高中以下学历的外籍农民工群体,其就业指导问题一直被忽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在户籍制度上给予更灵活的处理,并出台对社会中介机构或人事代理企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激励措施。
四、完善我国农民工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1.强化就业服务,让农民工就业有门路。很多农民工节前返乡时间提前,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另一方面,可以在本地大力开发岗位,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这既促进了家乡的基本建设,又保证了农民工的更好的就业。2.开展大规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使他们有更多就业的机会。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一是建立农民工创业服务机构。依托劳动就业部门,成立返乡创业者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咨询等便捷服务,帮助他们办理相关证(执)照。二是要主充分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市场前景较好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家政服务业和餐饮旅游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农民离开土地向城镇集聚;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积极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4.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形势稳定。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制定实施困难企业稳定岗位计划,并建立了面向企业的普遍走访和重点联系制度。
参考文献:
[1]涂丽萍,夏中雷.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探讨[J].价格月刊.2005年(12).
[2]刘丽娟.关于农民工就业权益缺失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
[3]周智.农民工现象的政治学思考.江汉论坛.[J].2006年(8).
[4]何爱国.“农民工”急需双向转型.中国社会导刊.[J].2006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