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舞龙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研究

2013-04-29 00:44张晓林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9期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2

摘要:巴蜀舞龙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黄龙溪火龙灯舞、泸县雨坛彩龙和铜梁舞龙三大巴蜀舞龙文化特色进行梳理,并对其保护与传承路径进行剖析,提出将舞龙运动教材化,将传承人作为资深教师,创编舞龙教材,开发舞龙文化特色体育资源,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

关键词:巴蜀文化 舞龙运动 教育传承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信奉和图腾象征,自古以来都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舞龙运动也是民间开展较为活跃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地域文化各具差异性与特色性,每一个地区的舞龙运动风格各异,文化特色不尽一致,巴蜀舞龙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色。其中,作为巴蜀舞龙标志的黄龙溪火龙灯舞、泸县的雨坛彩龙和铜梁舞龙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有必要对这一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巴蜀舞龙文化进行深入梳理,引入学校教育传承路径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探讨,以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加速巴蜀舞龙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一、巴蜀舞龙实施学校教育传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历史久远,底蕴深厚,富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质

巴蜀大地,民间龙文化十分活跃,舞龙运动的兴盛与广为流传与巴蜀大地风景宜人,山水神灵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重庆为代表的巴文化和四川盆地为代表的蜀文化构成了巴蜀文化,在地理位置上,巴主要涵盖了重庆、川东以及鄂西地区,蜀主要涵盖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区,如今巴蜀的核心地带主要由四川和重庆构成。在文化构成上,“巴蜀文化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1]。”巴蜀大地上极具浓郁文化特色的民间舞龙也呈现出鲜明的巴蜀文化特色,如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铜梁舞龙、泸县雨坛彩龙、大足鲤鱼舞龙、安岳舞龙、叙永舞龙、古蔺舞龙等,充分显现出巴蜀民俗体育的历史始源长远,文化地理特征神奇、神妙与神灵,多民族多文化融通性的特质。

(二)典型的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了巴蜀文化的时代内涵

作为川渝两地非常典型的民间舞龙代表,黄龙溪火龙灯舞、泸县雨坛彩龙和铜梁舞龙成为巴蜀民间体育重要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其中,黄龙溪火龙灯舞于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泸县雨坛彩龙与铜梁舞龙于2006年5月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巴蜀舞龙除了具有巴蜀地域文化特色之外,还带有民间民俗体育的质朴,亲近自然,兼具民间传统扎龙技艺、表演风格和舞龙竞技动作,凸显出基层百姓农耕文化,祈愿美好幸福生活的民俗特点。

(三)传统的技艺加现代改良赋予了其特殊的教育本色,促成了教材化

作为巴蜀舞龙典型代表之一的黄龙溪火龙灯舞发源于东汉,兴盛于南宋时期,其名主要基于民间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火”以及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而来。火龙灯舞融龙、舞、火于一体,神奇壮观,惊险刺激,其配以民间传统鼓、锣、钹加以现代打击乐的伴奏,更是让整个现场异彩纷呈。泸县雨坛彩龙盛行于泸县、荣县、隆昌三县交界的雨坛乡,是民间设坛耍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吉祥象征。其表演中不仅在龙的外形上注重龙头彩绘精美,形象雄壮,而且要求舞龙者与龙之间互相交融,“动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精彩中活灵活现出一个“活”字。纵观巴蜀舞龙的特点不难看出,虽在地域上略有差异,但是龙的制作工艺与表演套路,以及配乐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共同之处,整条龙长度在15米至30米之间,以木条、草料、布条、丝绸等原料编扎而成,在历史的演变中经过现代喷绘工艺的点缀,使得龙体外在更加炫目与靓丽,但编扎工艺的绝活是具有非常历史文化意蕴的活教材。

(四)独特的健身强体质与育心传文化的双效教育功能强化了学校发展道路

巴蜀舞龙文化作为华夏龙文化的重要分支,是我国优秀民间传统体育的重要内容,其舞动过程中以龙为载体,在长达20多米的龙体运行中,十多人围绕在一人的步伐里,动作幅度之大,团队配合的整体度与一致性都极具健身功效,充分体现出团队协作配合能力,将整个表演队伍通过龙的运行有机地衔接起来。表演队伍除了传统男子的矫健身形与健硕身块之外,如今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发展起来了女子舞龙队伍,将极具民间舞蹈特色的秧歌、戏曲、音乐融合其中,使得舞龙运动更具有亲民性与吸引力。这就更加强化了舞龙运动的健身效果与育心功能,将巴蜀民俗体育文化不断继承与发展,这就巴蜀舞龙走上学校体育教育传承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实施体育教育传承是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与丰富阳关体育活动的重要举措

通过田野调查后发现,目前川渝两地舞龙运动主要盛行于传统的重要节日里,如春节、元宵节、祭祀、庙宇活动等。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挖掘、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和全面启动。在三个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巴蜀舞龙基地中均以开展了舞龙进校园活动,大力将传统舞龙文化植入学校体育教育中,不断创新学校传承形式与内容,创新校本教材与教学资源,充分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爱家园、爱文化,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的行列之中,这不仅响应了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做好地方课程的要求,而且还是丰富校园阳光体育,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二、学校教育传承巴蜀舞龙对策

(一)遵循民间传统体育发展规律,深入挖掘巴蜀舞龙运动的文化教育价值内涵

作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巴蜀舞龙富有明显的巴蜀文化特征,其编扎技术精湛、舞蹈动作活、搭配音乐原生态、喷绘色彩生动等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在中华舞龙中也占有重要席位,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在大力倡导文化软实力建设进程中,积极行到起来将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类,将其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整理与提炼,深度挖掘其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有效将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与创新,充分将其特殊的文化特征与教育意义进行有效整合,最后整理出巴蜀舞龙文化教育价值内涵,这将为巴蜀舞龙走进校园,走上教育传承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边写舞龙教材,实施舞龙教材化提供丰富的营养。

(二)建立与健全校地教育传承联动发展机制,构筑巴蜀舞龙教育传承的可持续化路径

在已有的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学校总是单方面行事进行教育传承发展,然而,巴蜀舞龙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充分的氧份,也经历了数不尽的风风雨雨,最后被人们作为习俗保留与延续下来,这充分展现出其伟大的生命力与浓厚的群众基础。作为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巴蜀舞龙,学校在将其引入实施教育传承与保护发展中不能以一己之力肩负重任,对与这样一种得到国家重视,地方重点保护的民间文化项目,更是要搭建起学校、地方政府与基层百姓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建立起舞龙运动的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凝练出学校发展舞龙运动基本原则、形式与内容体系、以及考核指标等。舞龙是发源于民间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生活内容,将其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就必须将其进行教育改造,让其充分展示出教育价值与功能。校地联动发展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有效搭建起学校教育传承舞龙运动的畅通条件,而且有助于挖掘舞龙文化特征与教育价值的全面性、深度性,为加速舞龙运动进校园,走上教育化发展之路提供保障条件。

(三)因地制宜开发舞龙运动校本教材,构建学校舞龙运动发展评价体制

舞龙运动进入校园最大的受限因素就是缺乏教材,因而,一部分学校采用以传承人为指导,学校教师参与的校本教材开发,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教材科学性不强、实用性不足、考试测评指标不够等。在中小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之下,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为进一步做好地方学校教材的开发,更好地将舞龙运动引入学校,发挥其教育功能,应该借助课程专家的科学指导,传承人的丰富阅历,社会文化学家的多方力量,搭建起专家、传承人、政府官员、教师、学生等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实施课程研发,注重课程的因地制宜和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又要充分体现舞龙运动的文化教育特色。在学校教育传承过程中还要积极构建学校舞龙运动发展评价机制,建立起学生学习舞龙运动的考评指标体系,尽快全面落实舞龙运动进课堂,真正实现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之一,纳入学校发展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三、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巴蜀舞龙运动这一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今在文化大发展的浪潮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在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中,深入挖掘民间传统文化特色项目,科学有效合理开发校本教材是对文化特色项目保护与传承测重要措施,也是打造和建立学校文化特色品牌的重要一环。巴蜀舞龙文化作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学校教育传承道路上还刚刚起步,相信只要做好科学规划,建立有效的教育传承机制,巴蜀校园舞龙运动一定将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宝文,孔红霞,席海龙.巴蜀体育文化的特质解析与审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35-39.

[2] 李湘远,段丽梅.西南地区舞龙文化特征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34(2):25-28.

[3] 李万斌,董立.川东地区民间舞龙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3:26-32.

[4] 张晓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化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3:34-37.

[5] 应磊,李传国.四川省舞龙舞狮民间体育运动及其发展研究[J].天府新论.2012.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