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国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将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并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新课程充分体现了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教学理论,毫无疑问,这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高效推进语文教学,践行新课程的目标,这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审视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高中教师在领悟新课改的精神下,必须切实进行教学实践,促进高中教育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59
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调,课堂气氛枯燥,学习方法古板—导致语文教学走入了瓶颈,社会,老师以及学生都开始质疑语文的教学,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只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只会培养出“死读出的书呆子”,于是,针对语文教学的困境,国家开始推进新课改,以此推进语文教学的长足健康发展。而在新课改中,语文教师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课改成功实行的关键。故此,要想推进新课改的成功实行,必须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转变等众多因素下手有效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是基础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依据当下教学条件、环境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等众多因素而制定的课程标准,是符合当下教育的行为准则。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之初首先要保证教育者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能够胜任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在现实中,有部分老教师依然沿袭自己多年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不愿意或是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更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知识的更新等方面已然落后,拒绝进修和改善,这样只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使得改革成效甚微,所以,要想切实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必须建设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确保语文教学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基础。学校必须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并且经常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考核,以此督促教师的终身学习,为教学活动带去新鲜的活力,摒弃“一份教案教到底”的教学恶习。只有这样,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才会有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引领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为学生将来进行自主探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是重中之重
在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都能保证的前提下要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此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往的教学在课本的选择上千篇一律并且是沿袭多年,但是,新课改实行以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教材的选择,将知识进行整合和计划,有选择、有重点的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知识点,而不再是全盘吸收,毫无重点的学习。并且,语文老师应该学会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知识的接受效率,避免将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知识上和简单知识的重复上,将课堂内容变得丰富起来。其实,课堂组织形式不是最重要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课堂上,语文教师不应该再沿袭多年的上课风格,比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不能再采取读课文,划分段落,理解重点句子,归纳主旨等教学老路子,而应该将课堂活动丰富化,善于结合课文和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将文本学习设置为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并且在活动中学生主体得以体现,能力得到锻炼,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为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了解作者的生平状况,之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分析作者作品选入课本的意义所在,最后,共同探讨这部作品的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课堂上,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有文采,要风趣,不可使自身的课堂用语将课堂气氛搞得死气沉沉,要多与同学进行思想和重点语句理解的沟通,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怎样正确的去阅读文章,从哪些方面去分析文章,将枯燥的理论深入到具体的篇章分析中去,只有这样,同学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才会在以后的练习中懂得如何去做题,做到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才会有所提高,才会将其化成终生受用的一种能力。当然,这里涉及语文文言文,散文,小说,说明文等众多文体的学习,都需要依靠教师整体的能力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与理解。
三、教学活动的综合和实践是关键
综合和实践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两大主要途径。语文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习惯上有改进,知识上有收获,能力上有提高,方法上有形成,情感上有陶冶,思想上有启迪。我们说,通过课堂的45分钟学习是完全无法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不能实现其人文素质与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提高,要想实现知识上的收获,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语文学习的具体知识点,走入到大语文中去。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作文课或是阅读课,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世界名著,一方面能够将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进去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名著中典型人物的形象,折射的社会背景,以及作品的伟大之处,让学生在伟大作品中感受伟大人物的独具魅力的性格,以此来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实现情感的陶冶,同时,让他们独自体会出文学的魅力,在文学魅力的感染下慢慢步入大语文的行列中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等到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一定程度后,老师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文学的实践,将自己的文采展现出来。编排小品,写小说,写散文,将文字当做一种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有进入创作,进入写作,语文的学习才成为具有成效的一种教学活动,因为结果实效才是教学的根本。
高中语文所给与人的陶冶是学生步入大学接受更高文化教育的基础,更是同学进一步提高文化修养的基础,所以,高中语文在众多的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它则在人才素质的培养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鉴于此,我认为,要想切实推进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就必须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准和综合素质,建立起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知识的综合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较高的文学修养,将其培养成拥有“大语文”意识的人,以此为其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