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明
小学品德课程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断遇到各种困惑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如,在学习《怎样到达目的地》一课时,在指导教学“我是小小导游员,交通工具我推荐”时,我问:生活中我们出行又该怎样选择交通工具呢?让我们来做小导游帮帮一位小朋友吧,有位小朋友名叫张天明,他家就在南京,他们家人决定“五一”期间到辽宁省大连市去旅游。请你为张天明一家推荐从南京到大连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供他们参考。
教师同时出具地图以及相关资料:
在这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地图和参考资料为学生多元选择交通工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撑,便于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发挥主体作用
建立高效课堂,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前准备活动,在教学教程中让学生参与自主评价。小学生有了一定认知基础,能对事物做初步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多一点发言机会,多一些活动机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多加肯定鼓励,对他们不足之处多加热情帮助,无疑会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情感
情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行为动机的实践,在品德教学中,明理是基础,导行是关键。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道德要求,提高道德认识,增强道德信念的过程中,必须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使学生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知道怎样按道德规范去行动,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情境导行,可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如,教《平安回家》时,指导学生观看有关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的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结尾展示:交通事故就像猛虎一样,每天都在吃人伤人。据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全国交通事故平均每50秒发生一起,平均每2分47秒就会有人丧生于车祸)。这里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刺激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以触目惊心的数字拨动学生的心弦。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获得走向他人心灵的通道,经验他人的经验,体验他人的体验,提高移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德认识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再由道德行为的实践养成道德习惯。
四、尊重独特体验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思想品德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教师要热情鼓励并积极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教学活动开启学生求知明理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究图文中蕴含的道理,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受道德思维发展的乐趣。教师在品德教学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个人见解。但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品德课的独特体验可通过小品表演或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采用“角色换位,引发共鸣”,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在采用角色表演法时,要注意在课前进行小品表演的排练,准备好必要的小道具、小布景和音乐伴奏等,寓品德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以艺术的感染力增强这门课的教育性。在没有条件进行小品表演时,也可在课堂上分配角色,进行朗诵、对话和动作演出。如,我在教三年级上册的《心中的110》一课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对文中的情境进行排演,我扮演骗子、人贩子等。总之,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我不把自己当成冷漠的旁观者,教案的实施者、始终牢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者,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真情体验中获得感情升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东海县洪庄中心小学)
编辑 代跃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