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长懋 李松竹 王琳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合格的一切农副产品。开发有机食品产业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有利于提供食品竞争力,可提高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有机食品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有机农产品基地的大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土壤质量标准。有机红小豆为短日照作物,中熟和晚熟品种对光照长短应很敏感。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适宜PH值为6.3—7.3。有机红小豆栽培技术模式如下:
一、合理轮作倒茬
红小豆属于豆科作物,易感染大豆孢囊线虫病,我省大部分区域都属于孢囊线虫病(火龙秧子)重发区,忌重迎茬,必须与非豆科作物实行三年以上轮作。可与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麦.谷子)等轮作,也可与非豆科作物的蔬菜,瓜类及经济作物轮作倒茬。
二、整地与施肥
红小豆是双子叶作物,真叶拱土能力弱,要求精细整地。有伏耕,秋耕和春耕三种方式。伏耕主要是春麦、亚麻及早熟蔬菜等作物收获后,于八月初耕翻完毕,秋整地应在结冻前翻完或旋完,春耕应在化冻土层刚够犁深,可于返浆期顶浆耕翻或旋耕,做到翻耕与深松相结合,在深耕犁下安装松土铲,上层翻20厘米,下层深松10-15厘米,耕层深度30-35厘米,打破犁底层,达到耕层表面细碎平整,上松下实,松紧适宜。翻耕后要耙、耢、压相结合,蓄水保墒,达到播种状态。
不论是伏秋整地还是春整地,施肥要在整地前施入耕地中,一般施腐熟优质农家肥,农家肥每亩2-3立方米,禁止施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
三、品种选择
要选择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籽粒表面光滑、色泽鲜艳的优良新品种,可根据地区不同积温带选择玫瑰红、珍珠粒、宝清红、南京红、天津红、吉林红、大红袍等。种子质量要求要达到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二级以上。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四、精选种子
采用人工、机械进行风选、筛选,去除病虫粒,杂质,草籽,秕粒,保留完整粒,使待播的红小豆种子大小均匀一致,为苗齐苗壮奠定基础。
五、播种
(一)播期确定
适时播种有利于全苗、壮苗、多花多荚,适期成熟和提高产量及品质,播种过早不利于全苗,易徒长、倒伏、杂草多,播种过晚易染病害 ,且营养生长期短,花荚减少,百粒重降低。一般在耕层低温稳定在10-14℃, 土壤含水量达到20%播种为宜。第一积温带5月10日-15日,第二积温带5月15日-5月20日,第三积温带5月20-6月1日。
(二)播种方法
当土壤耕层地温稳定在10-14℃开始播种,机械精量点播利用702单体播种机,先在垄上开沟再下籽,覆土后镇压,一次完成播种作业。此法要在土壤含水量20%以上时采用。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肥水条件而定。一般12.5-15.5万株/hm2。一般每公顷播种量30-37.5kg
六、田间管理
(一)间苗定苗:
间苗定苗是控制红小豆群体株数,促进壮苗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通过间苗使红小豆幼苗分布均匀,节间变短,分枝增加。一般在幼苗出齐,两片真叶展开时间苗,第一复叶期定苗,最迟不超过第二复叶期,结合间苗,拔掉病株和弱苗,留大苗和壮苗。
(二)中耕除草:
中耕消灭田间杂草,疏松土壤,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固氮能力,一般进行两铲三趟。出苗后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产趟,花荚期第二次中耕(第二次铲趟),开花前结合除草起垄培土,后期拔一次大草。严禁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全部采用机械或人工除草。
(三) 病虫害防治
红小豆发生病害时可以使用物理方法防治;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作物病害;允许使用抑制真菌病害的软植物制剂、醋;限制使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以及其它含硫或铜的物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防治病害;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菌剂。发生虫害时可以使用性诱剂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黄板等)防治虫害;可以通过保护和释放天敌来防治虫害;允许有限制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等生物杀虫剂;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防治虫害;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
(四)灌水
红小豆在苗期和开花结荚期,如果田间持水量小于20%需要灌水,前期虽然对水分要求不多,但缺少影響营养生长,导致营养体小,光合产物少。花荚期是红小豆对水分要求最敏感和最对多时期,此期缺水会严重影响小豆产量。
七、收获
有机红小豆成熟期不一致,往往基部荚果已呈黑色,而上部的荚果还未青色,或尚在灌浆。收获适期应掌握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2/3的荚果变黄时,及时收获,过晚易裂荚。收割后在田间晾晒2—3天,拉回后立即脱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长时间存放发生霉粒,影响色泽和质量,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