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省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视角

2013-04-29 00:44房俊峰谢姝琳
中国集体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河北省

房俊峰 谢姝琳

摘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结构性增长为切入点,探讨省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特点、分析框架,并具体分析了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性增长与互动发展问题。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河北省

20世纪中叶以来,服务业迅速崛起,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并且角度的多样化与共识并存。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这一概念最早由Greenfield(1966)提出,并由Browning和Singelmann(1975) 展开并逐步深化。由于服务业内部诸行业之间的异质性,国外学者对服务业发展问题的认识角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制造业革新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与供给等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无不具有启发意义。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同样吸引着诸多研究力量。现有公开发表的文献多侧重于整体总量研究,虽涉及结构问题,但尚不够深入。本文以结构性增长为切入点,探讨省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性增长与互动发展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结构性特点

(一)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源于产业效率与交易效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功能之一在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发展能力反映了经济在环境变化时的调节能力。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还处于待开发状态,产业效率与交易效率的提升是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的两大源泉。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多层次性

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是稳定性结构和可变性结构的统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受多重因素制约,如体制因素、市场完善程度、专业人才储备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涉及到制造业的服务剥离、服务业的结构优化等多层次问题。把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触发点,充分释放体制改革的增长效应,核心在于提升创新能力。

(三)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需要坚持产业时空观

任何经济现象的发生都以一定的时空因素为条件。经济的开放性和区域特性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省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必须考量的两个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性,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而发展梯度显著。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加快发展需要寻求“结构性机会”

生产性服务业涉及面广,不可能齐头并进,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所侧重,因此要选取突破口和优先支持发展的行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寻找突破点,寻求结构性机会;包括特色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发展、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的分析

本文以国际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以系统论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性增长为切入点,围绕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建议三个层面展开研究,突出中观产业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条件是否具备直接决定着发展成效。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包括企业、产业、区域、城乡四个层面,要义在于功能提升,核心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高对策的时效性与创新性。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结构性增长为切入点,探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性增长与互动发展问题,对产业效率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促进结构性增长。在政策实践中,寻求结构性机会,实现结构转换;以结构导向,促进增长模式转变;统筹兼顾,增强成长能力;促进产业组织创新、产业政策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构建。结构性增长分析路线如图1所示。

结构性增长机理的深入分析是明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的理论基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内在机理,加快发展不仅是速度与效益的问题,更是提升产业功能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与各产业间呈现出多层次、多界面的联系,需要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框架下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同时表现出空间的差异性,尤其是表现出向现代大都市与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需要在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演变过程中深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特征,需要围绕区域创新系统、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展开研究。加快发展需要从多层面进行理解:在企业层面,从制造企业服务化与服务企业制造化角度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互动的微观机理;在产业的中观层面,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互动的内在过程、作用机理与表现形式;在区域层面,探析城市体系中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定位;在城乡层面,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三、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增长的思考

全国“十二五”规划、河北省“十二五”规划分别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但从统计数据看,2011年河北省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4.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由此,以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性增长和互动发展为切入点,突出“加快发展”的主题,意义重大。

(一)提升产业成长能力,突出结构性导向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是历史性积累的结果,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并使之与现代生产体系协调发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的互动融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比照发达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判断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阶段性并提出整体发展策略;对物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典型的生产性服务行业进行重点研究,从行业层面反映当前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概貌。从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层面、价值链条分工层面、产业互动共生层面、区域创新系统层面,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二)立足产业发展,突破结构性制约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大都市区集中的显著趋势,而位于京津冀都市圈的河北省城市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因此需要在时间、空间等多维视角下,推进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省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有效整合技术、知识、智力、制度等多种要素,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推进特色生产性服务业的突破发展;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推进省会经济与沿海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的整体发展。

(三)培育微观基础、优化政策环境,寻求结构性机会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寻找突破点,寻求结构性机会。当前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较低,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够大。为此,加快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应加强行业规制,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市场化;提高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拓展外商投资与服务贸易两个重要领域;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性规划,提出符合省情的地区性发展战略;创新公共管理,推进机构改革,要逐步适应服务经济转型的需要;建立服务产业与管理创新的社科研究基地,加大对相关领域基础性与共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 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J].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2]季铸.中国结构性增长的经济分析[J].财贸经济,2003(05).

[3]李江帆.国家中心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J].城市观察,2009(02).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性增长研究(HB12YJ074)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房俊峰,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谢姝琳,燕山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性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扩大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借鉴国内外经验促进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