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敦运
那天,几位师生在群里讨论期中考试的得失,甲说:“下面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啊。”
刚上Q的乙,没有看聊天记录,猛敲出几个字,紧踩着甲的后脚跟就蹦了进去,突然见到甲的这般文字,本来没有考好的他,此时早已忘记了Q聊中有个“短频快”现象,顿时火冒三丈,“我才上几个字,你为神马说我是胡言乱语?”
文字相撞,立刻迸出了火花;火花迅速蔓延,开始焚烧两人的理智……群里一时间狼烟滚滚,所有的正常交流一下子就中断了,无奈,班主任只好祭起“屏蔽讲话”的法宝。然而,即使如此,“班群”也遭遇了一次伤害,好痛。
● 特味语境
交流是有语境的,甲说的“下面”,其实并非针对乙,乙只是带着情绪,保留了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本位语境上Q,所以才那么快就认定早已存在的甲用语境对他有效。
误会,一个不该出现的误会,但是,就是这个误会,却提出了一个新问题:Q群教研的语境,有什么不同于常规模式的特色?
何谓语境?就是言语环境,一般指上下文、时空、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影响语境的因素很多,语言学家说,凡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能影响语境。
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语境”时,就指出语境分两类,一是“语言性语境”,另一是“非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表达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均构成言辞的语境,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而非语言性语境则指:交流过程中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既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也包括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还包括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口气)等。
人们大都习惯即时语境(当时发生当时运用的语境),如面对面交流时伴生的语境;也能够熟练运用延时语境(早就发生,过后才被读者解读后运用的语境),如在阅读文本或著作后与作者的书面对话。我们发现,即时语境是与交流同生同灭的,而延时语境则在交流的双方之间放置了一个不定时空。这一时空越长,前者营造的语境越不容易被后者解读,所以两者的交流常常不畅,甚至错会本意,造成曲解和误解。
今天的Q语交流,是人类交流史上的新事物,既不同于即时对话,又有别于延时交流,因此,它形成的语境,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味。
首先,是它表现出来的“准”味。它几乎就是一种“准即时交流”,交流双方虽然互不认识,甚至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只要推开一方QQ窗,利用图片,借助键盘输入文字,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思想交锋、智慧碰撞。这种“准即时性”,速度几乎不亚于彼此的面对面。之所以说它“准”,就是因为快,只不过没有交流人面对面的近在咫尺而已。也就因为这个“没有”,所以双方就不能很好利用对方的地点、场合、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稍有不慎,对同一主题的理解,就可能产生误差。
其次,还是它的“准”味,Q语交流同样也是一种“准延时交流”。倘若甲乙双方不是同时出现在Q屏中,而只使用了QQ留言,毫无疑问,这与阅读他人的文本或著作,本质上并无二致。即使在QQ的群聊中,延时性交流也是存在的。由于Q屏窗口的限制,所有文字、图片、视频不可能总堆积在同一窗口,必然随着时间延伸而不断漂流。这样,后来者参与同一话题讨论时,由于看不见已经漂流走了的语境因素(很多是由于后来者不愿意打开前面的资源积累而不知道历史语境),常常错会他人本意,产生主题跳跃,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我们还发现,有的人常会打开多个Q屏,同时与许多Q友对话,当他与其中一人的对话是即时交流时,与其他人就是延时交流了(这种情形,很多班主任就经常遇到)。而且,这种“多向对话”还十分容易引起Q屏混淆,一旦有外因干扰,很容易张冠李戴,误解频生。
Q语交流,广泛依赖文字输入,打字的速度与质量,也是影响交流质量的关键之一。为什么网络语言中出现“神马都是浮云”的怪诞?就因为主体本想输入“什么”两字,结果由于拼音输入法的原因,竟然跳出了“神马”,好在都能看懂,将错就错,倒山寨了一个浅幽默。但如果两者没有这种近似,会不会引起麻烦?
由此可见,在QQ交流中利用视频是准确把握语境的一种好办法。而在没有视频时,翻看QQ中的历史记录,尤其要把每段话仔细剖析,弄清不同语句的针对客体(在群聊中,常会几个语境交织在一起。Q友发言,常常一段话分为几个小段,而各小段针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语境),重现聊天的语境,并植入自己的情感,是保证和谐交流的关键。
● 保持语言的温柔
教师参与学生的群聊,这已经不新鲜了,班主任与同侪、与家长、与学生、与路人聊教育,更是班级在线的常态。在线班级也希望以此虚拟一个和谐的教育小环境,对现实中的班级教育力进行补偿。
然而我们也发现,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案例分析,Q屏中显示的语境,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交流的质量,保证师生的智慧安全。
首先,火药味太浓不利于并喻。Q议是摒弃了人与人之间年龄差异的一种平等交流,这里既方便年少者向长者求教,也适宜年长者向后生学习,而且过路人无需知道对方的身份,就可以只针对议题发表意见。显然,这种自我纯化了的议论,有助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尤其是留守子女的家长与教师的远程互动。但是,几年的实践也让我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互动时少用问号,减少反诘,是营造和谐语境的重要手段。所谓反诘,就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既有反问的意思,又有追问、责问的意味。加强的语气常常“霸气侧漏”,特别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在我收集的21起QQ口角案例中,竟然有13起是由于诘问导致的,比例高达62%。所以,我建议在群中的教师,最好不要以教育专家自居。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家长也好,网民也好,他们对你的尊重,更多是源于信息占有劣势。而我们放平姿态,更利于彼此之间的交往,更有利于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与辐射。
现在任何一个Q群,几乎都难以保证语境单一,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变数,常常引发Q友的愤世嫉俗;有的Q友进来就是瞎侃的。面对这种局面,你禁止他人入内、立即将他踢出、屏蔽他的讲话……这样做的结果是不是最佳选择呢?我以为不是,所以,建立必要的群管理制度,时不时提醒Q众,是一个好方法。
再者,用彼此的激励保证彼此的智慧安全,也很重要。记得那还是在600多年前,经过土木堡惨败的明王朝,连最高统帅明英宗都做了俘虏,社稷将倾,一场北京保卫战在即。可是,面对远在通州的粮草要运回北京的难题,从皇帝(景帝)到将军都一筹莫展,而偏偏“救时宰相”于谦就能想到,他命令到北京靖难的军队必须绕道通州,顺便背负给养。这一“想到”与“一筹莫展”的心智过程相同吗?“一筹莫展”有没有思维的过程,有啊。不然怎么会有“筹”与“展”之说?显然,一筹莫展不是皮亚杰所说的适应。于谦的“想到”就不一样了,他不仅看到了军队,看到了军队需要给养,而且还看到了这些行军的人具有强大的即时运输能力,具有对给养的本能爱护。这就是一种对时境的高度适应。所以,于谦的“想到”是智慧,也可能是最早的运筹学吧?可惜我人言太轻,不然就把他定位运筹学的开山鼻祖,发给他一枚斗大的勋章,或者给他一笔可观的诺贝尔奖金。
在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中,有没有从“皇帝”到“将军”的组织与队伍?有没有一筹莫展的“将军”和像“于谦”一样的慧者?
肯定有。
因为新课程改革同样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同样有不同层级的指挥者与千千万万的具体征战人。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一筹莫展”,还是需要“于式”、“张式”抑或“李式”的智慧?
这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也就是这个结论,将我们推出了游戏规则世人尽知的红海,一头扎进风云变幻却气象万千的蓝海。
只有相互激励,才能保护他人的智慧安全。智慧需要安全,这又是一个崭新的理念。
它的新,首先是因为它发现了智慧与其生存、培养、发展的客观环境之间有某种特定的联系。因为,“安全”这一概念一直以来都只与硬性的物质相关联,而几乎不与软性的文化发生关系的。今天两个独立的概念这样一链接,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智慧存在、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且还隐约感到了智慧生存、培养、发展的潜在威胁。而这些威胁,不正是影响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吗?不正是我们蓝海泛舟时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吗?
影响智慧安全的因素来自哪里呢?
窃以为,一则内,另一则外。
“内”是什么?主体安全,也即产生智慧的种子安全。
“外”是什么?环境和谐,也即智慧迸发和存在的环境安全。
当然,这是我蛰伏在井底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