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撰写的文章中,我曾多次呼吁,我们需要新的教育学来支持新的教与学。这其实是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的召唤。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当新技术与新的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的时候,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收益才会来临。对于我们将移动终端引入教学而言,我们需要新的教育学来支持基于移动终端的教与学。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论中,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颇具影响。自1956年提出以来,已成为教育领域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评估实践和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依据。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信息化教育的目标分类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移动终端日渐流行,无线网络日益普及,在国内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积极推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或称电子书包。
本文简要介绍五种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数字化改造的理论体系,他们分别是: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的分类学、Michael Fisher的金字塔分类学、Kelly Tenkely的数字化孔雀、Kathy Schrock的分类学以及阿兰和他的Padagogy轮。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的分类学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博主,Globally Connected Learning就是她的主阵地。她曾担任世界语教师、技术协调员以及21世纪学习指导专家,现居住在巴西。她的学士学位是西班牙语,辅修学位是国际研究,硕士学位是侧重教学技术学的教育学。
Silvia Rosenthal Tolisano所提出的分类学主要是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层级(如图1),提出了相对的APP。这对于电子书包以及平板电脑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Michael Fisher的金字塔分类学
Michael Fisher曾任教师,现在是全职作家、教育咨询师、教学督导。他与所在地方的学校和社区一起,帮助学校提升课程质量,整合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他擅长基于研究的教学策略整合,精通教学设计,拥有生物学学士学位和英语教育硕士学位。Michael Fisher经营着一个网站,名叫The Digigogy Collaborative(www.digigogy.com)。这个网站致力于在一个很强的教育学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提升教师职业实践,发展学生兴趣,从而培养21世纪的素养。
Michael Fisher所说的这些素养包括信息素养,一系列新近技术技能,协作、对话、批判性思维以及全球联系等。
Michael Fisher的分类学形似金字塔(如图2),分六级,从下到上分别选取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相对应的APP。这些APP对于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Kelly Tenkely的数字化孔雀
Kelly Tenkely有过13年的教学经历,先后担任过二年级全科教师、小学五年级以下各级信息技术教师/技术专家,也担任过培训、指导和促进教师成长的技术整合专家。最近一些年,Kelly Tenkely离开了教学一线,成为自由职业者,主要开展技术培训、社会性媒介咨询、专业发展、课程设计、技术整合咨询等工作。
2011年Kelly Tenkely与Matthew Anderson合作,开办了自己的学校Anastasis Academy。她认为,教育需要重新设计,而这个学校就是他们自己实现梦想的摇篮。
Kelly Tenkely所提出的分类学形似孔雀开屏。其中,在图3中她列举了教育目标分类中的动词,在图4中相应地对应了APP,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这些APP来实现教学活动。
Kathy Schrock的分类学
在Kathy Schrock的目标分类学中,与前述几位一样,她也采纳了教育目标六层级的思想(如图5),她分别用R代表识记、U代表理解、Ap代表应用,An代表分析、E代表评价、C代表创造。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Kathy的分类学中,Google相关的APP占了较大的篇幅。
阿兰和他的Padagogy轮
2012年7月,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学习与专业发展支持中心(CLPD)的学习设计师阿兰·凯灵顿(Alan Carrington),在应邀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讲学的时候,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学,即Padagogy。而这个Padagogy就是Pedagogy for iPads,可以翻译为基于iPads的教育学,也就是我以前说的iPadagogy。
阿兰的基于iPads的教育学可以说是移动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之一,他用一个轮状图展示了自己的理论,也就是阿兰的Padagogy 轮(如图6)。Padagogy轮共四圈,从里向外分别是:目标、描述动词、活动、iPad Apps。在中心圈,阿兰把教育目标归结为:识记理解(Remeber 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s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共5个。其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与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正版不同的是,阿兰将识记和理解结合在一起。第二圈是描述动词,分别用来描述和阐释教育目标的。第三圈是活动,这里介绍了大量的数字化学习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第四圈,也就是最外圈是iPad Apps。在这个Padagogy轮的最外圈,共介绍了62个iPad Apps。
结束语
对照这五种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思想进行数字化改造之后所形成的基于iPad的理论,不难发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比如,所有的分类学基本上都是以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正版为基础。五种分类学思想采用的表征方式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相差不大。所选APP明显带有研究者自己的偏好和使用习惯。所有分类学似乎只是罗列了基于iPad的教育目标,但是对于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业务流程并未作充分的阐释和说明。相信这将是未来研究和理论发展专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