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国俊
摘要: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对此需要政府方面、市场方面、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拓宽融资渠道,以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的“坚冰”。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融资难问题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经营境况愈发不容乐观,外部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出口减少、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加快等因素使中小企业盈利空间大幅缩减,直接造成企业内源融资减少;中小企业外源融资渠道单一,由于缺少符合银行条件的抵押物,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远低于大企业的贷款比例,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严重不匹配。
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2.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2.1.1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缺陷。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不明晰、盲目追求扩张、管理经验和资金积累不足等内在缺陷,在面临市场经济波动时,抵御风险能力很差,贷款风险偏高。
2.1.2 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中小企业大多是“家族式”经营,没有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第三方监督,报表数据反映信息不准确,而银行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征信平台构建不完善,难以得到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
2.1.3 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低且手续繁琐。银行一般仅接受土地、房地产和机器设备的抵押,中小企业规模都相对较小,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抵押手续繁琐、费率高、效率低。
2.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2.2.1 银行体系方面:①在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多变的趋势下,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客户的风险空前加大,风险与回报的对比,使得银行更喜欢将有限的信贷规模投向国有大型企业。②各家银行普遍实行了“贷款责任追究”,信贷损失会造成信贷员的个人责任,造成信贷员普遍偏于保守,存在惜贷、恐贷心理。③银行现在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授权环节相对复杂,成本时间相对较大,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④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低导致银行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作为补偿。⑤缺乏真正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借贷市场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2.2 金融市场方面:①资本市场发展落后。证券市场对企业资本规模、盈利状况、股东人数等的高要求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债券融资受发行规模要求、企业资格要求限制,中小企业很难达到标准。导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只能依赖银行贷款单一方式。②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未建立。信用担保公司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投资渠道不畅,都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③货币市场不成熟,票据贴现、承兑等货币市场工具进行短期融资困难。通过非正规市场进行票据交易,加大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和成本。
2.2.3 政策支持方面:①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法律,各省市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仍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另外没有一个专门独立的系统机构从事中小企业这一群体的管理,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②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的税负达40%左右,超过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3.1 企业方面 首先,应推动中小企业制度多元化和社会化。其次,中小企业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明晰产权关系,实行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财务管理规范透明,提高信息可信度。注重与银行建立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建立信息互换机制,提高资信等级,增强融资能力。与社会各界多沟通和联系,争取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树立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3.2 银行方面
3.2.1 转变观念,开辟中小企业融资市场。银行应转变服务理念,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信贷人员拓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组织创新,设置专门团队从事中小企业业务。
3.2.2 产品机制创新,提升中小企业信贷质效。银行应进行机制创新,对中小企业改造审批模式,单列贷款信贷计划,实现信贷工厂流水化作业,提高审贷效率。创新授信调查手段,通过企业“三品”、“三表”、“三评价”等信息,判断企业的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有效解决银行和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创新担保方式,针对中小企业担保品不足的情况,提供应收賬款质押、专利质押、商标权质押、版权质押、存货融资、流动资金循环贷款、自建厂房按揭贷、机器设备按揭贷款、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企业联保、商铺经营权质押、股权和仓单质押等多种灵活方式。
3.2.3 合理设置利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银行应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及生产经营状况,设置浮动贷款利率,并降低抵押评估,登记等交易费用。
3.3 政府方面
3.3.1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并深化金融改革。应该尽快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中小企业获得国家各方面的支持。成立全国性的专司中小企业管理的机构,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草拟信贷、税收、财政、产业等政策,维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并协调政府部门间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政策的实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切入点,改革审批体制,打破行政垄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制度的同时,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建设,引导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发展,以降低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门槛。监管部门应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如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允许发行小微企业贷款集合金融债券等,激励银行转变发展理念。设立重点产业基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源进入中小企业服务领域。引导民间借贷机构走向阳光化,组建民营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将民间借贷机构纳入监管体系。
3.3.2 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有效担保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在规范现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同时,由政府注资和牵头,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设定与协作银行贷款风险分担比例,专门为缺乏抵押物,但信用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大力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区银行”,立足社区和基层,有效填补现有金融体系难以覆盖的领域。
3.3.3 推进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建设及建立中小企业辅导体系。以《征信管理条例》为基础,构建符合当前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机制,为社会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信用状况提供权威有效的数据源。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和参与产业配套,加快构建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行企业联合担保和互相担保;鼓励企业联合创新,以行业协会牵头打造自己的担保公司、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提供保障。搭建银企交流合作平台,通过银企对接会、金融超市,建立金融服务公司等形式,加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信贷对接。
3.3.4 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并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要建立梯度税收优惠体系,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12年提高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2013年8月1日起,月销售额不超2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体现了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但政策的力度不够大,受益面不够广,应该进一步提高标准,扩大范围。
2013年7月19日,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0.7倍的管制。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取消,存款利率没有变化,话语权较小的中小企业不一定会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短期内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有限。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参考文献:
[1]管敏.金融产品创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方法[J].经济论坛,2013(6):82-84.
[2]褚漪哲.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5):101-102.
[3]李俊英.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引导与利用研究[J].经济论坛,2013(6):79-81.
[4]巴曙松.金改突破口[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13):21-22.
[5]周民源.臺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要做法及借鉴[J].银行家,2013(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