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追求外在刺激到追求内心修炼

2013-04-29 01:56崔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言行好事反省

崔安

当下,开设“道德银行”的班级越来越多,但我始终坚持,教育应该顺其自然,不要用具體的分值来衡量。因为我知道,使用“道德币”这样的形式进行德育工作有利有弊,而弊终究是大过利的。

也曾进行过类似“道德银行”的实践,孩子表现好时就会获得加分。但我发现,自从实施加分的政策后,孩子们做什么事都是冲着“分”来的。比如大扫除,有孩子就会大声嚷嚷:“老师,有没有什么奖励?”意思是问,大扫除过后会不会给表现好的孩子加分。而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纠结不已——答应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加分,明显趋于功利化,导致他们一切朝“分”看;不给他们加分,又会使他们失去劳动的积极性,劳动效果也会差得多。

想了又想,最终我认为是“加分”制度出了问题——将孩子的道德水平量化了。一旦量化,孩子追求“加分”,而非追求道德的自觉也是无可厚非的。

追求“加分”而非追求道德的自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追求“加分”,对道德的追求就会转化成对外在激励的追求,也就容易养成“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品性,哪怕那件好事对自己而言只是举手之劳,如果没有相应的报酬,也不会伸出援助之手的。这在众多的新闻事件中是有所反映的。更可怕的是,当缺乏外在的激励时,孩子可能便会没有去帮助他人的意识,一旦进入社会,在事先得不到认可的情况下,又会有多少孩子有伸出援助之手的意识?

终究,道德是不能靠外在刺激而长存的。因为,在社会中不可能每个人的所有善行都会被人发觉、被人认可、被人累积“加分”。因而,追求以量化的形式来衡量孩子的道德,只能有一个短期效应,而想让孩子真正提升道德水平,必须得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于是,我借鉴了苏明进的德育方式,让孩子们写“每日善行日记”。这种“善行日记”可以有三种:一是感恩类的,写写身边的人为自己做了什么好事,用感恩的心情将这件事记录下来;一是善行类的,写写自己每天帮别人做了什么好事,赞美一下自己;一是反省类的,反省自己有哪些需要改正的地方,并提出改正方式。篇幅不需要很长,写清楚就行。

自从实施了这种德育方式后,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变化,因为他们更能够感受到他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也更能注重自己的言行可以为他人带来什么,适时改正自己不当的言行。

这样,我的德育不用量化,但更深入了孩子的内心。更关键的是,这种德育形式是“润物细无声”的,从而能够将孩子的视线引向自己内心的修炼,而非是外界的刺激。

□ 栏目编辑 江泓

猜你喜欢
言行好事反省
壹月记事簿
成绩稳定
常反省自己
考前焦虑?该反省一下
反省与克制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做“好事”
“央视春晚停办一年”未尝不是好事
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