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发展奠基的“育才教育”

2013-04-29 01:56刘继忠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育才育人学校

刘继忠

品牌阐释:北京育才学校的“育才教育”

北京育才学校以“为国育才、育天下英才”为己任,努力创造良好的育才环境,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构建了12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育人模式,实现快乐育才的小学、习惯育才的初中、理想与信念育才的高中。12年一贯制基础教育,为人才的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育才教育”的核心内涵是其培养目标: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育才教育”的核心原则是激励为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挖掘潜能。在“育才教育”的滋养下,育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育才教师科学幸福工作。育才师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多彩的生活,努力成就明天的辉煌。

“育才教育”诞生于“马背上的摇篮”

北京育才学校1937年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延安,是党中央创办的最早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延安时期经过多次合并,最主要的名字是延安保育院附属小学部,简称“延安保小”。保小贯彻“为争取抗战胜利,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培养有民族觉悟、民主思想,有现代生活知识技能,能担负抗战建国任务的战士和建设者”的培养目标。毛泽东同志为保育院题词:“好好的保育儿童”“为教育中华民族新后代而努力”;朱德总司令题词:“耐心地培育小孩子”;徐特立同志题词:“保证儿童身心平均发展”。

1947年3月,保小随党中央开始辗转2000里直至进入北京,史称“马背上的摇篮”。到达晋察冀解放区后,华北局决定,延安保小和原晋冀鲁豫的邯郸行知学校小学部、晋察冀边区的光明小学合并为“华北育才小学”。1948年7月1日,华北育才小学在河北省井陉县孙庄正式成立,到北京后改名为北京育才小学,后增设中学部,改名北京育才学校。

从“养教合一”的保育儿童到为国育才,育才师生在艰苦的生活中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育才学生全面发展,矢志报国,学有优长,成千上万名优秀的育才毕业生走向了国家发展建设的各个重要岗位。

“育才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践行者

北京育才学校从一开始就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定贯彻者:理论联系实际,养教结合,教学做合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接班人,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坚定的政治觉悟和综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一直传承到今天。

“育才教育”的核心追求表述为“忧天下、启心智、扬优长”。心憂天下,即责任感、理想信念、遵纪守法、诚信、刻苦、友爱、助人为乐;启迪心智,即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学有优长,即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和发展兴趣特长,扬学生个性优长,以所长带动全面发展。

“育才教育”着眼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即重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更重视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在当代社会,教育既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途径与手段,又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方式。同时,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十分关键。

“育才教育”把“忧天下”作为教育追求的首位,既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忧天下”,贯穿着爱国理想到报国追求,锤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为。从小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有作为,敢担当,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体现在社会价值上。

“育才教育”重视启迪心智,既重视智力因素发展,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鼓励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尤其关注综合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育才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既有统一的基础要求,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多元发展,努力挖掘学生发展潜能,培养全面发展、学有优长的学生。育才学校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有以李铁映、黄孟复、伍绍祖、蔡赴朝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干部50多位;有以杨为民、酆炳林、郭冬生等为代表的知名科学家;有以施光南、郑小提、蒋祖慧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有以吴浮山、王治郅等为代表的体育明星。育才毕业生在各个岗位都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育才教育”形成了12年一贯制的育人模式

几十年的“育才教育”实践,形成了12年一贯制的基础教育育人模式。这种模式尊重人的天性,尊重教育自身规律,尊重教育的社会性需求,逐步构建快乐育才的小学、习惯育才的初中、理想与信念育才的高中,三阶段一体化螺旋上升的特色育人模式。

小学快乐育人。毛主席当年为保小学生题词“又学习、又玩耍”。“育才教育”要求小学阶段尊重儿童天性,保护学生好奇心和学习的本能。教育不能扼杀儿童的无限潜能,要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平台。

初中习惯育人。“育才教育”要求初中阶段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拖累一世。我们培育学生智力发展,更关注非智力因素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人际能力。

高中理想信念育人。“育才教育”要求高中学段建立学生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高中阶段学生开始理性思考,追求精神价值,是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发展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更要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我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成为自己的主人,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

“育才教育”形成了现代特色课程体系

“育才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始终把关注课程、关注课堂、关注教师、关注环境作为学校整体育人的资源保障。经过几十年的锤炼与锻造,探索与追求,学校逐步构建了“育才教育”的特色课程体系。

学校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两大类。基础性课程包含国家必修必学课程,以及学校规定必修的课程和德育课程。发展性课程包括实践体验课程、校本选修课程和小课题研究,是学校根据每个学生进一步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而为学生量身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涉及领域广、门类多,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任意选择,为学生的优长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教会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见表一)

以校本课程为例,我们形成了12年整体校本课程系列。根据北京育才学校12年学制特点,部分校本课程统一设计,相互衔接,难度要求螺旋上升。(见表二)

“育才教育”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系列课程。学校以“激发兴趣,普及为主,学有优长,兼顾专业人才培养”为工作原则,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办学校特色,形成育才的品牌与影响力。目前,学校形成了一团(金鹏科技团);两帆(金帆管乐团、金帆书画院(计划申办));三项(翱翔基地项目、雏鹰基地项目、中科院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四化(十二年教育系列化、校园数字化、学生学习管理自主化、学生心理支持与生涯规划);五队(棒球、垒球、篮球、手球、桥牌);六特色(科技、艺术、体育、国际教育、德育、校本课程)等品牌项目,为学生优长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今天的“育才教育”从历史中走来,高举着红色育才的旗帜,在继承与创新中坚守着教育的本真追求,形成了“育才教育”特色育人模式。明天,“育才教育”将在坚守与创新中走出更加精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之路。

猜你喜欢
育才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王育才
学校推介
育才中学
育才中学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兵书育才古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