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中学生心理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的方法,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感悟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素质;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25-1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变苦学、厌学、死学为乐学、好学、会学,以愉快向上的心境积极主动地去习得语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可以从备课、讲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几个方面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一、注重平时了解,结合学生的心理动态备课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上和观念上都很不成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也是很薄弱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外语学习缺乏信心,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在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上“教什么”的同时,还应当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兴趣爱好以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就是掌握他们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心理障碍,从而采取相应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例如,在当今社会中,多数学生在家里享受过多的溺爱,思想上有很大的依赖性,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缺乏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又如有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没有获得预知的效果,觉得无论怎么学习英语也没有明显的进步,从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再如,有些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思想上总是处于自卑和厌学的状态。教师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调整自己心理状态的过程,知道怎样才能去激励和推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师生间进行了一次心理沟通,缩小了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而师生关系越融洽,就越有利于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知识教学与心理教育,迎合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承受。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们真正从内心感受到学习外语的乐趣。
二、整合教学目标,挖掘心理教育知识因素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感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备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新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不能只考虑教师应该怎么做,而要以学生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需要怎么做才能掌握为中心来设计,同时兼顾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挖掘各种能力培养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等,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辅导活动。把好这一关,就等于为“以课堂教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可行的基础。英语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
例如,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在课《Miss Evens》中的爱心、课《The Man Upstairs》的邻里之情等,除了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体悟,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树立不断进取的精神,获得求知的动力,熏陶完美的人格。
三、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品格
1.创设心理环境与情境,消除厌学、逆反心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爱心去贴近学生,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以特有的亲和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引导他们,拉近彼此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尽快地使学生进入外语学习的角色,把学生对外语学习的“陌生感”变为“好感”。在教学中,教师用优美纯正的声调,生动形象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进行口语表达和朗读对话、课文等,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使学生欣赏到英语的魅力所在,从而诱导学生产生“说”的欲望,消除厌学心理。其次,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的欲望强烈,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片、动画和实物,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看”的兴趣,消除逆反心理。
2.渗透情感教育,矫正自卑、恐惧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善于理解学生,理智地分析学生所做的一切,“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语言是表达人的情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后来居上者,表扬认真的同学,称赞有进步的同学,用信心去激励学生。不失时机地使用Welldone! Great! Perfect! Good! You are clever! You did a good job!等使人奋进的词语和句子。同时,教师还可以用翘拇指、击手掌、摸头、拍肩等亲昵的形体语言,让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是他们的“大朋友”、“最佳搭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对教师有了好感,就能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其次,要用耐心去帮扶学生。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要耐心地进行引导、启发和帮助,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教师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得成功。学生对自己的意识行为有了肯定态度,就能满腔热情地面对现实。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就应该“顺其自然”。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灵活运用。在进行英语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