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琴
摘要:本文分析了留守学生身上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并据此,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留守学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19-1
留守学生由于短期或长期脱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教育,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温暖、亲情关爱,这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的确令我们的教育者忧心忡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在试图解决这个难题。那么,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开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政策
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这也导致进城务工人员不愿将子女迁至打工地读书。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向全社会开放教育资源,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以随时随地流动,参加当地的中考、高考。这是解除留守儿童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当然,这里涉及到复杂的教育公平、经费等问题,还需假以时日,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我们期待国家尽快出台政策,彻底解除进城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外出务工的农民打工教子两不误。
二、政府与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构建社会监护体系
政府与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各种不合理的城乡隔离制度,使流入的农民享有平等权利,早日建立起农村、城市孩子共同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早日制订、落实农民工子女异地上学的政策,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政府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住宿便利,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的群体中成长,以补偿缺失的家庭教育;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由村委负责,统筹安排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委干部、退休老同志、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进行“一带一”、“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关心照顾留守孩子。
三、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作为学生,他们还是呆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还是应以学校为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以班级、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基础道德品质教育,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的教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分清善恶美丑,明白做人的道理,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如建立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成立节假日、双休日活动制度,按他们的住地分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节假日过得丰富多彩、快乐充实;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然后,学习上对留守学生特殊关照,可以指派教师指导督促他们的学习,帮助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在生活上应对留守学生加倍关心,要给他们配备专职的生活指导教师,合理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对他们进行生活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四、加强对委托监护人的培训指导
要充分运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形式,对临时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让他们了解学生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和方法,了解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监护任务和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一些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隔代交流沟通的艺术,让他们不仅能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关怀,还能进行心理上的关心,使他们之间建立起人际沟通的关系,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建议家长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尽可能地多关心孩子,应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通讯地址告诉孩子,让孩子主动与自己交流。具体来说,在沟通的时间上,最好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一次。如果经济允许,家长还可以在学期中间回家一次,这样,沟通的时间就较多,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及时为他们排忧解惑,给予生活上和思想上的帮助;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还应注重子女的生活与情感。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家长更要从心理上多关心。
六、加快经济发展
留守学生的产生,究其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原因。由于当地的经济不发达,农民不富裕,致使其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学生的产生。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农村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小城镇,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从而使留守现象减少,直至消失。
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心理辅导教师,指导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要对他们多留心,细观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培养他们养成健康心理。各校还可以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对教师进行专业辅导,开通心理热线,建立心理信箱,开设心声倾诉站等为留守学生服务,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学生问题是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儿童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协调合作,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抓,人人都伸出一双援助的手,就会为我们的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