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阿梅
作为一门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也沉淀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当前的新课改之下,我们要注重创新教学,充分地发挥出激励优势,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从容地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小学语文创新激励教学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所在,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也希望自己能够收到别人的鼓励与表扬。这应该也可以说成是人们的心理期待。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优化教学中,我们要实行创新教学,将激励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一、注重创新教学——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地运用“求异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所说的“求异法”主要是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当中,不应该让学生去找寻一个问题的答案有什么相同之处,而是需要找到富有新意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了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味,用独特的见解来描述文中的观点。在课堂上,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尽可能地找到新的解决方式,然后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比如,我们在教学《司马光》这一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问学生一下:“除了这一个方法,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呢?”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小组之间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避免定向思维,引导正确进行逆向思维,避免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会“人云亦云”的方式,在生活中或者是面对教师的时候不能够将自己想法,不同的意见提出来。
又如,“狐假虎威”这一个词语在强调某一方面上比较固定,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狐狸通过虎威,从而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呢?这样不也是难能可贵的一种方式吗?通过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飞翔”
想象是人类进行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想象,人们可以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实际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要创新,就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进行想象。作为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利用自身实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经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开展想象与思考。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天性,他们也可以成为想象的“大师”,因此,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想象自由空间最大限度的放松,鼓励学生去大胆的探索、挖掘。在课堂上,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去想,自己去说,不受到别人的思维干扰,让学生张扬个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图解文的方式,这样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启发也有帮助作用。通过插图的运用,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去解图。这样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山雨》一文的时候,教师通过插图,尝试着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很多学生都回答我们看到了雨、山、树木,也有的学生看到了泉水、花朵。这时,我们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色彩呢?这时,我播放了文中所描述到的雨声,这也让学生尝试着想象一下,将情感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去,与作者的思绪之间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发挥激励优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需要科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措施
孩提才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代,也是天真烂漫、最无忧无虑的时代,在孩提时,充满了欢声笑语,但是却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人生价值观。这时,家长、教师所给予的评价看法,就成为学生言行标准的衡量指标。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眼神,都可能成为对学生表现的一种肯定。
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能够听到鼓励与表扬,获取热咳;不愿意受到任何的批评。小学生是最不喜欢受到批评的,尤其是当着同学、伙伴的面前批评他们,就会让他们感觉到非常没有面子。细心的教师就应该认识到,教师的讥讽、谩骂很可能导致学生情绪低沉,不愿意学习,疏远教师与同学,这样的情况短则几天,长则好几个月,对于部分内心较为脆弱的学生来说,很可能就会一直消沉,一蹶不振,也会为他们后期的成长埋下阴影。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让学生愿意接受语文学习,就需要把握好表扬与鼓励等激励机制。并且这一种心理特征还要懂得科学利用、因势利导,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树立学生语文学习信心,需要科学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等激励措施
一个人想要陈旧事业,信心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每一个人都会说行行出状元,但是状元没那么好当,想要做好一件事是非常不容易的,再配合上竞争,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能够成功的毕竟是少数。想要成功,就需要拥有信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才能够获取成功,才能够抵抗风雨的吹打。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同样也是如此,想要将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除了利用表扬、鼓励等激励措施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强大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文,能够驾驭语文。
通过长期的总结、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当第一次接触东西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尝试着去做看看,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成功,但是一旦遇到困难,或者受到了挫折,就很可能失去信心,从而不敢再做下去。小学语文学习一样也是这样,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基础较差,努力程度不足,学生就有可能比其他的学生差了一点,导致学习上也比其他的学生落后。这一部分学生,就是教师、其他同学眼睛中的“差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就需要利用表扬、鼓励等激励措施,帮助学困生重树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追赶上其他同学,甚至超越他们,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总之,新世纪的教学,很大程度上都是进行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就需要了解到创新教育的关键,同时,也不能够忽视了激励措施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取创新的方式、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强大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柴桂萍.质朴高效,去尽浮华寻语文教学之本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99-101.
\[2\]罗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导刊,2010,(09):75-78.
\[3\]谢圣梅,谢爱梅.善于表扬,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