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亚初
中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教学环节。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个巧妙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的知识,并在分析研究实验的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中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获得抽象的思维知识。
化学实验是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力手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在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和思路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可以充分展示化学的魅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强化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规范的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逐渐养成科学规范、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初中化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然而,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的现象,实验教学成为化学教学中的点缀。下面笔者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谈谈几点体会。
一、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硬件不足,实验不能照常展開
部分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不重视,有的没有配备专职化学实验员,有的没有固定的化学实验室,有些农村学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上舍不得投入,学校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都不能配齐。教学硬件的不足使得实验不能按照课程的设计展开。
2重考试结果轻能力培养,忽视实验教学
一方面,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考试的次数太多,使得实验教学的时间被删减。另一方面,多数教师侧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化学教育现状。学生失去了参与实验的机会,形成了死记硬背实验现象和结论的不良学习习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学生从此失去了化学学习的兴趣。
3教材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只是“照方抓药”
一位初三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以前刚上化学课时,老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感觉真神奇,轮到自己做了,发现做化学实验真没意思。因为我们做的实验不用做就已知道结果……”这种仅仅为训练学生操作规范而进行的实验,简单枯燥,缺少让学生亲自探索的内容,不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4多媒体演示实验包办代替化学实验
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生动、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解决因为有危险性而无法演示的实验,但不能盲目滥用,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实验,不能包办代替学生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才能经历和体验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获得直接经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由讲实验、验证性实验向引导实验、探究性实验转变
学生只要按着实验台上的实验用品和教材上的实验步骤进行“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操作,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学生没有机会对实验进行思考。教师应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为学生创设进行探究实验的必要条件。探究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使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学生能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轻易包办;对于能由学生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就不急于下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在实验室制氧气时,药品为什么要平铺?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在炒饭时,把饭散开和把饭堆积在一起,哪一种方法炒饭更容易熟?再如,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事先准备如下几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学生实验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通过实验,学生完全能够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这样,既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又让学生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2.开放化学实验室,注重实验“微型化”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一定的困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采用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弥补课堂上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两人或四人为小组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教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改进和创新。我们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室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主要方式,将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微型化、药品微量化,既可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3.不断改进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
教师不该局限于课本上固有的化学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要敢于对书中实验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便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如沪教版上册(图1-6)铁生锈的实验探究,按照书上的装置实验要进行2个小时以上,课堂上无法演示。改进后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实验步骤:把事先经过除锈并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的铁丝网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先塞紧下端,用止水夹夹住下端乳胶管,从上端向硬质玻璃管中注满食盐水,再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上端,用止水夹夹住上端乳胶管。实验时,只需要打开两端止水夹,排净其中的食盐水,再夹住上端的止水夹,然后把硬质玻璃管下端导管插入烧杯中红墨水液面以下。大约2min左右就可以看到红墨水开始缓慢上升,效果非常明显。
许多实验现象转瞬即逝;还有些实验,由于原料本身有毒或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健康、污染环境。这些实验不可能都避而不做。毋庸置疑,使用多媒体演示此类实验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好方法。
4.由书本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现阶段的学生都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学科间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空气的成分”“酸雨危害的模拟” “衣服上油污的处理”“松花蛋的奥秘”等实验,可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化学是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是探索化学奥秘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一些不合理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创新,摸索出一套新的、可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