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钢
安全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任务,也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生怎样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外,更要注重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保证学校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一定的化学试剂,而不少化学试剂本身就是危险品,例如硫酸、强碱、一氧化碳等等,他们有的具有腐蚀性,有的有剧毒,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也会放出一些有害气体,所以说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中学生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大多数中学生又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往往会因为一时的兴趣和好奇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轻者导致伤残,重者危及人身安全。例如,某学校学生在实验中使用浓酸、浓碱时因操作不当导致烫伤、灼伤;某学校发生光气泄漏事件,导致一些学生中毒;某学校学生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没有事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导致反应器中混入空气,发生爆炸;等等。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时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的顺利进行。
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目前,我们大多数化学教师都把安全教育作为重点来抓,工作的闲暇之余也都在探讨这个话题。那么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究竟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呢?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浅谈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的具体做法。
1教师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有效的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化学实验事故隐患多,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具体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例如,刚提到的某学校学生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没有事先检查氢气的纯度,导致反应器中混入空气,发生爆炸事故。在做这一节课的实验之前,教师必须认真讲解这一实验的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装上锌粒时,不要刚塞上塞就去点燃,要在点燃前检验纯度。当你违背这一操作规定时,反应器中一旦进入空气,再点燃就会发生爆炸。教师也可以在授课前,下载一些关于这一实验的失误导致事故发生的案例,这样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出一些化学事故对人身或社会造成伤害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观看后明确错误做法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唤起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自身安全放在首位。
2实验中教师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
为了避免不正确的实验给学生带来伤害,教师在每一次实验之前一定要言传身教,做好安全示范。教师的演示既能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安全知识。例如,在实验室制乙烯时,在大试管里倒入酒精和浓硫酸时要在液体中加入瓷片以防爆沸;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实验完毕后,一定要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去酒精灯,以防倒吸后烧瓶炸裂伤及学生;做甲烷的演示实验时,教师应先做甲烷的性质实验再点燃甲烷气体,避免空气进入影响甲烷的纯度,发生爆炸事故;等等。教师的言传身教会时刻影响着学生,教师在演示操作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醒学生错误做法会导致哪些危害,以保证学生在自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此外,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粗心大意也会造成意外的发生,教师还要指出危险操作后的补救措施。例如,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时应如何扑灭;强酸或强碱溅到衣服上应如何处理;等等,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安全细致的演示实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通过开展趣味活动,渗透安全教育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就要注意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如果总是一味地口头宣传、强调,学生就会听烦、听腻,这样有的学生就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漏掉老师所强调的注意事项,在之后的实验中可能会因不合理的实验操作,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化学教师在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时,也要注意一定的方式与技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一些有关实验安全的知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摆在整个学校教育首要位置的教育,是关系到生命的大事。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安全操作,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中学化学教师要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使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