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问”的艺术

2013-04-29 00:44邓道慧
课外语文·下 2013年9期
关键词:难点重点语文教学

邓道慧

【摘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设置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但课堂教学中要问哪些问题,怎样问,什么时候问,却是应该在备课中准备好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艺术;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训练为主,作为一种课堂教改的新症下药,抓住要害,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是形式主义地提问“是不是”、“对不对”之类,那么,这样的提问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能使学生陷入事先定好的框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提问也决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会流于形式,使重、难点不够突出。如教《故乡》一文,本文反映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社会现实,小说的难点则是“我”对故乡的态度。根据这一重点与难点,可这样提问:1.找出文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象描写的句子,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二者的不同(也可列表比较)。2.作者在小说中实际写到了两个故乡,即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说说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对二者的态度。3.从课文结尾可看出作者对未来的态度怎样?通过这样的提问,突出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就可以通过问题与思考把握住小说内容,真正做到长文短教。

一、“问”要找准疑点的“切入口”

教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时,仅仅抓住了重点和难点提问还不够,还要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怎样提问,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提问要找准“切入口”。如教《背影》一文,应使学生了解“父爱”这一主题和背影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并以之为“切入口”,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题目为“背影”,请你找出问中有几处写到了背影?2.在这几处中,作者详写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背影?3.作者为何详写买橘子时候的背影?通过这三个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学生便能逐渐抓住重点,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及主题了。这样,提问的切入口找准了,学生就明确了具体要求,就可以以此去思考理解课文了。

二、“问 ”要注意内容的新与活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与兴趣,这是激发儿童求知欲与好奇心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力求问题的新颖性与灵活性,特别是在课前的导课问题更应如此。如在上《松鼠》一文时,我先让学生合上课本,再出示“松鼠”挂图,问学生这是什么动物,与老鼠有什么区别,学生兴趣来了,有的学生还想偷偷地翻书,以便说得更多、更好一些。在肯定学生观察细致的同时,我作出小结,要写好说明文,首先要对所说明的对象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我让学生翻开课文,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的,按什么顺序写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因为开头问题设置较好,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松鼠》也真正体现了范文的价值,学生的同步作文也写得很有内容。

三、提问要力求能引起辩论

“辩论”作为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融知识、口才、机智、逻辑等众多才能于一体,尤为中学生所钟爱,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能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懂得怎样辩证地去思考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变得生动、简洁、睿智。值得指出的是,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要想真正掌握这门艺术就必须注意不能让它流于形式,更不能流于一些弊端。根据自己的一些总结,我认为课堂提问要切忌以下几点:

(一)忌“滥”

所谓“滥”是指不假思索地随便发问,不管难易,无目标无计划地随便提问,一节课变成了单纯的问答课,这样一来势必让学生产生厌烦,如果学生一开口,不假思索就能答出你的问题,其意义何在?所以课堂提问贵在“精”,不在“多”;贵在体现当堂课的重点与难点。一节课教师要精心设计4-5个问题,这里的“精心设计”,饱含艰辛的劳动,切不可随随便便。

(二)忌“难”

有人说,提的问题越难越表明自己钻得深,显得自己很有水平。殊不知恰恰相反,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百思不得其解而丧失回答的信心,时间长了教师只能唱独角戏,这样怎能收到预想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难易要适中,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回答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获取知识。

(三)忌“呆”

如果课堂提问只是单纯地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堂课势必呆板,死气沉沉。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应变换人称、角度、语气、方式,学生可抢答,也可指名回答,集体回答,讨论作答,总之没有定势。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向老师“发难”,这样也可以让他们在质疑的过程中养成动脑筋的习惯。

(四)忌“透”

教师的提问切忌一竿子到底,要留有余地,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实践证明精巧设计的提问并不要求每问必答,有些意在引起思考,发散思维,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做准备。如何注意提问的艺术,增加一点含蓄性,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此外,在提出問题后,不要立即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否则,学生仓促回答,即使问得再巧,也不可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学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也不能立刻给出答案或给学生以暗示,因为这样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设置问题的方式与习惯。但课堂教学中要问哪些问题,怎样问,什么时候问,却是应该在备课中准备好的。语文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吃透教材,更应该了解学生,甚至把自己当作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怎样去问才是学生感兴趣的,怎样去问才是学生容易理解的,怎样去问才是最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进行语文各项训练的,这些也正是语文备课最花时间、最费心思的地方,我们也应该做得最好。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难点重点语文教学
重点推荐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重点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