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县近年来稻飞虱发生规律和监测技术初探

2013-04-29 17:17张华中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稻飞虱监测技术

张华中

摘 要:通过对2005-2012年8a间灯光诱测和田间调查数据等进行分析,初步明确了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期:一般年份发生3~4代,主害代五(3)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前锋为8月上旬前期,后峰为8月15~25日;六(4)代早发年为8月底9月初、迟发年9月中旬为低龄若虫高峰期。分析了影响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并根据灯光诱测和田间调查数据不完全吻合的情况,提出适合来安县实际的监测技术。

关键词:稻飞虱;发生规律;不完全吻合;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76-03

来安县属安徽省滁州市,是一季水稻种植区,水稻面积3.7万hm2,其中闲茬稻0.7万hm2,油菜和小麦茬水稻3万hm2。稻飞虱发生种类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其中后两种属迁飞性害虫,其发生特点为突发性、暴发性和危害重。近10a间,继2006-2007年连续大发生,至2012年再次偏重发生,本次周期为5a,与历史记录比较,暴发频率增大,周期缩短。2012年发生呈重发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局部成灾的特点。灯下虫量不高,但四(2)代中等偏重发生,五(3)代偏重发生,六(4)代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60万hm2次,防治后成灾面积仍达20hm2。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稻飞虱的防控,笔者利用2005-2012年的资料对现阶段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测报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1 2005年以来稻飞虱发生概况

常年以白背飞虱为主,偏重至大发生年中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混合发生,后期以褐飞虱发生为主。2005年-2012年8a间,2006年、2007年大发生,累计发生面积(达到防治指标,下同。)分别为4.18万hm2次和1.87万hm2次,占总种植面积的28.6%和28.6%。2012年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为3.97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28%。2005年、2009年、2010年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分别为0.9万hm2次、0.95万hm2次和1.73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18.5%、26%和34.5%,2008年和2011年中等偏轻至轻发生,累计发生面积为0~0.4万hm2次,占种植面积的0~11%。

2 田间各代发生的基本规律

一般年份发生3~4代,三(1)代主要在早栽水稻轻发,四(2)代田间低龄若虫高峰期前峰为7月中旬前期,后峰在7月下旬。五(3)代为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前峰在8月上旬前期,后峰为8月15~25日。六(4)代早发年在8月底9月初、迟发年9月中旬为低龄若虫高峰期。七(5)代一般不发生,少数可在瓜茬稻、粳稻等晚熟稻田发生。四(2)代有1~2个若虫高峰,一般年份少见防治达标田,有的年份有一定的防治达标田。五(3)代年度间差异大,可出现1~3个若虫高峰期,达标田比例为12%~30%。六(4)代一般1个若虫高峰,一般年份少见防治达标田,个别重发年有10%~20%的防治达标田。

虫源性质:田间调查结合灯光诱测表明,四(2)代、五(3)前峰主要为迁入虫源,五(3)代后峰多以本地繁殖虫源为主,有的年份以迁入虫源为主,有的年份为迁入虫源和本地繁殖虫源的共同作用。六(4)代以本地繁殖虫源为主,有的年份为两种虫源的叠加。偏重至大发生年份,水稻中、后期稻飞虱世代重叠严重。

3 影响稻飞虱发生的主要因子

3.1 迁入期和迁入量

3.1.1 灯光诱测成虫情况

(1)初迁期。年度间差异大,白背飞虱一般在6/16~18(示月/日~日,下同),迟发年在7/1~8;褐飞虱多于7月中旬末、7月下旬末或8月中旬末,早发年在7月上旬。褐飞虱初迁期较白背飞虱晚一个月左右。

(2)迁入(虫)量。各代累计灯诱虫量及褐飞虱占比与年发生程度的关系见表2。

(3)峰次和峰期。混合种群主迁入峰期四(2)代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有时出现于7月中旬;五(3)代主迁入期为7/25~28、8月上旬前期和8月中旬后期;六(4)代主虫峰期在8月下旬、9月上旬和9月中旬;七(5)代为9月下旬。褐飞虱主迁入峰期四(2)代在7月上旬,五(3)代为7月底~8月初、8月中旬(以后期为多);六(4)代在8月下旬、9月上旬和9月中旬;七(5)代在9月下旬。白背飞虱三(1)代一般无迁入峰,少数有1个迁入峰,峰期在6/17~19。主迁入期四(2)代多于7月上旬,7月中旬后期,有的年份6月底有一迁入峰。五(3)代多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中旬,有时8月初也可见迁入峰。六(4)代在8月下旬前期、8月底9月初、9月上旬末期。

3.1.2 田间成虫发生情况

(1)迁入(发生)期和迁入(发生)量。2006-2012年田间成虫发生情况调查:混合种群百丛虫量和见虫田比例,7月上旬~中旬前期2006年为40头和100%;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为4.7~10头、71%~100%;7月中旬后期~下旬初,2006年、2010年分别为4.4头、3.8头和9%、80%,2008年为0.8头和53%,其它年份未见;7月下旬后期,2006、2007、2008、2009、2010和2012年分别为25头、44头、0.6头、32头、3.8头、107头和—%、77%、33%、34%、80%、60%;8月上旬,2006、2007、2009、2010、2012年分别为64头、213头、32头、135头、145头和70%、23%、34%、84%、45%,2008、2011年未见;8月下旬前期,2006、2007、2012年分别为718头、429头、56头和94%、70%、33%,2005、2009、2010和2011年未见。褐飞虱:百丛虫量和见虫田比例,7月上旬2006-2012年未见;7月中旬后期~下旬前期仅2006年有迁入;7月下旬后期2006、2007年分别为一头、81头和—%、31%,其它年份未见;8月上旬2006、2007年分别为57头、99头和70%、23%,其它年份未见;8月下旬前期2006、2007、2012年分别为676头、701头、17头和94%、52%、23%,其它年份未见。(—:表示合并记载,但无法确定数量)结合田间虫态结构,确定混合种群田间迁入峰四(2)代在7月上旬,五(3)代在7月下旬后期、8月上旬,有时8月中旬也可出现虫峰。六(4)代在8月下旬后期~9月上旬。褐飞虱四(2)代一般无迁入峰,五(3)代在7月下旬后期~8月上旬,六(4)代在8月下旬、9月中旬。田间成虫消长的峰次与灯下峰次相比明显偏少。同期田间虫量高、见虫田比例高,主害代发生重。中后期有褐飞虱迁入,迁入量越大越容易成灾(如2006年、2007年、2012年)。峰期和峰次、虫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年稻飞虱发生迟早和严重程度。尽管有的年份灯下虫量并不大,但田间普查可能迁入峰较多、迁入量较大。如2012年7月20日前灯下迁入量累计只有34头,但7月16日田间普查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初孵若虫高峰期,虫量最高达8 000头,出现“通火”,说明7月上旬有较大的迁入量和普遍率。再从灯诱看,自6/28始见后到7/14基本天天见虫,说明峰日虫量不高,累计虫量小,但迁入期长,也预示田间可能有较多迁入量。

(2)田间短翅型成虫发生期和发生量。偏重至大发生年或有偏重发生趋势年,田间可见短翅型成虫,如2006年、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其主害代前(7/30前)短翅型成虫发生田块比例高,达9.1%~53.3%,百丛虫量1.5最高49头,主要为褐飞虱短翅型。

3.2 品种、栽培制度和生育期的影响 由于南部、中部 和北部的地形地势差异和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不同,形成了空闲田—水稻、油菜—水稻和小麦—水稻3种稻作制度,进而形成了南部圩区麦茬稻区(含油菜茬水稻)、中部闲茬稻和麦茬稻混栽区及北部闲茬田稻作区。闲茬水稻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上中旬栽插,7月下旬~8月初抽穗,8月25日黄熟,9月上旬成熟;油菜茬和早麦茬稻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5月底6月初栽插,8月中旬抽穗,9月20日左右成熟;迟麦茬水稻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6月上中旬栽插,8月下旬抽穗,9月下旬成熟。同时近年来水稻品种繁多的格局依旧,造成整体水稻生育期延长,而且参差不齐,“桥梁田”增多。水稻生态链总体有利于稻飞虱的降落、繁殖扩大及扩散。

3.3 施用农药的兼治作用 2008年稻纵卷叶螟四(2)代中等发生,防治期7月下旬,五(3)代大发生,防治期7月底~8月初。稻纵卷叶螟为害症状易诱发农户高频次使用农药,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机磷类农药客观上对稻飞虱也有效。2009年稻曲病大发生,8月中旬正是早中稻稻曲病、二化螟的显症期,尽管此时防治稻曲病没有作用,但由于经销商推介和农民自身心理需求,不但补治面广,而大量混用广谱性杀虫剂是普遍的行为,兼治了稻飞虱,当年实际为中等程度发生。

3.4 气候因素 “盛夏不热、晚秋不凉”有利于褐飞虱大发生。针对2005年以来稻飞虱发生的新特点,有研究对此提出了补充和修正,焦点集中在温度上,盛夏高温褐飞虱也可能暴发,其机理可能是褐飞虱对高温适应性增强和稻田小生境温度的下降。一般年份气温对稻飞虱的发生无不利影响。

降雨与稻飞虱发生深刻相关,一方面影响稻飞虱迁飞降落,另一方面影响稻田温度和湿度,对稻飞虱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关键性影响。如2012年7月下旬至8月初,持续无降雨,持续超过35℃达11d,大面积稻田干旱缺水,中、北部丘陵区灌溉条件差,而南部圩区灌溉条件好,经普查,中、北部稻飞虱发生轻,达标田少,而重发田基本分布在南部圩区。

3.5 地形地势、河流和区位的影响 稻飞虱具有明显的局部重发区和重发田块,具有时空不均匀性的特点,濒临滁河、来河的南部圩区及中北部靠近低山和地势低洼的稻田发生较重。

4 监测技术探讨

4.1 增加测报灯,增强灯诱数据的代表性 目前全县只有一台测报灯,近年来灯下数据与田间调查有偏差,表明仅根据1台测报灯数据预测全县重大病虫发生,其风险是很大的。根据我县水稻布局,至少需要再增加2台测报灯,这对重大害虫特别是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测报预测尤为重要。稻飞虱等迁飞降落的地理不均匀性要求在不同生态区都要设立测报灯。

4.2 高度重视田间调查 目前我站没有自己的观察圃,尽管系统田尽量选择疏于管理的稻田,但仍不能控制农户自防用药,造成“系统田“不系统。其次系统田数量少、区域较为固定,难以代表有多种类型田构成的稻飞虱发生的全貌。应该特别重视田间普查,按照我县稻飞虱的发生规律确定主要普查时期和次数。其中在6月下旬后期、7月上旬和7月中旬应侧重调查田间成虫迁入量。近年来土地流转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流转面积约0.2万hm2以上。种田大户和企业的种植模式与一般农户有很大区别,如机插秧、直播稻,其播种期和移栽期大幅度推迟,生育进程和生态小环境迥异,其稻飞虱的发生特点与一般稻田差异巨大,因此,要增设针对这类水稻种植的田间调查。

4.3 与气象部门协作 6~8月份局部性降雨十分常见,稻飞虱迁入降落不均匀,极端天气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较大,需要与气象部门协作,共同研究探讨有效的监测新技术。

(责编:陶学军)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稻飞虱监测技术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