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看伊丽莎白一世

2013-04-29 17:00方卉
文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女权主义伊丽莎白女王

方卉

内容摘要:伊丽莎白一世,从1558年到1603年,这位颇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用她独特的政治、社会和宗教手腕统治着英国。在英国历史上,她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我们能发现女权主义思想在伊丽莎白一世的价值观中得以体现,并影响着她日后对英国的统治。同时,她的一生也能给现代女性启迪,并也能对现代女权主义产生一定的影响。伊丽莎白一世的女权意识能分别从女权主义主要思想中表现出来:政治权力,教育和婚姻关系。从一定程度上看,伊丽莎白一世激励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冲破旧时代桎梏的枷锁。因此,研究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这对女权主义思想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波女权主义。这三个“波”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就像海浪般,一个接一个永不间断,后来者运用了前行者的贡献与资源。

第一波女权主义,它注重提倡女性享有平等的条约和财产所有权,反对奴隶婚姻即丈夫在法律上所有妻子及他们共同的孩子。十九世纪,女权主义者主要注重争取女性在政治上的权力,尤其是在女性选举权上。第一波女权主义,虽不及第二波女权主义影响的深远,但由于每个阶段女权主义的相互依赖性,第一波女权主义在女权主义运动的整个历史中也有着历史性的重要意义。

第二波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主要追求男女间的平等。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

第三波女权主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后现代女权主义,由于之前的女权主义运动带来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保守主义对妇女解放运动的有力质疑,离婚率明显上升,爱滋病泛滥等等,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特别是在消除男女二元对立方面,形成了“温柔的女权主义”“绿色女权主义”。他们一方面肯定了女权运动保护女性社会权益的成果,另一方面对女权主义者试图颠覆传统家庭模式提出了质疑。后现代女权主义还在成长阶段,分为唯本论与构成论两个主要派别。

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本名伊丽莎白·都铎,于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兰和爱尔兰女王,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也被称作“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诞生于伦敦的格林尼治普雷森希宫,她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娜·博林(Anne Boleyn)唯一幸存的孩子。享利八世第一个妻子是西班牙的公主凯瑟琳·霍华德(Catherine Howard),而于1527年,享利八世以没有男嗣为由将凯瑟琳王后抛弃。并变革了当时的宗教信仰以迎娶了宫女安娜·博林,当时安娜已有身孕在身。不过让亨利八世失望的是,他的新妻子安娜也为他生了个女儿,这便是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不久,享利八世发现安娜与人私通,于1536年5月将安娜处死。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天主教认为她是一个私生女。在之后的八年里,伊丽莎白经历了相继而来的多位继母。亨利的第三任妻子简·西摩尔在生下一个男性继承人,即爱德华后不久就死去了;亨利的第四任妻子,安妮公主(Anne of Cleves),也很快离婚;亨利的第六任妻子,是安妮公主的宫女,也是他的最后一位妻子,凯瑟琳·帕拉。一连几代的历史学者都这样辩解过,其父亲频繁地更换妻子这一行为让伊丽莎白表面上拒绝婚姻。当然,这也不是女王一直拒绝结婚的全部原因。在那个男权主义的时代。这其实是她的谋略之一,她不甘愿放弃她任何的权力,只有她终身不嫁,才能让属下保持对她的忠诚和更强烈和持久的吸引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和谐。女王的成长经历让她形成了敏锐、坚毅、独立的性格,是她的女权思想形成的必然条件。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最后一位杰出的女王,在她当政的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在英国历史上在位时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首先,在宗教上通过了一项宗教法案:将英国的天主教和新教融合在一起,彻底解决国内宗教纷争,新教和狂热的天主教可以共存。其次,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业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她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再次,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经历过实战演练的海军兵源。最后,在外交上实行灵活多变的政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周旋于各国王孙贵族和大臣之间。伊丽莎白的“婚姻游戏”屡试有效。如此为英国创造了三十年的和平环境,和平为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发展也为和平奠定了物质基础。

那么,下面,我们从女权主义来分析伊丽莎白一世。

一.政治权力

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为女性建立了一个机构。起初这个机构规模并不大,但之后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基金组织,这个基金组织是专门培养女性的才能才干来效力于她的政权。她们出色的能力对女王的统治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这些被挑选出的女性都是女王身边的随从,因为她们能近距离地与女王接触,女王时常对她们外形,穿着或能力给予鼓励和欣赏。女王认为她们也是国家的形象和权力的象征。自从女王特许这些女性为她的代理人后,在需要时她们可以在宫外行使女王的权威。这让这些宫廷中的侍婢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拥有了更多的特权。如果没有这些,在那个时代,她们永远只能为婚姻或生子而活。不过,这些特殊的地位和特权也加剧了女王和臣子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如此,女王依然坚持,只要女人能释放出更多目标并得到与男人一样的权力去实现目标,她们一定有潜力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男性主导的臣子关系,且能更有效地为自己效力。

直到现在,一些学者仍然质疑当时这些婢女是不是在政治上地位和特权,这些质疑声纯粹只是一种性别上的歧视。但,事实证明“性别”并不能将女性除名于政治权力之外,反而可以形成“女性式”的道路让女性享有政治权力和行使她们的权力。从历史分析上看,“性别”能扩充“政治权力”的含义,还能确定一些新的政治领域。伊丽莎白一世就明白女性在政治的重要性,并在她的统治中运用到。不仅因为女性在平等权力中应该享有政治权力,还因为女性能在政治领域能展现出男人没有的能力。

二.教育

在都铎王朝时期,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她们的任务是结婚、生子。而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继位给当时的妇女带来的不只是政治权力上的解放,同时还有针对社会生活方面的积极举措。当时,妇女不允许去普通院校或大学接受教育,但是可以在家请家庭教师来学习。这一点,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被极力地鼓励和推广。因此,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且有独特思想和非凡才干的女性,例如,米尔德里德·威廉(勋爵威廉·塞西尔的妻子)、玛丽·哈伯特、女伯爵彭布罗克和女王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妇女可以有成熟的条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来享有更多的权力。这也促使了她们女权思想的萌发。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当时表现出来的女权主义思想,她不满当时男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极力从教育这个方面来对现状进行一定的改善。

三.婚姻关系

在女权主义第二阶段的自由主义女权主义中代表人物为19世纪英国的米尔、当代美国的傅瑞丹。米尔是英国十九世纪自由主义健将,他在他的代表作——《女性的屈服》中,集中地阐述了他的女性权益的观点。米尔指出法律的不平等使得婚姻制度里的婚姻关系犹如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而,傅瑞丹在其名著《女性迷思》中,首先对女性的家庭角色展开锐利的解析与批评。傅瑞丹指出父权社会的文化机制竭尽所能地塑造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形象,使得女性把自己的一生寄托于家庭与婚姻关系。然而这个理想形象,只是个迷思。为了发挥自我潜能,妇女必须和男性一样从事公共领域的活动。故此,傅瑞丹鼓励女性放弃以家庭主妇的形象作为自我认同,不过,她并未提倡女性在实质上放弃家庭生活,而是在事业与家庭间取得平衡。

伊丽莎白一世的睿智让她不依附于男人,而是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来获取她的政治目的。就如女权主义中提倡的:女性不管是在身体还是精神上都应独立。

伊丽莎白一世的女权思想对后世女性的影响深远,具体如下:

(一)积极影响。在16世纪后期,伊丽莎白一世是万众瞩目的中心人物,是那个时代的开明代表和象征。她在感情上的理智和在事业上的独立,激励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冲破旧时代桎梏的枷锁。与此同时,伊丽莎白一世所表现出来的女权思想,即,追求平等的政治权力、推广女性教育和对于婚姻生活的理智,这对后世女性形成独立的个性方面也无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二)消极影响。伊丽莎白一世在当时不仅是权力的代表也是高度集权的代表。这对后世的女性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当现代一些女性过于沉溺于追求权力后,会导致迷失自我,忽视了女性本身的特征和心理需求,这也就是所谓的没有正确地看待男女性别的差异性。这也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所讨论的重点,对过度的女权主义提出质疑。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男女二元对立。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女权主义伊丽莎白女王
伊丽莎白·凯克利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女王”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轻女王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