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诗意思维 叩开鉴赏之门

2013-04-29 17:00:10石太东
文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鉴赏诗意思维

石太东

内容摘要:诗歌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渐行渐远的时代,这一任务尤其迫切。而信息社会,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传播方式不断翻新,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反映在语文课堂上,就是不少教师越来越重知识的呈现,而轻思维的发展。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归根结底会导致民族素养的倒退!

关键词:诗意 思维 鉴赏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这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鉴赏文学作品应达目标的美妙的描述。可一提起诗歌鉴赏,大多数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为什么学生对鉴赏这一给人愉悦的审美活动,缺乏起码的兴趣?为什么高中阶段大量的鉴赏训练未能提升鉴赏能力,反而让学生离“诗意”越来越远?

从学生的基本积累看,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与诗歌的结缘,大致是如下情形:小时候,在家长的哄骗下,背过几首;长大后,在老师的约束下,学过几首;考试时,在各种压力的逼迫下,析过几首。应该说,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多数学生缺乏为鉴赏提供“支撑”的应有的积累。于是,在“鉴赏”这种听起来高深莫测的能力要求面前,许多学生的现实状况是“没感觉”“读不懂”,“读不懂”自然也就无兴趣。这种兴趣的缺失,让以做题为主的诗歌教学陷入无效劳动的境地。

从解决问题的现状看,“功利扼杀诗意”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同样适用于诗歌鉴赏的教学。从初一开始,大多老师就用做题的方式进行鉴赏训练,许多训练题型甚至“直通高考”,于是,鉴赏能力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遭遇“揠苗助长”,本该吸取“养分”壮大自己的阶段,就被早早地绑上了各种名词术语和解题方法搭成的“支架”。早期的“营养不良”,随着年级的递增,训练力度的越来越大,发展到鉴赏“细胞”渐渐萎缩,到最后,所谓的诗歌鉴赏就剩下搬弄名词术语的消极应付。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鉴赏作为一个审美过程,最根本的是要让审美主体能感觉到美,而这种“美的感觉”必然建立在读懂作品的基础上。所以,发展鉴赏能力的根本点在于:让学生读懂!而读懂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主体思维活动的过程,这种思维活动,带有鲜明的“诗意思维”的特质。所谓“诗意思维”,是指“我们民族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普遍起作用的具有文化艺术特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等思维活动的总称”。它是引领学生打开鉴赏大门的钥匙,因此,培养学生“诗意的思维”是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必由之路。

一.唤醒思维意识

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在长期的“功利主义”的机械训练下,形成了思维的惰性,面对一些可能解决的问题,他们惯常的做法就是应付,而不是积极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起始阶段,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唤醒学生的思维意识。比如,说到诗歌这种文体,学生想到的往往是令人生厌的枯燥的文体常识,如果让学生展开联想,从现实生活与诗的联系谈起,引导学生去体悟“诗意”的生活,是一种高雅的精神追求,从而加深对“诗”的理解,让学生觉得“诗”离我们并不遥远。

唤醒思维意识,还要消除鉴赏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明白鉴赏并非高深莫测。比如,作为鉴赏基础的对诗的意象的理解,可从学生耳熟能详的诗作入手,就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为什么是“明月光”而不能是“太阳光”,除了扣题之外,还有哪些原因?“疑是地上霜”,为什么是“霜”不是“雪”,除了押韵之外,有没有其它原因?再如,《登颧鹊楼》中“白日依山尽”,为什么是“白日”而不能是“红日”?类似的小问题,容易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不求得到精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得到思考的乐趣,从而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当然,与诗歌相关的趣话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倦怠心理。有快乐,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成功。

二.传授思维方法

学生“情、意”方面的转变,往往和教师在“知、行”方面的技术支持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在补充学生比较缺乏的、诗歌鉴赏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的基础上,重视思维方法的传授。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思维特点,给学生的思维定向。如上面提到的“白日”与“红日”的问题,假如从光谱的角度来比较,那是物理思维,而不是诗的思维,诗的思维应该是把夕阳描写得烁烁耀眼,光芒四射,与作者在这首诗中勃发出冲天的豪情有关,而“红日”较容易触发“乡关之思”,与全诗格调不合。再如,《蜀相》的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对“柏森森”的理解,有学生说“交代丞相祠堂”的位置,这是简单的地理思维,不是诗的思维,诗的思维结果应该是写出了“丞相祠堂”的庄严肃穆,表达作者的景仰之情。在教学中通过类似的体验与比较,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思维特点,逐渐学会诗歌的思维方法。

其次,要给学生的思维指路,通过“诗路”的点拨,给学生明晰的“思路”。比如诗歌中相对固化的章法知识的介绍,类似律诗四联的“起承转合”,绝句一二句与三四句的不同功能,诗词开头常见的内容方面的作用等等,通过教学过程中鲜活的例子加以提示,便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思维过程。

再次,拓宽思维角度。尽管学生平时训练中接触到的作品大都有很强的限定性,但不能因此而束缚学生诗意的思维,“诗无达诂”作为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还是要充分尊重的。只有充分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多元思维,在鉴赏中重视学生思维角度的拓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诗歌,形成健康的、“去功利”化的审美趣味。

三.训练核心思维

形象思维是诗歌鉴赏的核心思维,离开了形象思维,鉴赏活动就无法进行。高中生处于逻辑思维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以“想象力”为标志的形象思维,在漫漫题海中正逐渐退化,所以,诗歌鉴赏的教学中,要把形象思维的训练放在核心地位。

形象思维训练要有想象的张力。比如,教学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从“诗中有画”的角度,赏析其中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启发学生以诗句中的基本“元素”为起点,从形象上进行想象性拓展:山雨初霁,秋清气爽;碧空如洗,明月初照。雨水洗涤后的松林,含露欲滴,月光轻洒,松针间的水珠,晶莹透亮;雨水流汇,清泉汩汩,泉水中溶着月光,漫过山石,顺着山涧蜿蜒而下,泠泠作响……只有通过这样的有“张力”的形象化思维,才能真正让学生领略到这两句诗动静相衬、俯仰结合、视听相兼的画面感,也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形象思维的训练要有整体的聚力。在鉴赏训练中,思维过程要放得开,思维结果要收得拢,因为诗歌的形象具有整体性。如《春江花月夜》的前八句,写了“潮水”“明月”“月光”“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诸多意象,学生通过想象的发散,思维渗透进作品的内容,形成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整体性的提炼:从多个意象中抓主体意象,从侧面烘托的意象背后把握主体意象。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诗中以“月光”为中心而营造的静谧、朦胧的意境之美。如上文《山居秋暝》的例子,在展开作画面式的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整体上把握意境,才能从根本上体悟王维山水诗的美学特征。

诗歌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渐行渐远的时代,这一任务尤其迫切。而信息社会,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传播方式不断翻新,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反映在语文课堂上,就是不少教师越来越重知识的呈现,而轻思维的发展。急功近利,舍本逐末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归根结底会导致民族素养的倒退!

任重道远,改变现实;强化思维,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S]2004年。

[2]吴瑞霞《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诗意性与诗意思维》[D]《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鉴赏诗意思维
思维跳跳糖
诗意地栖居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3:14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冬日浪漫
被耽搁的诗意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16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