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说文解字角度看语文教学中的几组关系

2013-04-29 00:44周勇
文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与学

周勇

内容摘要: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就可推知字意。温故而知新,笔者试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教学中常见的几个字词,对比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实情,从而推出新意。

关键词:教与学 学与习 课与堂

一.教与学

教学现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重点在“教”字上,虽然也倡导教学生学,但重点仍离不开“教”。据《说文解字注》: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学:觉悟也。(《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字谓教,言教人乃益己之学。教人谓之学者。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故古统谓之学也。”)①

“教”就是上施下效,就是“教人所以觉人”,即通过老师的示范使学生效仿,从而使学生觉悟领会。如何“上施”?即老师如何示范?示范什么?这是教学的重点,《说文解字注》中给了我们回答:教人乃益己之学,教人谓之学者。其实是在反复传达一个概念,教就是学,教和学是一体的。

又据《基础汉字形义释源》:“教”是地名,与“教学”的“教”无关,而“學”则包含“教”与“學”两个方面,后来由于意义上的区分,导致字形上分化成“敎(教)”、“學”两个字。②

这从字源上验证了教和学本来就是一体的,是一个字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学”从其本源上说更加重视学,我们现在则更重视教,这是否是本末倒置呢?笔者不好评判,但是从现在高三学生毕业时流行撕书来看,现行的教学实践确实令人深思。如果那些书上记录的都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心得,怎么舍得撕呢?

打个比方,有个厨师花了很多心血精心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豆浆给客人喝,客人喝了都说好喝,但客人喝了这好喝的豆浆就代表他们会做豆浆了吗?而我们的考试往往不考什么豆浆好喝,而是考如何制作豆浆。我们的评价体制考察的是学生做豆浆的能力,而不是喝豆浆的能力。我们现在的不少老师上课就如这个厨师,“上施”的过程不给学生看,只是给了一个最终结果,这让学生如何“下效”?也正是这豆浆不是学生自己做的,所以再好喝,他们都有可能倒掉,如果真是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心血制作的,怎么可能轻易地就倒掉呢?

所以我们的教学还是要从“学”字上下功夫。

二.学与习

学习现在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而《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学和习是不同的。据《说文解字注》:

学:觉悟也。(《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曰教学相长也。③)

习:数飞也。月令,鹰乃学习,引申之义为习孰。④

习:从“羽”从“日”,意日出之时鸟扑翅振羽欲离巢飞去。因为屡次鼓翅,所以有重复之意,这在卜辞中就常用。又如《论语》“学而时习之”的“习”即重复的意思。后由此引申为“学习”。⑤

学是“觉悟”,是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重点是悟。习是“数飞”,就是反复的飞,是从已知到熟知的过程,重点是反复。整个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不知到已知再到熟知的过程,求学的人被称作学生,而不是习生,这就已经表明,从不知到已知的过程更重要、更关键。然而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往往不然,从基础年级的一课一练、周练、月考、期中期末检测到高三的千模万测、题海战术,无不是学之不足以习补之,甚至是以习代学。尤为突出的是文科生的名著阅读,好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原著,直接就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来强行记住一些答案,这种纯粹应试的做法是违背教育认知规律的,从而也是低效的无趣的,根本谈不上是学习,长此以往必然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无法达到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境界。

三.课与堂

课堂现在指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时下的“课堂”已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如“家长课堂”、“文学课堂”、“优质课堂”等等,“课堂”已经更重视“课”而淡化了“堂”。

古人没有“课堂”一说,因此笔者试从新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解读这二字。课就是言之有果,要求教师上课时不空谈、不妄言,要有实际内容,产生实际效果。堂就是要言之有度,即上课时老师所讲内容使学生入门登堂即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称课堂不称课室,即上课时所教内容不可太深,教师只需引学生登堂,学会方法,入室则是由学生自己完成了。

依据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语文课要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学生入门。因此重新审视“课堂”一词,我们不仅要言之有果,更要言之有度。正如江苏省江苏省教研室文科部主任朱芒芒所言:“说得出是种水平,忍得住是种修养。”

在如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教改的路曲折而漫长,当我们在教学中感到迷惘困惑时,不妨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熟悉的这些词语,寻根溯源,返璞归真,也许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一二七上)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②邹晓丽编著《基础汉字形义释源》(第71页)北京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③(汉)许慎撰(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一二七上)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④(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一三八上)上海古籍出版1981年10月第1版。

⑤邹晓丽 编著《基础汉字形义释源》(第186页)北京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猜你喜欢
教与学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欢迎订阅《小学数学教与学》
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微课”助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与学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