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桂琴
摘 要:《红字》是19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美国殖民时期,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的一个爱情悲剧。故事围绕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身上佩戴的红色字母A(Adultery:通奸)而展开,讲述了她在清教社会曲折的人生经历。但通过她的矜持与努力,海斯特最终成功地将象征耻辱、罪恶的红字“A”变成了象征能干(able)、天使(angel)、可敬(admirable)和爱(adore)的标志,真正实现了自我。
关键词:《红字》;海斯特·白兰;遭遇;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93-02
19世纪杰出的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至今长盛不衰,尤其是“20世纪以来霍桑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有上升之势”[1]。其代表作《红字》堪称世界文学经典之作。因小说丰富的内涵和精妙的艺术手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对其加以挖掘、阐释。仅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发表的与《红字》相关的研究论文就在300篇以上。①从大多数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评析;也有对其意象、神话原型、存在主义进行评析的。
霍桑本人的特殊经历,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新视角。他于1804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没落世家,幼年丧父,此后家庭经济陷入了困境,后来在亲戚的资助下上了博多因学院,曾与朗费罗和皮尔斯是同学。大学毕业后回到萨拉姆镇开始了文学创作,因生活在清教气氛浓厚的新英格兰,从小就受加尔文教思想的熏陶和感染,这对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倾向,《红字》也不例外。小说的背景从现实中的萨拉姆镇转向了17世纪的新英格兰波士顿。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不幸的婚姻遭遇致使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一见钟情,并生下一女珠儿。然而在清教社会里,这样的事情是不被允许的,是必定要受到惩罚的。但通过她的矜持与努力,海斯特最终成功地将象征耻辱、罪恶的红字“A”变成了象征能干(able)、天使(angel)和可敬(admirable)的标志,真正实现了自我。
一、海斯特·白兰的遭遇
《红字》以殖民时期的清教社会为背景,描写了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爱情悲剧。全书以象征耻辱的红字A为线索,在恶浊腐败的政治气氛笼罩下的社会环境中,霍桑安排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的悲惨爱情故事,通过海丝特的悲惨遭遇,鲜活地勾勒出一幅清教统治下的社会画面,反映了清教统治的黑暗与残暴。海斯特年轻貌美、端庄大方:“这个青年妇女身材修长,体态优美绝伦。她的秀发乌黑浓密,阳光下光彩夺目。她的面庞皮肤滋润,五官端正,在清秀的眉宇间还有一双深邃的黑眼睛,使之极为楚楚动人。她有一种高贵女子的气质,具有那个时代女性优雅的举止仪态,具有特有的稳重端庄。[2]”却嫁给了身体畸形、相貌丑陋的老学究罗杰·齐灵沃斯,他们俩并不般配,而且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注定是一段不幸的婚姻。“他身材矮小,满面皱纹,他那身奇装异服看似搭配随意,其实真是为了掩盖或淡化他一高一矮的双肩。[3]”婚后不久,两人决定移居马萨诸塞的波士顿,途经阿姆斯特丹时,丈夫齐灵沃斯遇事停留,妻子海斯特先行到了波士顿。可她在波士顿住了快两年,丈夫杳无音讯。在其独居期间,海斯特与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先生相爱并生了一个女儿,名叫珠儿。在当地清教徒看来,此事大逆不道,海斯特受到了严酷的惩罚:被投入监狱,当众受辱,并且要佩带标志通奸、象征屈辱的红色字母A。海斯特被彻底地孤立了,成为公众谴责和议论的对象。“主妇们,”一个五十上下满脸凶相的女人说道,“我想跟大家谈谈我的想法。如果让我们这些声名良好。成熟稳重的女教徒来处置像海斯特·白兰这样的女犯,……他的教区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丑事。[4]”
在当时的清教社会里,人们认为:上帝创造女人就是要让她成为男人的帮手和附属,女人必须服从,必须自我否定,必须舍弃一切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想法,女性就是生儿育女,同时以崇拜自己的丈夫为天职,“Marriage is give and take——you give and he takes。[5]”因此,妇女不可避免地遭受着性别歧视和压迫,她们只能生活在社会及家庭的最底层。海丝特也不例外,她和丈夫齐灵沃斯之间没有爱情,只有婚姻,她与牧师丁梅斯代尔是真正相爱,可她们的爱情却不能公诸于世。海丝特情愿独自一人承担一切罪责,也不愿意说出牧师的名字。“不,决不!红字已深深地烙在我心底。你们是无法除去的,我的苦难与他的痛楚,我将一并承受!我的孩子必须寻找一位天国的父亲;她永远不会知道她在凡间的父亲是谁![6]”海丝特·白兰的亲身经历和遭遇道出了女性在清教社会中所遭受的歧视和压迫。
同情妇女遭遇的学者们认为,“在历史地认识性别歧视的同时,还必须追究使这种不平等合法化和得以维护的宗教、哲学与社会思想的根源,并对过去一直由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研究进行批判,因为这种研究始终无视女性的观点和女性对历史及文明的贡献。[7]”海丝特·白兰并没有被当时黑暗而强大的清教势力所压垮,作为受压迫的女性,海斯特注定是清教社会的对抗力量,她不得不生活在一连串的矛盾和痛苦之中,拼命挣扎、苦苦奋斗一生。她的奋斗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奋斗,是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她试图以此冲击清教社会一切腐朽观念。她敢于直面自己所遭受的惩罚,善待穷人,帮助病人,最终公众因其善良的品质而饶恕了她的罪行,不再把红字A看成是一种罪恶的标志,而是把它看成了善行的标志,能干(able)、天使(agel)、可敬(admirable)和爱(adore)的标志。
二、海斯特·白兰的自我实现
海斯特与齐灵沃斯之间没有爱情,而且二人的外表和内心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海斯特有着天使般的容貌和一颗善良的心,而齐灵沃斯不仅相貌丑陋,这注定是一场不幸的婚姻。海斯特跟着齐灵沃斯虽然可以衣食无忧,但她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无法得到满足,再加上齐灵沃斯已消失近两年。此时,她认识了丁梅斯代尔,两人一见钟情并且还生下一个女儿。这在当时的清教社会中可谓是道德败坏至极,但就海斯特而言,找到了真爱应该是一种幸福。就如马斯洛所说:“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是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当前四种需求即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和尊重的需求都得以满足后,他便开始面对更高一级的需求:自我实现。[8]”海斯特把她对丁梅斯代尔的爱看成是实现她理想的所在,是她价值体现的载体,她敢于独自面对惩罚保护心爱的人,她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穷人,帮助病人,哪怕这些人曾经对她有所指责、唾骂和侮辱,她始终用宽容的心和诚挚的情感去对待周围的人,她的行动为她赢得了好名声,公众因其善良的品质而饶恕了她的罪行,这使得她能在融洽的关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斯洛还说:“如果一个人在赋予他生活的意义里,希望对别人能有所贡献,而且他的情绪也都指向了这个目标,他自然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状态。他会为自己的目标而调整自己,会以他的社会感觉来训练自己,他也会从练习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种种技巧。[9]”海斯特在善待穷人、帮助病人和保护爱人的过程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海斯特把所有的余钱都用于施舍、救济那些并不比她更可怜的穷苦人,尽管时常遭受他们的辱骂。有许多时间,原本可以做一些更能施展技艺的针线,却被她用来为穷人缝制粗布衣衫。她在做这类针线是,很可能是抱有苦修、赎罪的念头。[10]”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们的侮辱、排斥和鄙视。但这种处境她已习以为常了,她在尽力弥补自己的过失,在肯定和接受自己的同时,也肯定和接受别人,希望自己最终也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接受,这是海斯特为自己定下的一个“实现”的目标。“私底下人们早已原谅了海斯特·白兰的过失;而且不仅如此,他们开始不再将红字看做罪恶的标记—毕竟她已为此遭受了凄苦漫长的惩罚—而且把它作为她犯错之后所做善行的标志。……红字赋予佩戴者一种圣洁之光,能庇佑她安然无恙地出入险境,纵然落入贼穴,也能全身而退。[11]”
海斯特在具体实施这个目标时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接受,公众最终接受了她,牧师丁梅斯代尔也有勇气和她一起站在审判台上,向世人公开承认他对海斯特的爱,最后就连一直只想着报复他们的齐灵沃斯先生也默认了她和丁梅斯代尔的爱情,“老罗杰·齐灵沃斯去世了,贝林汉姆总督和威尔逊牧师是他的遗嘱执行人。遵照他的意愿,他留在此地即英国的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都悉数赠与小珠儿—海斯特·白兰的女儿。[12]”由此可见,齐灵沃斯最终也承认了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了海斯特与丁梅斯代尔的女儿—珠儿。正是由于公众和齐灵沃斯的认可,才使得海斯特能够实现她所定下的目标,她的人格得到了健康发展,并产生了积极的体验,而这种体验能使她自己变得更加的完善。她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并针对环境标准作出取舍,这是她独立人格的真正体现。
三、结语
小说紧紧围绕红字A而展开,故事充分体现了海斯特从遭遇不幸到最终真正实现了自我的人生历程。遭遇不幸之后的海斯特,不再停留于对生理的、安全的、归属的和尊重的低级需求,而是将目标转向了更高一级的需求,即自我实现。海斯特的坚持最终让她实现了自身的愿望,她即得到公众的认可,又得到了齐灵沃斯的谅解,同时又向世人证明她对丁梅斯代尔的永恒的爱。这一高级需求的满足使海斯特的人格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真正实现了自我。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笔者对国内多个数据库较为全面的搜索与统计。
参考文献:
〔1〕Tuner, Arlin. Nathaniel Hawthorne[M]. New York: Bames and Noble,1961.
〔2〕〔3〕〔4〕〔6〕〔10〕〔11〕〔12〕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 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85.
〔7〕富士谷笃子.女性学入门[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
〔8〕〔9〕方刚.精神分析[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