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三品”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013-04-29 12:28王泰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三品歙县绿色食品

王泰成

摘 要:通过梳理歙县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历程,找寻影响其稳定发展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歙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分析;歙县

中图分类号 F3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21-02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边缘。北倚黄山,南临千岛湖,西南与东北方向有白际和天目山脉怀抱,新安江穿境而过。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较早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为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奠定了基础[1]。

1 优良的生态环境

歙县国土面积21.29万hm2,其中,中低山坡地12.37万hm2,占总面积58.1%,丘陵地6.82万hm2,占32.1%,台地和盆地占9.8%。以陡坡地为最多,地面坡度大于25°的17.44万hm2,小于25°的斜坡和缓坡地1.71万hm2,岗台和河谷盆地2.1万hm2。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17.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77.69%。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 963.2h,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无霜期228d,大于等于10℃积温在900℃以上。全年平均降水量在1 600mm左右。气候特点基本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主要农作物灌溉用水除水稻和蔬菜外,基本依靠自然降水。全县基本无大型重污染工矿企业,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优良。

2 丰富的农业物产资源

歙县由于地处亚热带北缘,许多北方和南方的作物均适宜生长。根据历代歙县地方志记载,全县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有“皖南花猪”、“徽州麻鸭”、“歙县黄鸡”、“富岱杨梅”、“金丝琥珀蜜枣”、“三潭枇杷”、“三口蜜桔”、“黄山贡菊”、“黄山毛峰”、“顶谷大方”、“屯绿”等等[1]。因此发展有地方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的物产资源相当丰富。

3 较好的技术支撑

歙县于1994年至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科技部等7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51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经过5a的生态农业建设,于1999年6月通过国家专家组的检查验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开发是生态农业建设中10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重要内容。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承蒙国家专家组、省生态环境总站和省绿办的专家指导与支持,加之我县技术人员的学习与技术积累,于1997年至2001年在全省率先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其中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有机茶基地30hm2,产“玉霜牌”有机茶22 500kg;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茶基地2 600hm2,产量460t;获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黄山贡菊”面积200hm2,产量200t;无公害茶叶200hm2,产量200t。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2]。之后以歙县农业环保站为技术骨干单位(5人),每个乡镇配套1名农业环保兼职技术人员,上下联动,在全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推广应用相关综合技术,使得歙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有了较好技术支持体系。

4 歙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历程与现状

如前所述,歙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起步早,到2004年达到高潮,据统计当年年底3项认证总面积达9 160hm2,产量3 300t,认证企业数23家。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2 435hm2,产量1 820t,企业7家;绿色食品认证面积6 823hm2,产量1 409t,企业7家;有机食品认证面积650hm2,产量120t,企业9家。认证农产品包括茶叶、黄山贡菊、问政竹笋、奶粉、雪梨、柿等。之后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年底全县绿色食品茶认证企业仅1家,认证面积仅800hm2多一点,产量为360t,有机食品茶认证企业1家,面积82hm2,产量30t,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均放弃续展认证,经多方宣传、指导,新发展1家茶叶企业认证,面积680hm2,产量280t。到了2010年开始恢复性增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市场认可度;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认证,是企业创品牌、增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3项产品的生产与认证已从单一的茶叶生产向养殖业和特色产品发展。截至目前,我县3项有效生产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家,面积1 000hm2,产量1 450t。认证的农产品种类含茶叶、“黄山贡菊”和弥猴桃。另外,2008年歙县人民政府为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确保歙县农业主导产业—茶产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以县政府为申报主体,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获得验收,颁证面积达8 266.6hm2;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欧盟认证)330hm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7家,面积1 893hm2,产量9 680t,无公害农产品生猪2.7万头。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了茶叶、柑桔、枇杷、稻米、生猪等。

5 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原因分析

5.1 传统经商理念束缚 传统的徽商曾经辉煌明清两朝数百年,然而其薄弱之处在于重经商、忽视基地管理与建设投入。如2004年有1家企业,在县农业环保站的指导下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号:LB-44-0405120498A),其基地建在歙县霞坑镇,面积达0.16万hm2,首次获证后的3a内没有在基地范围内举办任何形式的技术培训班,没有种植生产管理环节档案等,更别说基地建设投入,结果到2007年要续延认证时,从村到村民组到茶农均不愿意与其签订购销合同,不得不放弃续延认证。再如另1家无公害认证企业(证书号:WGH-04-0804)出现同样情况。

5.2 集约化生产程度低 我县虽然是茶叶生产大县,面积达1.73万hm2,但30多万茶农,人均不到667m2。全县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在实行农田承包责任制时,具体到某个村组的某农户所分得的茶园,就有可能是东南西北中都有。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老弱劳力在家,使得统一管理难度增加;实行土地自愿合理流转、集中管理、种植,家中老年人思想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另外,我县每到茶季,从事茶叶收购、贩卖销售、鲜叶初制茶人员达数千人,与认证企业竞争,使得认证的企业主不愿在基地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投入。几个方面的交集作用,造成已获认证或是想建设基地开展认证的企业,轻视或是不愿增加基地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而制约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与认证的发展。

5.3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混乱 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国多达20余家,加上分支机构,总数则达上百个。加之有机食品认证是市场化,中介机构认证,追逐经济利益,轻规范监管与技术指导,导致其自身资质的稳定有效性遭到质疑,也干扰了有机食品认证的严肃性。如安徽天园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3年在歙县1a内给3个企业颁发4个有机食品转化证,其自身的资质有效性时间不长就被否定。

6 促进歙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建议

歙县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和较好的技术支撑,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促进本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需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1)持续做好宣传与引导。通过宣传与引导,一方面使企业主或合作组织领头人认识到,在充分发扬徽商经营精髓同时,应重视品牌宣传、原料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可追溯制建立等。只有做好做精全方位工作,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持续的宣传与引导,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千家万户传统的小农经济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通过集约化统一管理,标准化生产才能抵御各种风险,增加收入。(2)借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东风,在全面做好土地使用权确权基础上,每年选择1~2个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土地流转,实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统一管理,示范带动,逐步推广。(3)目前全县28个乡镇,以乡镇农业站为依托,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每站配有3人,将他们列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内检员、检查员,监管员培训。通过培训考试获得资质,提高其技术推广与管理水平,成为农产品生产最前沿的监管员、技术推广员和指导员,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持续稳定发展。(4)县政府出台长效性鼓励与引导政策。在出台鼓励与引导政策中,应明确一切有机食品认证,均需通过县农业部门核查其真实性、可靠性,方可兑现相关政策,从而保证有机食品认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友仁,姚生汉.安徽歙县生态农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1-4.

[2]石山.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979-981.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三品歙县绿色食品
安徽歙县:看这场宣传性别平等的超级辩论赛
徽港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书画世界》改刊题贺作品选登
临西轴承:“三品”战略加快动能转换
布局供给侧 提升“三品”端
着力打造“三品”福涌 努力提升办学效益
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
歙县找寻王茂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