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黎 袁孝亭
曹琦教授是我国老一辈著名地理教育家。解放前就读于长春大学,解放后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执教40多年。曹先生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春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理事长。曹先生在地理教育界德高望重,他淡泊名利、严谨务实,热爱地理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地理教育事业和天文科普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1992年和1994年分别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吉林省英才奖章。
一、笔耕不掇,著述丰富
曹琦先生在地理教育教学、科研领域辛勤耕耘60余载,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曹先生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和理论研究,并认为这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因此,先生以教学实践为基础,长年致力于教材建设和学科教学理论研究,80岁时仍主编过教材,年届90高龄还受邀发表文章。迄今为止,由先生自编、主编与合编的专著、教材、工具书和科普读物等各类著作共计23册,字数达270余万字。
1980年,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草拟《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这个任务最终落到曹琦教授身上。曹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参阅大量参考文献,借鉴当时前苏联先进的地理教育理念,围绕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材内容和结构、学时分配、教学中注意事项等方面,完成了《大纲》初稿的起草。1980年5月,在杭州举行的高等学校理科地理教材编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由北京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对《大纲》初稿进行了讨论修改,并经编委会审订,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大纲》是我国第一个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高师院校地理专业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我国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一个新的里程碑,《大纲》成为国内高师院校地理专业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的基本遵循,也为《大纲》的后续修订、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曹先生从事高师地理教学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来,先后编写过三部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中学地理教学法”方面教材。198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系曹先生与褚亚平先生、周靖馨先生合编,当时被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确定为地理教学法教材,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1982年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发了第二版。在这本教材编写中,曹先生负责第二章“中学地理教学任务和内容”、第三章“地理教学方法”的起草,篇幅约占全书的2/3,编写任务繁重。1983年曹先生主编了供函授生使用的高师地理教学法教材,该书结合函授生特点,为函授生地理教学法教学提供了基本遵循。曹先生离岗后,还一直关心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改革和发展,2005年在其80高龄之际,又受邀编写了《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达27万余字,包括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内容设计、地理教学方法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外教育设计、地理教学评价设计、地理教育研究设计等主要内容。该书将设计理念引入地理教学之中,拟以“地理教学设计”取代“地理教学法”、“地理教育学”和“地理教学论”等各有欠缺的课程名称、内容和结构,为地理教学法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事地理教育、地理科学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曹琦先生先后发表各种论文30余篇。如“地理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论中学地理教材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方法论基础”、“地理教学中的知能转化”、“地理教学方法的演变趋势——地理引导法的兴起”等,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化了不同时期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对于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老一辈地理教育家,曹先生对地理教育事业感情深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1993年高考取消地理科目后,许多中学地理教师和地理教学研究人员认为地理教育大势已去,前途渺茫,地理教育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二个低谷。面对严峻现实,曹先生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为地理教育事业发展做些什么,于是,他发表了“地理教育的价值”。文章在对地理教育价值进行系统而深入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教育发展历史对地理教育价值波动的实质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提出地理教育价值持续发挥的可能性。在地理教育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先生敢于仗义执言,对于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把握方向、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勤学善思,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曹琦教授的大学时代是在建国前后度过的,特殊历史阶段使他读了7年本科,也奠定了扎实的地理学科基础。大学期间由于成绩优异,被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主任张子桢教授选派到东北师大附中任教,因而积累了丰富的中学教学经验。建国初期参加工作,其地理教育思想深受前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影响。同时,他注重博采众长,对地理教育的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独特的观点,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地理教育理论。
(1)中学地理教学七原则。地理教学原则是地理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师在处理教材、组织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曹琦先生在《中学地理教学法》教材中,对地理教学原则有着深刻阐述:“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学原则的贯彻,总的来说,是在认真贯彻一般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地理科学的特性,根据每个地理教学原则的特点和对地理教学所提出来的具体要求及作法,在教学中逐一加以贯彻的。”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多年中学教学实践经验,他提出了如下“中学地理教学原则”:①经常应用地理感性材料的原则;②广泛应用乡土地理教材的原则;③地理事实材料与地理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原则;④充分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区域差异的原则;⑤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原则;⑥地理知识教育与地理智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⑦地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研读曹先生提出的七条地理教学原则,时至今日对于地理教学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教与学相统一的地理教学方法观。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它包括各种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问题成为地理教学法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曹先生认为,必须把各种各样的地理教学方法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把它们区别开来,加以类化和规律化,形成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地理教学方法系统,并于1993年在《课程·教材·教法》期刊上发表了“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一文,文章中系统阐明了地理教学方法分类的意义和依据、地理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关系以及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他指出:“①进行地理教学方法分类,可以明了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功能和应用范围,能加深对各种地理教学方法的认识。②对地理教学方法加以分类,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对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能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效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③地理教学方法分类之后,可以建立起地理教学方法系统,使地理教学方法系列化、规律化和结构化,这对加强地理教学法学科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指出:“根据各种地理教学方法教育功能的不同,众多的地理教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地理讲授方法、地理引导方法、地理直观方法、地理逻辑方法、地理练习方法、地理一般专题方法、地理特定专题方法等七个系列、地理一般方法与地理专题方法两大类型,形成一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法系统。”
在关于教法与学法的关系上,曹先生提出:“教学方法不是教法与学法的机械相加,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紧密结合,是水乳交融,不是油水相并。”可见,它是化学现象,而不是物理现象。他还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把教与学分离开来,无论是重教轻学,还是重学轻教,都是不可取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纯而又纯的教法,也没有纯而又纯的学法,教与学是分不开的。”这是曹先生教与学的融合观。
在教学实践中,曹先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贯穿始终,要各种方法相结合,一枝独秀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样,教学方法不能滥用,更不能每堂课都一样,要随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设备的不同而变化。曹先生的教学就是如此。他还指出:教教学法的教师,更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特别是在运用上狠下功夫,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使学生愿意听你的课,感到是一种享受。这是曹先生的综合方法观的具体体现。
(3)鲜明的地理课程观。曹琦教授认为,课程观包括对课程目标、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的看法。地理课程目标即地理教学目的。曹先生的地理目的观,在其所著的三个版本的地理教学法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叙述。他认为中学地理教学应对学生进行地理基础知识教育、地理能力培养和地理情感教育(思想教育),这三者缺一不可,务必全面贯彻。过去有顾此失彼现象,必须纠正。他还指出:“地理课程(教材)设计,要严防把地理科学知识触角伸得过长,误把相邻学科的东西选进来。为此,要把好地理关,以保证地理科学知识的纯洁性、增强地理学科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曹琦教授赞同学科课程论。他对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年提出的“学科课程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的生活需要”,即他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一直持有保留态度,他认为这种课程论难以实现地理课程目标。
(4)以问题为中心的“师生观”。即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的看法。对此,曹先生在其所著《中学地理教学法》和《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著作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他认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指挥,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这是一种过时的传统教育观,对今天仍有一定影响。他还指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学什么和怎样学,学生说了算,教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发挥,这种师生观也是不可取的。
曹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学生转,而应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转,为了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问题的结论,师生共同发挥作用,以达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之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以完成教师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曹先生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是切合实际的,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符合教学规律。
曹先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教学过程的师生观”,他屡次提到在1958年教育大革命期间,有些学校出现“小将上讲台,教师靠边站”,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现象,用这次革命的后果告诫要以史为鉴。并借用我校校长、著名教育思想家丁浩川教授的一段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话来教导我们。
三、教书育人,师德崇高
从教数十年,曹琦教授经常强调:身教胜于言传。师从曹琦先生,近距离聆听先生的教诲,在学习领会先生博大精深的地理教育思想的同时,更可以亲身感受先生治学之严谨、工作之敬业、为人之谦和。
(1)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曹琦教授的宽容是与他接触过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凡事都为他人着想,然而其对自己的要求却从没有放松过。先生始终坚持“以问题为中心”推动教学进程,讲课时循循善诱,经常应用引导法,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先生对授课质量要求甚高,甚至近乎苛刻。在给研究生授课时,有时就是导师与学生“一对一”上课,但他丝毫不因人少而放松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每堂课都要提前备课、准备讲义,课堂上认真讲解、全程板书、提问讨论,课后还要布置作业……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即使是年近七十返聘执教时仍然如此。先生对作业及论文的指导,每次都是详批详改,有时批语内容甚至比学生作业还多,几轮修改下来,学生们耳濡目染,态度自然更加严谨认真。
(2)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曹琦教授的教学任务繁重,他除了担任本科生的“地理教学法”、“地球概论”的教学和教育见习及实习的指导外,还承担函授生这两门课的教学任务。文革后开始培养研究生,他又承担了研究生的“地理教学法”、“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面对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曹先生总是任劳任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地理教育教学和研究中。曹琦教授离岗后,也始终关注着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周到学校期刊阅览室查阅期刊,了解掌握地理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把握前沿理论。在2013年我国地理教育发展一百周年之际,曹先生特别撰写了“纪念百年史,迎接新高潮——对中学地理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一文,从地理课程名称、地理教学时数、地理教材内容、地理教材配置等角度对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百年变革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重点和历史使命、高中地理课知识结构设想、高中开设地理课后的积极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3)谦和感恩的生活态度。曹先生谦和、感恩的生活态度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每当有人褒奖先生的成就时,先生总是将其归于外因。记得有一次有人提起《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是由他执笔起草时,他谦虚地说,那是因为东北距离前苏联比较近,东北师大占据地利所致。
作为张子桢教授的得意门生,曹琦教授对恩师张子桢先生的培养和教育一直念念不忘,九十高龄之际还特别撰文追思恩师。他始终认为张子桢教授的教育思想对自己影响巨大,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恩师张子桢教授传、帮、带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