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荣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二是教师分析太多,而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作的指导太少;三是学生的作业时间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写作及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太少。要改变这种三多三少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转变观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地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 自主学习 习惯 方法
新课改观念则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将给语文教学带来巨大的活力与生机。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价值观上为了学生,在理论观上尊重学生,在行为观上依靠学生,才能实现自主学习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效果。鉴于此,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构建学生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觉的学习习惯,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是否真正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知晓自主学习的意义。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的大部分学生已习惯了教师的“注入式”教学,产生较为明显的依赖感,学习过程中少有的见解,缺乏创新思维。教师也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我”为本,以“本”为本,一味的“填注”知识,不管学生是否能吸收、消化。此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习惯)已远远不能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应转变观念,改变习惯和方法,才有资格进入新一轮的语文课堂,也才能科学规范的指导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对他们的好处,告诉学生摒弃传统学法,张扬个性学习的目的所在,敢于放手“扬弃”,破旧立新。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改革大潮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习惯和方法的转变,能让学生在吸取知识营养的同时,还能增强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质,以至于今后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努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喜爱或关切的情绪,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其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反之则只能发挥20%,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主张学生“乐学”,“知之者不知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驱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情感熏陶。成功的教育技巧首先在于用真情感染学生,教师应从关爱学生入手,与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交朋友,赢得学生的好感和信赖,达到“爱屋及乌”的境界。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以民主的教风贯穿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以一种亲和力去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二)新招迭出。心理学家认为,新异的刺激能引起学生定向的探究活动,单调、重复最容易使大脑进入抑制状态。教师应走出“满堂灌”的误区,给学生补充一些鲜活的知识信息,拓展延伸,在教法上不断创新,力求做到“堂堂有异,篇篇有别”,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学的生动活泼。(三)提供舞台。喜欢自我表现是中学生的一个心理特征,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创设这种宽松环境,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乐趣,可以辅之以主题多样的课外活动,让特长不同,爱好各异的学生尽情发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发现了“自我价值”,信心就会更足,兴趣就会更浓。我在上《春》和《看云识天气》时,就鼓励学生当一回小老师,上台来为同学们分析精段,效果不错,既增添了他们的信心又赢得了同学们的钦佩。新生入学,我让每个学生登台做自我介绍,既让同学之间尽快熟悉,更使每一个同学一开始就对自己充满信心。(四)扩充视野。针对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增加相关的知识链接,教会他们做读书笔记,做资料卡片等等。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会越来越高。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启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就是要一知识本身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学语文的乐趣,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喜悦。”这对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启迪。
三.科学地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
人们常说,知识的宝库丰富多彩,教师应该把这把钥匙交(教)给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年龄、心理特点差异,教给学生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中外名家总结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有用方法,诸如发现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等,这里毋须赘述,单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联系新课程的特点,在此抛砖引玉。(一)给足自信。愚以为这是教与学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长期以来,我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是放在首位。试想,一个人任何事连最起码的自信都没有,何谈成功?在一个班级里,绝大部分学生(客观地说)都具备了充足的自信心,学习上还有多少困难不能克服?活动中还有什么问题不敢尝试?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信,本质上与新的的课程理念关于尊重学生的要求一拍即合。(二)激励勇进。教学中善于常常运用激励机制,是教师给予学生永远上进的动力。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都坚持给学生打气、鼓劲,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敢说、敢做、敢写……涉足新课程,这方面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七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由于种种原因(也许是他们刚刚进入中学的缘故吧),开始只有三三两两的偶尔表现,我不满意,于是,抓住班级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本地质量最高的镇中心小学这一契机,正反两面“刺激”、鼓励,很快就有了效应,至少有一半的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后来一发不可收,现在随时上课的感觉都好。由此可见,激励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源泉。(三)他法辅助。自主学习只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该与之相辅相成。在课堂上,教师应调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师生问、学生问的讨论答辩式,师生互动、交流、反馈信息,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机会。这里包括自学、师生提问、小组或全班讨论、小结等环节。有自主的气氛,也不乏合作的趋向,更增加了探究的机会。所以,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综合的。我们打一个比方,如果自主学习是河道的主流,那么要让它常年清澈、日夜流淌,离开了探究、合作的支流补充,主流缺乏活水来源,终有枯竭的时候。当然这只是宏观的辅助方法,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还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更多实效的细微方法。
自主学习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性格品质。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转变了观念,构建了新的教法来指导学生学法的改变,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扬弃、在实践中完善,就一定能成为合乎时代要求的新型合格教师。
(作者单位:四川蓬溪县文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