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忠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灿烂光芒已照亮了教育的每个角落,这场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全方位革命,给了广大教师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精髓没有真正理解,在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亟待我们进行反思、总结,以推动新课改向纵深推进。
一、脏
表现之一:过度表扬。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展示。”在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迎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行为与学生观。教师变得特别珍视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各种各样的表扬。评价学生时,表扬声一浪高过一浪,似乎给予学生的表扬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如,一位中年级学生在口算17加6等于21时,教师不但没有指出学生的错误,反而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你真了不起!”“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话题,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张口就来分寸失当的表扬,过多、过滥、空泛的表扬,庸俗而廉价的表扬,让教学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导致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盲目自满、浅尝辄止。
表扬如雨露,适时适度的表扬能滋润干渴的心灵。新课改后,教师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常言道:“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头就容易背离我们的初衷。”学生出现失误,教师还盲目表扬,就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而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并不是让批评在我们的教育中“下岗”,适当的批评能让学生认清前方的路,认识到如何改正。没有批评、惩戒的教育,是虚伪的、不负责任的伪教育。
表现之二:教学情境创设过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了能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许多数学课因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原来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精彩纷呈,富有吸引力,极具观赏性。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业务能力有限或过于追求完美,出现了弄巧成拙,锦上添“脏”的现象,课堂变得杂乱无章,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任务。
不可否认,直观、生动、形象的“情境”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一些媒介材料的过分介入,让学生兴奋不已、眼花缭乱,加上教师语言点拨不到位,数学课也就缺少了“数学味”。学生一直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而离“题”万里,“乱象”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没能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没能很好地进行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灵魂的“数学训练”也被“打入冷宫”。
教学情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创设的,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快、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本身并不是课堂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抱着务实的态度,找准“支点”,避免教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应该把激活数学思维放在首位,做到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进知识的建构,让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学习。
二、乱
学习方式:放任自流。
在课改中,不知从何时起“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响亮的口号和时髦的理念。教师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的教学模式,“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你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的使用概率不断上升。咋听这句话,觉得这一做法实在高明之极:解放了老师,不用整堂课讲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也解放了学生,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吗?
充分信任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操作、探讨之后,相信他们最终都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忽略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导,学生是学的主体,谁都无法取代谁,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使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由于受先天遗传、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在学生还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就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这无疑是建造了一座空中楼阁,缺少坚实的基础,看到的只能是表面的热闹罢了;如果学生想学的内容不是教学的重点,想学的方式又不恰当,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将无异于放任自流。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教学方法:自以为是。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都在倡导探究式教学,排斥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凡教学必探究”,许多无法或无须探究的教学问题也交给学生去“探究”,表面上看这些课堂气氛活跃,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其结果可想而知。学习内容不同,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应该有所变化,过分要求学生去探求、去发现,结果只能培养学生的“假探究”和“假发现”,这种现象在当前课堂教学中并不鲜见。
探究式教学有它的优势,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但是接受式教学也有它的可取之处,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多人传授知识,学生从讲授中能获得远远大于自己阅读所得到的知识量。它们不是对立矛盾的关系,它们是相互补充,辩证统一的。
三、差
文本解读:教师异想天开。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不少教师越发重视对文本的解读、研究与实践。课堂上尊重学生的自身感受、主体经验,引导学生更富主动积极、个性的思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许多教师为了彰显自己的内涵,吸引听课者的眼球,突显自己的构思与众不同、独具匠心,数学文本被无度挖掘(挖到学生“高不可攀”,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理解不了的境况),教材被无限拓展(拓到其他教师“不可企及”,无论怎样也达不到的程度),总是费尽心机地寻找一些与学习内容靠得上边的资源,然后整合在一起,创生一系列较为时髦的问题与话题,课堂成了教师的“异想天开”之地。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解读”和“活用”之间的关系。要以“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为价值导向,从学生的视角、编者的视角、教师的视角三个方面品读教材的每个细节,梳理知识点,立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对教材作扬弃与优化处理,这是教学的“血肉”,也是“活用”的根基。接着,创新设计,达到宏观与微观,新知识与旧知识,教学目标与达成构思等的统一,实现教学目标,这便是教材的“活用”,也是教学的“灵魂”。
反馈练习:学生无从下手。
数学教学提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随着算法多样化的深入人心,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说得最多的话是:谁还有其他的算法?看看谁的算法最多?教师的鼓励确实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激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不断地追问下,学生交流的方法越来越多,课堂显得十分活跃,学生也十分投入。
但是,面对一些重复的、低效的方法,教师还流露出“满意”的神情。一些学生在数手指计算,教师装作没看见,任由他们去数,教师一概叫好,并不管思维水平是否有提升,“多样化”变成了“低级化”、“形式化”。个别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意图,用一些低价值、原始的方法来充数,从而影响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
教师在“算法多样化”的光环下,对算法只求量上的“多、全”,一味地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算法,变成只要答案对就行,很容易把学生引入钻牛角尖和生拼硬凑的误区,对学生发展非常不利。课堂上常出现学生围绕已想好的很简便的方法打转绕圈的现象,甚至竭力去思考一些低层次算法。特别是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有意诱导下,为多而多,凑得数,胡造乱编,最后导致学生在做作业时面面相觑,无从下手,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
从新课改一开始,我们就渴望卓越、追求完美,希望能改头换面、脱胎换骨。然而,新课改不是依葫芦画瓢的简单模仿,而是深刻的领悟,灵活运用的过程。新课改没有“捷径”可走,不是“模仿秀”追求的时尚,更不能让“脏、乱、差”充斥我们的教学。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研究,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所具有的心智模式和信念模式,不做课改理论的“拙劣的模仿者”,关键是必须头脑清醒,实事求是,不能迷失新课改的方向,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改得扎实,改得稳健,改得有效。
◇责任编辑:赵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