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蓉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外语热”与“母语荒”形成鲜明对照,母语危机本质上是汉文化的危机,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处于尴尬的危险境地。母语教育关乎民族生死存亡,在多元文化语境及文化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大学语文应该积极承担民族文化认同的使命,努力建构教育对象的精神家园,促使其精神成人,并肩负起传承与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文化视域 大学语文 母语危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人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大学语文课的开设何以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这是因为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然而,在众多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却无处话凄凉,语文课不仅由必修降为选修,学分由4个减为1-2个,课时也由最初国家规定的108个课时缩短到36个课时甚至更少。[1]足够的课时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必要条件,学校不重视,语文自然就被成千上万大学生视为了鸡肋。语文教育衰落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的式微,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母语危机的民族文化之忧
早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写下了《哀中文之式微》,感慨国人母语能力下降,忧虑中文日渐低落。四十年过去,这种状况越演越烈。当代中国,“外语热”和“母语荒”形成鲜明对照,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深思。许多大学规定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才能获取毕业证或学位证,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需要考英语,却不需要考汉语,众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需要通过英语水平能力测试,却不需要通过汉语能力测试。在轰轰烈烈的“全民学英语”热潮中,汉语在固有的领地日益狭小,甚至呈现边缘化趋势,大学生的母语能力也严重退化。据网易新闻中心报道,南京某高校曾组织博士生、硕士生做高中语文试卷,及格率25%,令人大跌眼镜。复旦大学2005年的汉语比赛中,外国留学生首次夺魁事件也曾引起华语社会强烈反响与深刻反思。许多大学教授十分忧虑:当代大学生,包括中文系学生,对汉语表现出令人震惊的冷漠。这种冷漠多源于学好英语和计算机有助于找到含金量高的工作,而学好母语似乎派不上用场。
面对“母语危机”,余光中先生说,“英文充其量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2]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倘若一个人对母语缺少感同身受的体验,必会缺乏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汉语沉淀着中国五千年文化,汉民族文化精神有其无法替代、不可磨灭的经久价值,当年轻一代膜拜外来文化,疏离民族传统文化之时,当全社会慨叹国人道德滑坡、信仰失范、经典迷失、价值偏离之时,我们必须警醒,以汉语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处于尴尬的危险境地,促使民族文化得到最广泛的认同是当代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思
早在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两位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3]匡亚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表现在语文材料中最多、最集中,通过语文教学,教师应进一步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传授给学生。”著名文艺理论家徐中玉先生则说:“不论学习何种专业,都应具有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较多知识,对本国文化精品的一定修养和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民族文化素质。文化精品之所以能称为精品,即因在精美的语文表达中,还深深地蕴藏、显示着前贤高尚的精神境界、强大的人格力量、健康的审美趣味等等。”[4]由此可见,大学语文从它历经十年浩劫之后重返课堂之时就被赋予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格曾说: 教育的对象是特定文化环境中具有思想道德情感的精神主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5]语文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通过互动实现着双向建构。在历史的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恰似骨肉相连。语文教育浸透着文化的血液,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不仅传播知识,更建构精神。“面对文化转型带来的文化失范、文化迷失,大学的学术研究不仅秉承着文化守护的责任,还肩负着文化探索、文化创新的使命。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大学语文》教育不仅应当成为先进文化的传递者,还应当成为主导文化的示范者、多元文化的整合者、融通者、指向者。”[6]大学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其实就是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为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洞察人生真谛,把握生命价值,提升人生境界,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肩负起传承并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
三.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之变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已得到语文教育界的认同,实现其文化育人功能,需要改变窘境,改革创新,挖掘教材文化意蕴,强化民族集体记忆。
1.全球性的教育视野。化解母语危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闭关锁国,将外来文化视为洪水猛兽,阻挡于国门之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中,独尊母语无异于天方夜谭。虽说世界上任何一国的母语高等教育都把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但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各国谋求发展的共同需求。大学语文并不等同于中国语文,中国文化只有在和世界先进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过程中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实现真正的复兴。因此,大学语文应该以民族文化为主导,同时放眼全球,吸纳异国先进文化,凭借足够的民族自信,将外来文化的精华熔入中华民族的炼炉,洋为中用,吸收借鉴。
2.专题性的教学内容。传统语文教学以篇章为单位讲解作品,极少将作家作品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审视观照,文章之间缺乏相互关联,其文化含量难以得到充分显现和挖掘,学生所学文化知识零星散乱,不成体系。大学语文以文化育人,应该凸显文化主体地位,以文化为核心考察教材篇章价值,通过篇章建构文化的知识体系,紧扣传统文化的脉搏,以经典篇目诠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将作家、作品置于生成、发展、衍变的文化流动过程中,由文学而文化,去体察其在传统文化链条上所因袭的固有的文化品格,为学生开启透视民族灿烂文化的新视窗。
3.研讨性的教学模式。我国当今大学语文课多采取大班授课,同一课堂学生动辄百人以上。学生规模过大,难以进行研讨、互动和训练,教师只得满堂灌,力求讲深讲透,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是求知的主体,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专业性和研讨性,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差异也在其研究性、深入性和创新性上。我们应该借鉴美国高校小班研讨的母语教育模式,如哈佛大学规定一个课堂学生不得超过14人,普林斯顿大学则规定不得超过12人,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建立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其人文素养与文化素质,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全球化趋势中,众多国家深刻认识到母语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作用,对其格外重视。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制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利用它大力开展民族文化建设,塑造文化精神,培育高素质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母语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2A131)的成果。]
注释:
[1]刘芳.课时学分萎缩必修变选修 “大学语文”走向边缘化.中国青年报[N].2005-11-1.
[2]周士君.“母语危机”.福州晚报[N].2005-8-7.
[3]李爱华.大学语文母语教育的守望者.科学时报[N].2007-1-30.
[4]罗萍.大学语文文化育人新思考[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5]曹明海.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特征[J].文学教育.2008(8).
[6]李鹏辉.论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示范[J].教育评论.2007(6).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