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乔楠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思想的具体展开,它以人类社会实践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引申出一个新的哲学构架。本文通过分析、解读这一全新哲学构架的理论基点——实践,来开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理解与思考。
关键词:实践;意识;自然;生产
中图分类号:A8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51-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阐述自己新世界观的一个纲要式的文件,《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则是这一文件思想的具体展开。因此《提纲》中,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论述的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在《形态》中也同样得以展开论述。《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穿插阐述了的实践思想,从而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并更好的说明了“实践”之“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实践与人
马克思、恩格斯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是从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开始的,然而要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必然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个人。这主要原因在于,“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是黑格尔在他的总体思想中极力消除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要清算以前的哲学信仰,要划清与费尔巴哈、黑格尔的界限,就不得不从“人”开始。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然而如何来规定这一“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即什么是人的现实的内在规定性呢?以往的德国哲学大都把人规定为“宗教的人”,费尔巴哈用抽象物“类”来规定人的本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动物可以用宗教、意识或者其他的东西来区别,然而这些宗教、意识等并不能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因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可见,人的真正的内在规定性,并不是“宗教情感”,也不是“抽象的类”,而在于“生产”,生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人就不再直接地取之于自然界,人们可以通过生产实践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不仅如此,人们在生产生活资料的同时还创造了客体环境。这表明,正是生产实践使人区别于动物,并突破了仅仅作为自然存在的肉体组织,拥有了一种新的生存形式——社会存在,而人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的实体,才能成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从而才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人是从事生产实践的,现实的、具体的人。人的本质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只有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才能产生社会交往,才能成就人类社会历史的开天辟地。
二、实践与意识
“意识”是德国哲学格外垂青的东西,他们考察事物的方法就是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青年黑格尔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2]”因此,要消除束缚人们的限制,就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青年黑格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这一做法仅仅是一种哲学上的批判,是用一种理论对另一种理论作一些说明,而且这种说明还是片面的说明。简言之,就是用词句来反对词句,而不是对现实的现存世界一种反对与改造。
对于意识是如何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成为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必然要产生交往,从而产生了社会交往的工具——意识、语言。“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这就表明,意识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意识只是人的意识,它“在任何时候都只是被意识了的存在”[1]。意识产生的前提是人,并且是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他们的哲学不同于德国哲学,德国哲学是从天国降到人间,而他们则是从人间升到天国。他们哲学的考察方法是从历史的、现实存在的个人出发,意识仅仅是人的意识,它只是依附于人,没有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也无从谈起意识。从而“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以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以为的那样,是想像主体的想像活动。[4]”马克思恩格斯最终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意识只是人的意识,只是人们实践活动、社会交往的产物。
三、实践与自然
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其中费尔巴哈也不例外,他把“自然”当作自己哲学的核心之一,然而就是这一“自然”核心成为了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阐述自己新世界观的入口。
马克思认为,由于费尔巴哈对客观自然界面向人的感性现象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不是把感性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6]”因此导致了费尔巴哈关于外部世界的理解有两点局限性:“一方面不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7]”这两点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即当他面对自然时,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当他探讨历史时,他不是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在面对自然时排除了历史。费尔巴哈认为,他所面对的外部自然界都是天然自然界,自然界赋予人类一切,人类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要依赖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而是自然尽力地自荐于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8]”
针对费尔巴哈的错误观点,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人类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已不再是原始的天然自然。随着人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实践活动领域,天然自然界的领域将不断缩减,“每当有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就有一块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分出去……,[9]”并逐渐地成为人的自然环境,即人化自然。人化自然的出现是人与动物区分,人类社会开始自己进程的结果。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化自然对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是不存在的,因为那时侯“自然界几乎还没有被历史的进程所改变。[10]”因此可知,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所以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一种不存在的自然界,费尔巴哈把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即已被实践活动作用过的自然界当作天然的、自在的自然存在物,显然是一种荒谬、可笑的做法。《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被人类实践活动作用过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存在更为重要、更直接的依存基础,虽然一般自然先于人而现实存在,但人的实践活动却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成为我们这个感性世界的前提。他们强调:“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11]”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直观自然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般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它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历史先在性,但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这种自然领域将不断缩小并成为人的自然环境,人的自然环境相对人类来说仍具有客观存在性,它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着,然而人的实践活动在此却具有了逻辑上的“基始性”,实践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感性世界的前提。[12]”
四、实践与生产
《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抓住了实践活动的最基本内容——生产实践,《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则表明现实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现实的生产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内容。《形态》则拓展了实践活动的内涵,指出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与交往活动的辩证统一,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从而解决了科学唯物史观的基本任务,论证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最终确立了科学的历史观。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实践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实践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物质活动,历史是现实的、具体的物质活动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想象的主体的想像活动。生产实践创造的历史,生产实践的本质就是具体的、历史的物质活动。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他们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包含两方面:一是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这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在生产实践中,人与人结合成了一种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表现为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又具有反作用,二者是辩证发展、矛盾运动的。
进而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生产实践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他们指出:“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的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回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13]”可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必然会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揭示是他们探索科学唯物史观取得的重大成果,这一规律是其他历史规律的基础,并贯穿整个人类社会。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实践是社会历史生活的基础,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思维与存在相互联系的中介。最终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科学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诉它们产生的过程。[14]”
至此,马克思恩格斯确立了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实践。实践代替了抽象的物质、直观的自然、先在的意识,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逻辑起点,并由此展开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论述。
参考文献:
〔1〕〔2〕〔3〕〔4〕〔7〕〔8〕〔9〕〔10〕〔11〕〔1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3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6.
〔12〕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9.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