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周琦
[摘要] 基于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静脉注射治疗模式的进步,本文阐述了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意义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依靠信息技术开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系统并以应用效果验证了其能够进一步加强医院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了药物配伍禁忌,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防止了危害药物对护士、药师的职业伤害。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院信息化建设;业务流程再造;条码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62-02
1 建设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发展,液体药物静脉输注的治疗模式已由开放式半开放式向着全密闭式的输液方式转换。1969年,世界上第一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简称“静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建立于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医院。早在1999年,在美国93%的盈利性医院建有PIVAS,100%的非盈利性医院建立有PIVAS,我国第一个PIVAS于1999年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此后,广州、上海及其他省市也相继建立PIVAS[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防止危害药物对护士、药师的职业伤害,将传统病区护士配药改为集中配药,因此该项工程具有重大意义[2]。
2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承担了本院静脉药物的用药适宜性审核和药物的配制及配送,自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成立以来,有效减轻了病区护士的配药量,留给护士更多时间来护理患者。药物的集中配置,提高了用药安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3]:(1)集中配置带来了工作集中,手工用药审核工作量大,容易遗漏;(2)配药工作量繁重,造成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排药、配药、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不堪重负;(3)传统PIVAS中,对于标签的管理需纸质存储,增加管理成本以及工作量且容易损坏、遗失;(4)成立PIVAS以后,药师、护士及配送人员一起工作,在人力调配方面管理难度大,不能合理调配人员的休息时间;(5)PIVAS内部药品管理数量庞大,在查药、摆药、取药各环节上耗时耗力。鉴于这一现状,本院研发小组开发静配中心管理系统,用来建造、优化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内部流程,使得医师、护士、配送人员各司其职,有序工作。
本系统采用HP388G7作为后台服务器,Windows2003 64位操作系统,采用Oracle11G高性能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存储,运用流行的图形界面开发工具PowerBuilder(简称PB)11.5作为本系统前台程序开发工具,PowerDesigner12.5作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建模工具,PLSQL Developer8.0作为数据操作工具。
3 管理系统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
3.1 审方、排批次
(1)对临床医师开具医嘱的用药安全性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2)安排药品批次。对每位住院患者全天的静脉输液进行合理编排批次,分时分批冲配,输送至临床,保证患者输注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根据用药合理性及各病区的特点,制定批次生成规则,对每位住院患者全天的输液进行自动批次安排。后进行人工核对调节,确保每位患者输液的连续性与准确性。(3)生成带有条码[4]的静脉药物输液标签。系统编排批次后生成带有条码静脉药物输液标签,确保每袋(瓶)输液的准确性与唯一性。标签内容分3个部分,即上部为病区、床位、姓名、患者ID号;中部正文显示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生产厂家、用量;下部为给药途径、批次、核对、配置签名等。
3.2 排药
(1)将标签落实到溶媒;(2)根据输液标签依次准备药品。同一批次中相同药物集中排药,提高了药师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药物的浪费,避免了差错;(3)1人取药,1人核对,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签字确认。
3.3 审核
在每批次药品入仓配置前,药师进行批次审核,确认药品的准确性,并进行计费处理。完成审核的批次内药品,临床医嘱不能再做变更。
3.4 进仓核对
(1)扫描每袋(瓶)输液后进仓。确保进仓输液的准确无误。(2)条码[4]的唯一性保证了进仓输液的准确无误,如一病区缺少任何一种(袋)输液,条码经扫描后显示该袋(瓶)输液的相关信息,便于查找缺失原因。(3)经条码扫描进仓的输液,在护士工作站与PIVAS互动的工作界面均显示出该袋(瓶)液体处于“配置中”状态。进行进仓配置的药品不能进行退药处理。
3.5 配置
(1)工作人员按照流程进入配置室,清洗消毒,穿戴完毕;(2)严格按照配置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配置;(3)在核对过的标签上签字;(4)配置完毕的药液及时交予核对人员核对。 3.6 成品核对
(1)输液配制后,由调配人员将每袋(瓶)输液所用药物的空安瓿与该袋(瓶)成品输液一并通过传递窗传至成品核对间;(2)核对人员根据输液袋(瓶)签上所列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与空安瓿比(核)对是否一致。同时观察成品输液是否浑浊、变色、异物、沉淀等,做挤压试验,检查药液是否渗漏。
3.7 出仓扫描
(1)将核对无误后的成品按病区分类;(2)对出仓的每袋(瓶)输液再次扫描确认,逐项确认。如任一病区缺少任意一袋(瓶)输液,条码扫描后即显示该瓶输液的内容,以便追查。通过条码扫描确认的输液在护士工作站PIVAS互动工作界面的状态由“配置中”转为“完成配置”。
3.8 药品配送
(1)对出仓扫描后的成品按照批次、病区打包,装箱;(2)药师与工勤人员进行成品输液的交接;(3)工勤人员使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专用配送车,及时将成品输液送往各病区。
3.9 病区核对、签收
工勤人员将成品药液送至各病区,与临床护士进行当面交接、扫描、核对,确认后签收。接受扫描后的成品输液信息及时传回PIVAS,若无异常,则该批次输液配送完成。
4 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
PIVAS管理系统与医院的HIS系统实现了无缝连接,本系统安装集成后,对病区医师、护士的日常操作习惯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所有操作实现了在一个较流畅、安全及透明的环境下进行。
本系统为临床药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使临床医生与专业药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准确、专业、有效,降低了用药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同时,也对药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数据。
本系统通过条码标签的统一打印,与病区移动护理的配合,将药物逐一的核收,实现了对患者用药达到准确、及时。降低、甚至杜绝人为手工操作中的失误。本系统提供了内部排班管理功能,合理协调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本系统库房采用货位管理,简化药品管理,提高了查药、排药、取药的效率。传统PIVAS管理中,对于标签的管理需纸质存储,增加成本以及工作量且容易损坏、遗失,本系统采用电子化存储,记录每一步操作明细,随时查阅标签信息。
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业务流程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实现了对药品、消耗物资的精确控制;本系统的应用推广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静脉用药费用,减少患者负担。
[参考文献]
[1] 何梦乔,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13(2):110-111.
[2] 唐志华,曹国建,马友正,等.谈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必要性[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702-703.
[3] 周璇.静脉药物配置差错分析与防范[J].医药导报,2010,29(6):821-822.
[4] 沈国宏,金鸿宾,吴憩,等.条码技术在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0,21(37):3498-3499.
(收稿日期:201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