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怡
[摘 要]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在社会领域的特定表现。本文立足南京实际,从系统论和综合社会现代化的视角出发,提出南京社会现代化的内层根本动力是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层重要动力是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是现代化的外层间接动力。三者有机整合成为南京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以期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从而加速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动力模型;有机运行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78 — 03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只能继续推进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而没有完成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吸引和影响下,有可能采取积极措施,采纳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协调推进。因此,这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社会现代化(有学者称其为第三现代化)。其主旨是第一、第二次社会现代化中的“良性因素”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综合,是人与环境的综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是价值观上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综合,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这些综合,随着时间、空间、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综合社会现代化既不是前两次社会现代化台阶式的空间罗列,也不是其时间发展的钟摆式罗列,三者之间不是物理性的简单替代关系,而是化学性的复杂耦合关系。具体说来,综合社会现代化具有五大创新特性:一是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性;二是强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可控性;三是强调全球组织的统一性;四是强调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性;五是强调精神与物质的综合性。
南京所在的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区域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11 年末常住人口 3284万人。苏南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肩负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从可持续竞争力的城市比较看,南京的文化、信息等竞争力指数表现较好,分生态、宜居、和谐城市竞争力指数在江苏省尤其在苏南地区表现极为一般,全域、宜商指数表现则中规中矩。上述方面的科学判断对立足南京实际研究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京社会现代化动力模型分析
根据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坐标轴上,经济发展的曲线愈是偏向生产力轴,则社会财富的增长愈快,社会进步的幅度愈大,反之,则较慢、较小。同时,在科技革命兴起, 科学知识膨胀的时代, 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智能要素, 已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长点、突破口, 它通过提高并强化劳动者的智力和生产技能, 改进生产工具, 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 处于一切生产力形式、过程和因素的首位, 在生产力诸因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因此,必须打破单一“物质生产力”的局限,必须按照马克思“综合生产力”概念,甚至综合更多的其他的“新型生产力”,如市场生产力、管理生产力、流程生产力、分配生产力等,形成“全向全层综合生产力”;同时,综合评估所有生产力的正、副混合作用,建立 “综合发展力”的全新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逐渐摆脱第二次现代化的困境,走向社会现代化的坦途。而现代化动力因素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建立适宜的现代化动力模型。已有研究表明,现代化动力模型/动力机理如下:
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阶段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有所不同。就南京现代化进程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而言,南京现代化的动力模型应当是创新驱动模型。
目前南京正处于一个新的创新活动的活跃期,创新总体形势呈现出“三期并存”的特点,即国际层面进入新技术井喷、新产业萌芽期;国内层面进入到创新引进、模仿创新向创新自立、原始创新的加速过渡期;南京层面进入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期。从政策环境看,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也都汇聚南京,特别是最近国家颁布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都为南京创新驱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就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现代化而言,显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宏观层次的动力,城市或地区不能掌控。因此,加快实现南京社会现代化的步伐,只能更多从微观层次思考——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来源,创新产生新观念、新制度、新知识和新物品,它们形成新技术新文化和新生活,从而推动新经济新文明和新社会,从而推动现代化。可以说,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信息反馈,形成从创新到现代化的正反馈循环驱动。
二、南京社会现代化运行机制设计的主要思路与有机运行
现代化系统的现实运作机制是党政主导型,它是在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总体框架下在社会工程层面的一种建构。与东亚威权主义(又称权威主义)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时的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运作方式类似。不同的是,后者没有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的政党的领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机制。
传统社会主义条件下,现代化动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当属建构主义①:政府对经济资源的计划配置、对经济主体的分层分级控制都体现了一种总体性的建构主义特征。而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我国现代化动力系统的运行必然具有过渡性特征,而且,在动力系统运行的不同阶段,特征也随之变化。就目前而言,党政主导型的运行机制与已形成的利益格局的结合,使其自身产生了不健康的演进态势。各级地方党政主导的经济工作中,大量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不协调的经济增长状况,减弱了市场经济规律的主导作用,阻碍了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进而阻碍社会领域的建设和创新。因此,必须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转变为市场主导型的经济运行机制,才能以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有效带动社会现代化。而能否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必须综合考虑:其一,党委要转变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实行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党领导经济工作,主要是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做出了部署。其二,政府要转变职能,真正建成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有限责任的法治政府。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需要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挖掘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这份通知明确了各项任务要求和分工,规定了时间节点,彰显了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指向。其三,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合作建立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简言之,党委领导官民共治与市场引导经济运行,是发挥现代化动力系统功能的科学理路。这既是自上而下的建构过程,也是上下结合、逐步演进的过程。
当前,南京的社会现代化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完成以城市化和福利化为特点的第一次社会现代化的任务,另一方面需要追赶发达国家以知识化和信息化为特点的第二次社会现代化的先进水平,即南京的社会现代化发展处于两次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并持续向第二次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持续提高南京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现代化迈进;加快南京经济社会转型,加速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走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加快农村人口转移,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建立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普遍社会福利制度,让人人享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消除绝对贫困,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知识信息鸿沟;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设高效和谐社会。
同时,南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放在苏南地区、全省、全国甚至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来审视和定位,充分把握苏南国家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政策机遇①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坚持理念突破、体制突破与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才能最大程度确保现代化动力机制的有机运行,而且,现代化动力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动力系统,各个动力层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紧密联系;同时各动力层本身又是一个子动力系统。因此,南京现代化动力机制的有机运行过程,也是各动力层矛盾运动、有机整合的过程。同时,它也是开放发展的系统,会随着南京现代化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基于南京实际,课题组认为: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南京社会现代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可持续力量。从多个角度化解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为现代化发展提供和谐有序、稳定持续的发展空间。南京“十二五”规划的也明确提出“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这就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四轮驱动推进现代化建设。而且,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是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所有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市场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国家,而没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实现现代化,即仅靠政府不能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仅有外部工业化的拉力也很难把农村和农民转化为城市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和市场取向的基本原则,只有充分市场化才能释放本地优势。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信息建设的过程,也是社会整合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建设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也进行着向现代社会的分化与整合。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整合的步伐逐渐加大。
由此,南京社会现代化得到动力机制应该由内层根本动力、中层重要动力和外层间接动力三个部分构成。其中,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是社会现代化的内层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中层重要动力,其中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动力;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则是南京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外层间接动力。该动力机制是一个有机动力系统,庞大繁复,各动力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同时各动力层本身又包含一个或多个子动力系统。
三、衡量南京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价值评价尺度
恩格斯说过:“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反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考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个别时代和个别事变的历史研究如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这一论述昭示我们,研究当下社会现代化的动力,就要注意客体的发展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和客体的发展受内在规律支配的科学属性的统一。十四大以后,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评价尺度的认识逐渐深化。如,关于发展的制度评价尺度,十四大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如,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的发展的生态评价尺度。而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更是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即当下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这必将极大提高“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因此,就是要对全社会的发展从全面的评价尺度上切实体现人本价值。第一,从发展的物质评价尺度来讲,就是要使社会经济结构的两个方面——功能结构与利益结构都不断得到优化,既使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高,又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发展的精神评价尺度来讲,应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从发展的制度评价尺度来讲,应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建立政府、公民、社会共治的治理结构;从生态评价尺度来讲,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
〔参 考 文 献〕
〔1〕江苏省委省政府.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意见〔Z〕.2013.
〔2〕国家发展改革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Z〕.2013.
〔3〕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话动力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路日亮.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5〕陈述.城市化动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验与现实〔J〕.社会主义研究,2004.
〔6〕周直.关于苏南模式与制度创新——当代中国现代化动力案例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