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育活动中两次“歪打正着”现象的反思

2013-04-29 06:50阎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老虎小熊老虎

阎莉

第一次现象:

1、“歪打”:在出示第一幅图进行集体阅读的时候,我刚出示图片,没等我开始提出问题,一孩子就大声说:“上面有一只大老虎,我觉得它要过生日了”,其他的孩子随着他的回答也开始七嘴八重的议论起来,场面一时出现混乱的现象。针对孩子的情况,怎么办?是阻止孩子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是就事进行引导,我对孩子说:“这样吧,你们仔细看一看,上面有什么?你觉得表示什么意思?请你先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2、“正着”:随着我的话,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围成小组,进行自由的交流,我也很快溶入到孩子交流的氛围中,倾听着他们不同观察与理解,活动也很自然的过渡到集体交流的环节,我发现:有了同伴的交流,在集体交流时,孩子的观察和理解更加的全面和细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着自己不同的意见:有的从蛋糕、有的从文字、有的从小老虎的表情等等方面推测出小老虎要过生日,有的则从符号想到了老虎的心理变化,呈现出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很快在集体的交流中,大家总结出了图示的内容:小老虎要过生日了,可是一个朋友也没来,他心里很孤单,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孩子们的想象精彩丰呈:打电话、写信、直接去通知朋友、利用电脑发EMAIL,用手机发短信,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强烈,每个孩子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进行着讲述。

3、反思:幼儿根据看懂信封的经验,在此环节进行迁移,特别是看到色彩鲜艳、具体形象的新的图示的时候,每个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说的愿望,如何教师忽视幼儿说话的愿望,只采用集体中一对一的交流方式,那么幼儿就会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我们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幼儿想说的时候,给予孩子说的机会,让他们有丰富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我庆幸当时没有阻止孩子:“你们先别乱说,我们一个一个举手说。”

有了同伴交流作为铺势,幼儿在集体交流时,语言组织比较清晰,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个孩子表现都很积极与自信,可以看出:有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他们的愿望得了满足与鼓励,我不由的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的语言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次现象:

1、“歪打”通过集体阅读引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小老虎会用什么办法请朋友来呢?幼儿进一步的自主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的图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推测下面的内容;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的结构是一样的,只是中间的角色不同,在讲第二幅图的时候,是由教师发起互动,总结提升前一个孩子讲的内容,为第一个讲述的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在教生互动的基础上帮幼儿理解阅读的内容。到了第三幅图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能力强的孩子结合前面的阅读图片,进行经验迁移,很快讲出了大概的内容,而能力弱的孩子一时还没有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强的孩子开始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怎么办呢?当彬彬讲完自己的阅读理解:“小老虎给小熊找电话……小熊觉得怕大老虎,它说我不去参加你的生日,你光打我……”我灵机一动,问:“彬彬说小熊是这么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不一样。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朋友讲时,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他。”随着我的话刚落,婷婷一下子举起了手,我请她来讲,她非常流畅的讲到:“小老虎给小熊打电话,小熊想:大老虎在吃面包的时候光抢我的东西,老欺负我,我才不去参加你的生日晚会呢?”当她讲完,我说:“谁有问题来问她呢?”王沛辰站起来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小熊想的呢?”婷婷马上指着小熊头上从小递增的圆圈说:“从这里,头上一圈圈的不是表示想的问题嘛。”王沛辰点点头,婷婷又问:“谁还有什么问题?”孩子们一下子开始兴奋起来……

2、“正着”孩子们纷纷向婷婷提出自己的疑问:“你从哪里知道小熊为什么不去参加小老虎的生日晚会呢?”“小熊扭着头,摆着手表示什么意思?”没想到,孩子们的疑问正是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示的重点部分,也就是说教师预设的重难点问题也正好是幼儿的疑难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更进一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呢?我继续把“问题”交给大家,我说:“如果你与婷婷的想法不一样,你觉得自已的答案更能说服大家,你也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一下子,引发了更多的孩子參与到活动中,当婷婷的解答不能说服大家时,其他孩子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当新的问题又出现时,大家一起讲述,更后大家共同评价谁说的更有道理,为什么?师生的个别互动一下子成了教师、同伴、幼儿之间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热烈的氛围中中完成了第三幅图示的阅读。

3、反思:新的课程观强调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互动的过程,在集体的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往往是最为密切的,若教师没有一定的策略与技术,便会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有效度,乃至演变为教师单方面控制互动过程和内容的局面,失去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抹杀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此环节中,教师利用个别幼儿想法和意见,给予适宜回应,顺水推舟,抛出新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群体的共同讨论,扩大师幼互动的范围,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互动”带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普遍互动”,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垂直性互动”拓展为伙伴之间的“水平性互动”,从而引发大部分幼儿共同参与讨论,自然的拓展幼儿对活动的认识。

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既考虑到幼儿的普遍年龄特点又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与同伴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整理着个体零散的阅读经验,调整着对图示的理解,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不断获取着新的阅读经验,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猜你喜欢
小老虎小熊老虎
一只小老虎住在书里
躲描猫的大老虎
小老虎
离家出走的小老虎
小熊
老虎不在家
老虎变成猫
可爱的小熊
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