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倩
上海普及社区手工艺教育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928年,一个叫黄培英的女子就在上海开办了一个编结传习所,专门培训社区居民学习编织技艺。后来传习所影响力越来越大,黄培英又被人请到电台里传授编织技艺,大批的上海居民守在收音机前收听。后来,黄小姐索性出了本叫《培英毛线编织法》的书,发行达到30万册,成为当时上海手工业教育界的神话。
上海社区居民对手工艺教育的早早接纳,再加上政府和手工业教育者的奋力笃行,让上海的社区手工艺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其中,徐家汇、五里桥、枫林社区是上海模式的代表。
徐家汇的无障碍创作空间
在徐家汇文化中心的一间手工教室里,一群年龄不一、肤色各异的居民正在专心地用手中的彩色纸条拼合着做什么。许久都没有人作声,只有人时不时地抬起头看看摆在面前的样品。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个中年妇女站了起来,她高高举起手中的作品对同伴们说:“看,我的彩色吉祥鱼终于完成了,我第一!”正在制作其他作品的同伴们暂时停下手中的活计,羡慕地看着最先完成作品的同伴,报以热烈的掌声后,他们接着埋头做自己的作品。很快,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吉祥彩色鱼们纷纷在他们手中完成,每一只都不一样,每一只都有居民独特的心思。
这就是徐家汇社区一堂彩色鱼手工课的现场:没有教师讲解,没有教师维持纪律,只有学员自由地创作。管理这个社区吉祥彩色鱼手工课项目的负责人叫朱立群,是上海纸艺界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他说,每一个人都是创意家,只要给他一个无障碍的创作空间,他就能创造奇迹。
徐家汇的手工课堂就是这样,教师不教,只引导,并提供范例,学生参照范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开始,很多学员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大多数来参加学习的人只是对做手工感兴趣,而没有做的经验,朱老师告诉他们秘诀只有10个字——“会看,敢试、多琢磨、善变化”。并且朱老师鼓励第一个做出的学员要高高地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这样会鼓舞其他同伴的信心,成为一种良好的场效应。
这种“无障碍创作”让学员们体会到创意的快乐,很快就迷上了这个手工课堂。有个偏瘫的65岁老奶奶每天坚持坐着轮椅来到社区手工教室学习,子女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劝她量力而行。她说:“我在这里快乐着呢,你们别阻止我。”
有一天,她突然对朱老师说:“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不想做彩鱼了,我要做一个小人。”朱立群听后,心中一阵惊喜,一个60多岁的老人竟然和自己说“我有一个想法”,自己一定要支持她这个想法。他立刻拿出自己的纸艺人偶作品《贵妃醉酒》给老奶奶做范例。没想到,两天过后,老奶奶亲手用白纸做了一个舞会女郎人偶送给他。
除了徐家汇社区老人热爱这个手工课堂,孩子也很喜欢。一到假期,许多徐家汇的孩子就聚集到那里,把做手工当玩乐。每逢吉祥彩色鱼布展,这些孩子会自愿担任展会上的讲解员。展会上活动着一群热情的孩子,为吉祥彩色鱼展平添了许多童趣。
然而,“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朱立群和她的伙伴姚晓嫣教学之外的工作就是推广徐家汇社区手工“无障碍创作”教育模式。他们奔走于上海的各个街道社区,3年来,共发动49个社区5000多名4到84岁居民参与吉祥彩鱼无障碍创作,共做出10000条形态各异、配色不同的彩鱼。
吉祥彩鱼的教育模式也走进徐家汇其他的手工课堂,孙叶蕾的绒绣课堂就是其受益者。孙叶蕾教绒绣,先用一幅相同题材的油画和绒绣画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微小差别,然后用直观的针法图演示绒绣的针法。孙老师也不教,只在学员动手的过程中解答学员的疑问。
孙叶蕾的无障碍创作课堂培养了大量绒绣专业人才和生产团队,而在这些人才中,有很多人学成后直接到孙叶蕾的尚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工作,成为公司绒绣设计、开发、销售的骨干分子。
几年下来,徐家汇的社区手工艺教育成果斐然,10000条彩鱼被邀请到全国多地去展览,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多次演讲中称赞徐家汇的“彩鱼”运动。而绒绣作品也成为徐家汇推广“土山湾”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五里桥互帮式手工大家庭
五里桥社区手工艺教育的领跑者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氏灯彩”传承人吕协庄,一个是民间瓦雕艺人——张彦坡。
“别看我们这家人年纪都不小了,可是做灯彩的巧劲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吕协庄谈论自己的学员时,自然地称呼他们为自己的家人,并满怀自豪。
平时,吕协庄主要教这些老人做立体动物灯彩,因为这种灯彩造型相对简单,做出来十分生动可爱,很鼓舞老年人创作的热情。据吕协庄介绍,“何氏灯彩”工艺非常复杂。先要把买来的铅丝拉直,经过加工去除铅丝的弹性,接着要参照动物骨骼和肌肉解剖的模型搭建灯彩骨架,最后把薄如蝉翼的皮纸糊在骨架上。整个工序都要十分小心,不然就得前功尽弃。
吕协庄为了让老人们不被灯彩的复杂吓倒,先只教两片骨骼组装的灯彩,并且在教的过程中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示范中又手把手地让学员去体会各个工序所用力度和角度。等学员入门后,吕协庄又开始抓两头,一头是做得最好的,一头是做得最差的。然后充分发挥做得好的优势能量,让其帮助做得差的。
吕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温暖着灯彩学员的心灵,他们亲切地叫她“吕大姐”。“我对他们可严厉了,做不好就让他们返工。可是他们还是和我亲,有啥心事都和我讲。”吕协庄乐呵呵地说。
吕协庄课堂“以强帮弱”的互助方案,也让学员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平日里,没有课程的时候,他们又相约在一起去外地观看其他城市的灯彩展。他们开开心心地看展览,乐乐呵呵地开眼界。
五里桥吕协庄的灯彩课堂是大叔大妈组成的热闹大家庭,张彦坡的瓦雕课堂是年轻人居多的创意大家庭。张彦坡无私地献出自己几十年收藏的百年老瓦,给社区课堂的学员们当创作材料。他带着这群年轻的社区居民,走遍上海一大半的石库门弄堂,把上海各式各样的石库门拍下来,作为瓦雕的表现素材。据张先生介绍:“现在很多社区的年轻人都来和我学瓦雕,我的瓦雕技术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枫林的三位一体模式
“传统的剪纸手工艺植根于民间,而‘上海剪纸则是通过社区教育在社区内得以普及并蓬勃发展的。”谈及枫桥街道的社区手工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建中这样总结。
在风景秀丽的枫林街道,活跃着一支“枫林社区上海剪纸传承创作队”,他们主要由社区具有美术基础且爱好剪纸的年轻人组成。他们是枫林社区“社区教育、社会文化、学校资源”三位一体模式的坚决践行者。
当社区手工教育需要老师时,他们会出现在三尺讲台上传授技艺;当需要参加对外手工艺交流活动时,他们会出现在活动现场,代表枫林社区表演剪纸技艺、研讨剪纸艺术;当学校需要开设手工课程时,他们又会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悉心讲解剪纸技巧……
他们的存在让手工艺在社区、社会和学校资源顺利流转,并汇聚这三方的力量把社区手工艺的力量不断壮大。自2006年到现在,连续7年举办的“枫林杯”上海剪纸艺术邀请赛,每年的比赛都能收到来自社区的上百件作品,参赛者有黄口小童,也有古稀老人。
2008年,社区学员的作品参加了在上海壹号馆开幕的“当代海派剪纸艺术展”。作品《献给王欣韵》和《怪兽睫毛膏》因为大胆创新、趣味横生而备受关注。前者表现的是一个耳聋的小女孩耳朵上长出小鸟、音符,以此来祝福天生耳聋的表妹有一天能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后者表达了作者—— 一个酷爱睫毛膏的女孩搞怪的心理。
他们是社区手工艺教育培养的好苗子,后来又服务于社区手工艺。这对社区手工教育来说,是一种极为良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