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精彩、活力的语文课堂

2013-04-29 00:44吴海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移情心灵文本

吴海芳

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言,丰富情感。越是细节末梢处,越发可见作者对生活真实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把握。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口号,所谓“文本细读”就是立足于文本的充分阅读。“新批评”后期代表人物克林斯·布鲁克斯提出的“adequate reading”,即“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细致的阅读和反复的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是文本细读的最基本的准则。

文本细读:倾听文本发出的微妙声响

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文本细读作为一种语义学视界中的文本解读,它强调的是文本内部语言的丰富性、复杂多义性,以及文本结构中语言的各部分之间所形成的纷繁复杂的关系。教师通过对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去理解体会作品的文学性形象性,从而挖掘出文本。新批评最主要理论家瑞恰兹强调:文本中,是某个词、句或段与上下文之間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确定了特定词、句或段的具体意义。

文本细读:唤醒学生言语的生命意识

有人曾说:“对文本的多样化解读,是对一个经典文本的最高尊重。”《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怀疑思辨是一种非常可贵的阅读品质,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探险,大胆质疑,小心求证,这样的阅读生活才是充满乐趣和意义的。人云亦云,将文本解读模式化、脸谱化、标签化,留给学生的只是“学而不思”的迷惘和“思而不学”的倦怠。而当文本阅读成为一种心灵悟对,一次心与心相遇时,文本就会引领学生的心去飞翔。

文本细读:让阅读教学真正回归文本

文本细读,要让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去,对作品进行“内部研究”。就是将文本返回本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文本的“文本”是源,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是本,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末;作为文本的“文本”是皮,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毛。如果本与源的问题没有解决,钻研教材会成了盲人摸象或是缘木求鱼。因此,阅读教学要真正回归文本。

情境还原,让文本醒过来。孙绍振教授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中用“还原”的方法给我们细读了,贺知章的《咏柳》。他说:所谓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它不是等同于生活,而是诗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特征的猝然遇合,这种遇合不是现实的,而是虚拟的、假定的、想象的。应该从真与假的矛盾入手分析这首诗。

孙教授提出使用“还原”的方法,让文本再次苏醒过来。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这是凭着经验就能进行的。文学作品是以生动、活泼、感人的形象说话的。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情境,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可以获得超越时空的心灵对白和审美感悟。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手法,如单独或综合运用语言、音乐、绘画、具体事物、多媒体等等,都能创设出逼真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新颖感、惊奇感,从而调动他们多种感官乃至全部心灵,悟出文章的真情和真意。

移情体验,让学生走进去。文本的苏醒,还需要学生的体验,只有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文本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苏醒。这就需要教师在细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移情体验。

如《海伦·凯勒》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为使我的小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扣着重点词语“夜以继日”“反复”“高声”“几个小时”“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来谈体会。学生谈的,无非是顽强的毅力和刻苦好学的精神。当这种标签式的体验成为“隔”着人心的口号时,文本还是沉睡着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请学生将耳朵塞起来,他说一个短语,请学生观察唇形来判别我所说的词语。老师重复三遍,学生还是不知道在说什么。看着老师的唇形听发音都这么困难,更何况海伦没有视觉,完全靠触觉判断老师的舌头和嘴唇的颤动情况来学习发音。有了这样的体验,“夜以继日”等词语都“醒”过来了。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能学会说话,简直就是个奇迹,怪不得她回到家里要大声喊“爸爸,妈妈,我回来了。”教师通过文本细读,找到了移情体验的切入点,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认同,学生走进了文本,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感悟到了文本多所传达的旨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文本细读是演绎精彩语文课堂的必经之路。这需要教师走进文本,倾听字词句段奏出的微妙声响;需要教师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移情体验,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走进生活,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因为有了生活与心灵的介入,我们的言语才有了生命,我们的课堂才更加有活力。

猜你喜欢
移情心灵文本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唤醒心灵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